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怀化红色经典大家讲丨十大经典红色故事:一个铜板讲述85年前的鱼水深情

来源:红网 作者: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编辑:戴科 2021-09-02 09:13:57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5_副本.png

在靖州新厂镇金星村寨路屯罗德胜家中,珍藏着一件传家宝——一枚颜色暗黄却磨得光亮的铜板。

图片4_副本.png

珍贵的传家宝,见证了80多年来军民团结的鱼水情深。

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金星村寨路屯罗德胜家中,珍藏着一件传家宝——一枚颜色暗黄却磨得光亮的铜板。据罗德胜说,这是当年红六军军团长萧克送给奶奶凌贵银的礼物,它见证了80多年来军民团结的鱼水情深。

1934年9月,面对桂、湘二敌围追堵截,妄图形成南北夹击的紧迫局势,红六军团从通道县城西行至靖州新厂,对湘敌何平部第二总队第四军团开展阻击,大获全胜,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当时军团司令部就设在寨路屯,军团首长任弼时、萧克、王震等住在了凌贵银家。

当年新厂是闭塞落后的苗寨,红军还未到达之前,国民党反动派就大肆造谣污蔑,群众无不望而生畏,避而远之,仅留下少数老人看家守屋,观察动静。

时年42岁的凌贵银听到反动派谣言后,立马带着儿子躲回了娘家。但和以前不同,凌贵银不断从老乡那里听到红军不抢东西、和善待人的消息。由于割舍不下家里,生性胆大的凌贵银带着儿子回了家。进了村,她看到有的红军提桶在墙上刷字,有的在帮村民挑水,还有帮着喂鸭子的,整个村子一片祥和,这让凌贵银不再害怕。

回家后不久,三位三十岁左右、面容端正、气质不凡的红军来向凌贵银借住。看着谦和的三人,想着一路见闻,凌贵银同意红军借住家中,并主动把正房让了出来。同时,在知道还有几十位红军睡在稻田里时,凌贵银带着红军找到村里管事的阿公,让他们住进了自家旁的罗氏家祠。

这一夜,那几位首长模样的红军在正房,铺开了地图,架起了电台,整夜灯火不断,电台一直滴滴作响。凌贵银带着儿子睡在偏房,也是几乎一夜未眠。凌贵银那个时候才知道,眼前的红军不是强盗也不是兵匪,是好人!

天快亮了,凌贵银起了床,主动给红军做好了早饭,把红军换下来的破旧衣服也补了补。住在正房的红军首长带人帮凌贵银把家中破损的窗户装上新的木条,还劈好了一大堆柴火。看到红军队伍中还有几位伤员,凌贵银动员寨子的妇女们把自家的床单、衣物都制成绑带给伤员包扎,还做好粑粑送给红军,军民感情越来越融洽。

离别的时候,住在她家的红军首长找到凌贵银:“大嫂,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我们马上要走了,这两块银元,算作食宿的钱,还有一个铜板,送给你细伢子作礼物吧。”“我又没帮什么,不能收这么多钱!”凌贵银连忙摆手。“大嫂,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们的纪律是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钱你一定要收下!”凌贵银反复推辞,但在红军首长的坚持和劝说下最后还是收下了。

红军走后,两块银元帮助凌贵银一家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本该是给孩子缝在帽子上的铜板被凌贵银一直珍藏在身边,她害怕铜板丢失,就用针线里三层外三层缝在自己的小衣襟里,一放就是40年。后来,凌贵银在新厂战斗史料收集中,通过画像认出了当年送铜板的红军首长,这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萧克将军。

这枚小小的铜板,生动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充分展示了党和红军纪律如铁、爱民如子的信念初心。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正是有了同人民的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才有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选送单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来源:红网

作者: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编辑:戴科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ontent/2021/08/31/100981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