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怀化红色经典大家讲丨十大经典红色故事:深情的军刀

来源:红网 作者:向显桃 编辑:戴科 2021-09-02 09:14:06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7.png

2017年5月22日,沅陵县人民政府向贺龙元帅女儿贺捷生将军赠送军刀。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驻扎在桥梓坪村。贺龙的司令部设在岗柱岩农民陈定祥家里。贺龙的夫人蹇先任抱着一个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小孩子,也住在陈定祥家。在当地乡间,对坐月子的女人格外照顾,再穷的人家也要把仅有的一口留给她吃。而贺龙夫人却和大家穿一样的单衣,吃一样的糙米,营养跟不上,没有奶水,孩子饿得哇哇大哭。

陈定祥看在眼里,感到可怜心疼。于是,他想方设法找来一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叫妻子把鸡宰了,炖给贺龙夫人吃。贺龙夫妇十分感激,当即要付给陈定祥光洋,陈定祥说什么也不肯收。

红军要出发离开桥梓坪了,临走时,贺龙再次要付钱,陈定祥坚决不收,再三说:“贺老总,你们红军打仗艰苦,钱就留在关键时用吧。”

贺龙见陈定祥不肯收钱,便把随身佩戴的一把指挥刀解下来,赠送给陈定祥,操着浓厚的桑植口音说:“老陈!你要好好收着这把刀!红军一定会回来的。”

五代人藏刀

红军走后,陈定祥仔细观察贺龙留下的刀。这是一把长90.5厘米、重1.42公斤,青铜加白钢材质的指挥刀。刀柄龙头雕饰活灵活现,刀尖锋刃寒光闪闪,刀身呈弧形。刀刃部分从由铜条环护的龙头刀柄处伸出,长长的像一条带鱼那样微微翘起来,实为一把宝刀。

陈定祥挖地三尺,把贺龙送给他的指挥刀用红布裹好,悄悄地埋了起来。他不敢向任何人走漏风声,更不敢示人。

陈定祥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把指挥刀交还给贺龙。然而,陈定祥没能等到那一天。临终前,他把儿孙叫到床前,再三叮嘱:“这把指挥刀是当年红军贺龙老总送给我家的,你们要把它交还给贺龙。儿孙们再穷也不能打这把刀的主意,好好保管,当传家宝传下去。”就这样,这把指挥刀作为珍贵物品收藏,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贺龙当了共和国的元帅,一家人喜出望外,这才把刀挖出来,视为传家宝。每当老人过世,都要郑重地交给下一代。经过一个家族八十多年的传承,传到26岁的陈飞手里已是第五代了。

多年来,陈家几代人信守“哪怕再穷也不打军刀主意”的承诺。陈飞的父亲陈万祥身患癌症,无钱治疗,有亲戚暗示处理这把军刀,但陈万祥及家人不为所动。2012年7月,陈万祥病故去世,临终前多次叮嘱家人保管好这把军刀。特别交代陈飞,要把贺龙元帅的这把指挥刀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深情回赠刀

2015年10月,红军长征八十周年纪念日来临,沅陵县史志办等有关部门在对红军长征路线的调查核实中,得知清浪乡八方村村民陈飞家有一把贺龙指挥刀的信息。

当陈飞捧出锈迹斑斑的指挥刀时,大家的眼睛都瞪圆了,这是一把典型的龙头柄清末新军佩刀。龙头柄的纹理已被抚磨得光溜溜,斑斑锈迹刀身显得乌黑发暗,但刀尖和刀刃还非常锋利,颀长的刀刃星星点点地闪烁往日的光芒,握在手里轻轻一挥,依然听得见嗡嗡鸣嘤。因长时间埋藏在地下,外为铁皮内为樟木的刀鞘被锈蚀了大半,只剩下刀柄一端约尺把长的一截。所幸这截残存的刀鞘还能拔下来。据考证,这就是贺龙1925年出任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时佩带过的那把指挥刀。

2017年4月,沅陵县有关部门提出将贺龙的那把指挥刀征为革命文物。陈飞慷慨应允,自愿将贺龙元帅的指挥刀捐赠给沅陵县人民政府。陈飞说他家五代人珍藏这把刀,就是出于对红军和贺龙元帅的崇敬之情。把刀捐给政府,让更多的人领会革命的艰辛、革命前辈的舍身忘我、革命事业的代代相传,是他们陈家的幸运,也是这把刀的幸运。他只有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作为太公陈定祥的后代,如果能见到贺龙元帅的后人,那将是我全家人的幸福,也圆了我家几代人的梦。”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希望县里有机会的时候,能帮助他见到贺龙元帅的后人,当面陈述这把刀的最后归宿。

2017年5月22日上午,沅陵县委、县政府特地为贺龙元帅之女——贺捷生将军举行捐赠仪式,他们将陈飞一家五代人传承珍藏的贺龙元帅指挥刀小心翼翼地捧起,郑重地回赠给贺捷生将军。

这把“贺老总”军刀在时隔82年后,回到贺龙元帅女儿、当年长征时的婴儿、如今唯一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贺捷生将军手中。

贺捷生将军手捧军刀,睹物思人,激动不已,紧紧拥抱着陈家第五代收藏人陈飞,噙着泪水哽咽着说:“孩子,我衷心感谢你们一家,衷心感谢沅陵人民!”

贺捷生将军回赠陈家一副对联“鱼水深情终生不忘,红色基因世代传承”, 横批“告慰忠魂”。

陈飞也热泪盈眶的说:“祖辈相传的不只是贺龙元帅的军刀,而是融入血脉的革命先烈精神和优良传统。把宝刀送回贺龙元帅的后人,完成了我们祖辈的心愿。”

回顾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岁月,唤起民族共同的记忆,我们要把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听党话,跟党走。

(选送单位:沅陵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来源:红网

作者:向显桃

编辑:戴科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ontent/2021/08/31/100984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