当前位置:

向往的张吉怀丨古丈:被低估了的宝藏茶乡,一眼阅尽5亿年

来源:红网 作者:石凌炜 张棋铭 编辑:戴科 2021-12-14 11:41:4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梦醒初冬时,山河今无阻。12月6日,翘首以盼的张吉怀高铁正式开通,这条承载着大湘西经济腾飞梦想的“最美高铁”,沿线245公里,锦绣华彩万千。

三千奇峰遥望沅江千里,古城小镇落笔璀璨华章,纳山川水韵奇秀,集人文风情万种,沿张吉怀高铁而行,穿张家界西、芙蓉镇、古丈西、吉首东、凤凰古城、麻阳西、怀化南而过,藏于深闺的秘境美景解锁“高铁游”新玩法。

即日起,红网推出“向往的张吉怀”系列报道,乘着高铁去旅行,与土风苗韵的湘西人文撞个满怀,在五溪大地的奇韵风情里流连忘返。

出发,前方到站:古丈西站。

0cb3e68a-1631-4f4a-bfe9-8b3db9c4c57e.jpg

张吉怀高铁古丈西站。

红网时刻记者 石凌炜 报道 视频/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张棋铭

古丈,在哪里?

在宋祖英《古丈茶歌》的茶香四溢里,在武陵山脉的天然氧吧中,在酉水画廊的如诗碧水间,在土家姑娘和苗家阿妹的回眸一笑里......

古丈很小,小到当地人常开玩笑说,“一支烟的工夫,就能走完县城”;古丈又很“大”,大到“装”下了世界地质遗址、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第一奇峡”。

12月6日,“最美高铁”张吉怀高铁开通,拉近了你与古丈的距离。长沙出发,最快2个半小时,即可抵达这片融合了生态山水与民族风情的魅力茶乡,“快旅漫游”向往的生活。

图片14.png

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奇观之旅:一眼阅尽五亿年

五亿年前,这片土地曾是奥陶纪扬子古海海底,受地壳运动影响,又经过亿万年的风蚀水刻,造就了千姿百态的雄伟奇观——红石林。

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古丈县红石林镇境内,是目前全球唯一发现在寒武纪形成的红色碳酸岩石林景区。景区内石林、峡谷、天坑、溶洞等景观形态丰富,千姿百态的石峰、石笋、石墙星罗棋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1b87b7a6b0e74171bb0d5252227ca2df.png

奇石红岩随天变,晴红雨黑各不同。

从高铁“古丈西站”出发,驱车50分钟即可抵达这片“武陵第一奇观”,开启地质遗迹探秘之旅。

红石林最让人称奇的要数“变脸”——“奇石红岩随天变,晴红雨黑各不同”。随着四季变迁,天气变化,这片“异域石林”呈现出不一样的美,同样的角度亦有着变幻莫测的美。

冬季的红石林是什么颜色?不妨趁着冬日暖阳,走进这片无滤镜的天然美景中,一眼阅尽五亿年。

坐龙峡一线天_副本.jpg

“中南第一奇峡”——坐龙峡。

而在距离红石林近半小时车程的坐龙峡村,一条形如腾龙的6000余米深幽峡谷,正为你敞开那令人惊艳的怀抱。

坐龙峡,集奇、俏、幽、险于一身,被誉为“中南第一奇峡”。巍峨的大山从中间自上而下劈开一道深深裂痕,从山脚蜿蜒至山顶。峡谷时宽时窄,最窄处仅一人能过。

这注定是一场勇气和耐力的挑战。手抓铁链,于绝壁上攀援,脚踏木栈道,脚下溪水顺着峡谷湍急而过,催促着你要专心,勇往直前。

_LS14532_副本.jpg

在坐龙峡,不断挑战自我。

这注定是一场不断突破自我的挑战。谷中多瀑布,皆以山势而起,或宽或窄,或大或小,或高低错落。人时而从水下穿行,时而从岩缝中跻身而过。必要时,你还需从瀑布里攀岩而上,接受溪水的“暴击”。迎难而上,抵达顶点之时,压抑心中许久的情绪、压力瞬间得到释放,不禁直呼“过瘾”!

历经两个多小时,登顶峡谷之巅,土家山寨早已备好热腾腾的毛尖茶,地道的土家美食,慰藉你的身心。

12_副本.jpg

世界地质遗址“古丈金钉子”。

地质奇观之旅的最后一站,一定要去看看世界地质遗址“古丈金钉子”。这枚坐落在酉水河边的“金钉子”,填补了全球年代地层表寒武系第3统第7阶的空白。

16_副本.jpg

“天然氧吧”高望界云海。

生态康养之旅:“醉”在山水秘境

初冬清晨,登高望界顶堂,极目远眺,在晨晖渲染下,漫漫云海与莽莽林海浑为一体,或灵动飘逸,或波涛滚滚,这片放大了的“山水丛林盆景”蔚为壮观,宛如仙境。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古丈东北五十里,岭势险峻,高出云表,森林覆盖率达88.4%,被称为“湘西北第一大林海”,是一座“天然氧吧”、康养胜地。

高望界3_副本.jpg

冬季高望界。

这个藏在深闺中的森林秘境,目光所及皆是画,每一秒都散发着魅力。行走其间,沉醉在浓浓的负氧离子里,让人对大自然向往的心,不由得蠢蠢欲动起来。

栖凤湖_副本.jpg

栖凤湖碧波荡漾,烟波浩渺。

让人心生向往的,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龙清廉笔下那“青山如画,碧水如诗”的栖凤湖。

这座湘西北第一大内湖,万亩湖面,碧波荡漾,烟波浩渺,四季美景如画。湖内小岛星罗棋布,岸线迂回曲折,沿湖山峦叠翠,茶果飘香,风光旖旎,泛舟其间,从流飘荡,惬意无比。

CIMG0743_副本.jpg

茶乡古丈,久负盛名,古丈毛尖,享誉世界。

茶乡探秘之旅:游茶山、住苗寨、观绝技

茶乡古丈,久负盛名,古丈毛尖,享誉世界。

如今,张吉怀高铁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乘高铁来茶乡古丈,品一杯古丈毛尖,开启茶乡探秘之旅,就能轻松实现。

初冬的牛角山,万亩生态茶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幽静翠绿、美丽壮观。此时前来,吃一顿茶香四溢的全茶宴,也是颇有特色。

牛角山_全景图111_副本.jpg

牛角山生态茶园。

茶香小河鱼、茶叶炒鸡蛋、茶香猪肘子、茶香黄雀肉、茶鲜豆腐、红茶银耳羹......加入了古丈毛尖鲜叶的菜品,清香解腻,备受游客青睐。

古丈人均茶园面积超1.3亩,高居全省第一。一到春季,牛角山茶园、青竹山茶园等各大绿色生态茶园热闹极了,正如《古丈茶歌》里唱的那样“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

茶1_副本.jpg

春季采茶忙。

开春,是采茶研学好时节。不妨坐上张吉怀高铁,带上家人小孩走进茶乡,体验采茶之乐。看,孩子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茶间飞舞,或轻捏,或瞬提一芽一叶;在炒茶师傅的带领下,完成杀青、揉捻、初干、搓条等工序,制作一份特别的“古丈毛尖”。

夯吾 (1)_副本.jpg

夯吾苗寨。

在牛角山之中、深山峡谷之内,还藏着一个原生态苗族村“夯吾苗寨”,汉语译为峡谷溪边美丽的苗寨。这里村民只讲苗语,保存完好的传统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巫傩文化等习俗,都让你近距离感受苗族文化的深厚与神秘。

IMG_0973_副本.jpg

美丽的苗族姑娘欢迎你的到来。

而在距离夯吾苗寨十余分钟车程的地方,你将遇见“苗族花鼓之乡”——墨戎苗寨,意为“有龙的地方”。美丽的苗族姑娘会唱起苗歌、打起苗鼓,欢迎你的到来。走进苗寨,可观四方鼓舞、苗族婚嫁、巫傩绝技,体验苗家拦门酒、长龙宴等神秘苗族民俗表演和民俗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图片_副本.png

默戎苗寨。

现在,只要一个周末的时间,你就能游茶山、住苗寨、观绝技、吃茶宴,纵情山水之间,品味美景美茶,简直不要太方便。

乡村寻味之旅:向往的生活触手可及

未见翁草,已闻其名——2019年,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在默戎镇翁草村拍摄,让这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村庄声名大噪。

图片2_副本.png

翁草村。

这是一处青山环抱的谷地。沿溪行,步行数十步,前方豁然开朗——黑瓦木墙的苗家村屋,依山随势,层层叠叠地散落在山坡上。溪流穿村而过、良田青翠欲滴,与蓝天、群山、古树,共同构成一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中国传统村落美好画卷。

若是碰上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前来游玩,这里的村民们会舞龙舞狮、打猴儿鼓、唱起苗歌,热情邀请你参加他们的传统游艺活动。

微信截图_20211213125925_副本.png

中寨鬼溪秘境。

“哐当哐当……”你听,默戎镇中寨村的“网红”观光小火车来了!这个新晋网红乡村旅游点,距古丈县城约27公里,是一个纯苗族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在国庆黄金周成功吸睛超3万游客打卡中寨鬼溪秘境。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风味”。冬天来古丈,必须来一锅腊肉火锅。

大块腊肉,肥瘦相间,黄亮亮,香喷喷。咬一口,瘦肉的嚼劲与肥肉的油腻,在口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不知不觉,你会多吃一碗饭。

腊牛肉、腊鱼、香肠、腊猪蹄……只要你想得到的腊味,这里的老百姓都会做。堂屋中间,有个冬季不熄火的火塘,橘树枝和木炭燃烧的青烟,缓缓上升,包裹起高高屋梁上腌制好的腊味,剩下的交由时间。

微信图片_20211213130425_副本.jpg

古丈铁板烧。

不吃“铁板烧”,枉来古丈游。古丈铁板烧“一张铁板炒天下”,想吃什么炒什么。先点单,厨师现炒,脆骨、腰花、五花肉......再加上当地的萝卜酸,一锅鲜香爽辣的大杂烩倒进铁板,继续加热,哪怕是寒冷的冬天,都能吃上热乎的一口。

夜幕降临,古丈县城河街开始热闹起来。一条不足500米的街道,汇聚了几十家铁板烧摊位,食客寻香而来,大碗吃肉、大碗喝酒。湘西人的豪爽、茶乡人的热情,随着氤氲烟火气,直抵游人心间。

DSCF9979 1Panorama副本_副本.jpg

茶乡古丈。

12月6日,中国古丈茶旅文化节高铁旅游季启动,推出“高铁游古丈旅游礼包”——2021年12月13日—2022年1月31日期间,游客凭高铁票可享受红石林景区、坐龙峡景区、默戎苗寨三个景区门票5折优惠;2022年2月1日前,凭高铁票,还可享受中寨鬼溪秘境、夯吾苗寨两个景区的门票半价优惠;2022年2月1日前,凭高铁票,可享受古丈县境内尔卓山谷、青竹山、茶兮泰假日酒店、民族大酒店、鸿翔大酒店、功顺大酒店、龙腾大酒店等酒店8折入住优惠。

古丈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小荣也向全国游客发出诚挚邀约:“乘最美高铁,游茶乡古丈,我们在这里等您来。”

来源:红网

作者:石凌炜 张棋铭

编辑:戴科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ontent/2021/12/14/105565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