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千里沅江,刻画怀化地域的水色与风光,绝美且灵动;孕育五溪之地的文脉与风俗,源远而留长。千年遗存的高庙文化、稻作文化、民俗文化、水运文化、红色文化、古建筑文化令人称绝。时轮井然,光阴宽绰,今天再于千里沅江中打捞十二时辰,给怀化以时空坐标,带你读懂这里的故事。
>>>点击进入:专题丨千里沅江
红网时刻记者 龙腾 怀化报道
白鸽飞翔在芷江受降纪念坊上空。
阳光渐盛,晨雾消散,随之一起消散的,还有近代的战火硝烟。从芷江受降纪念坊走出,脑海中仍不断闪现㵲水之上战斗机肆虐的场景,行至江边,如今的沅水之上,烽火烟熏碧空尽,唯见白鸽天际翔。
怀化,红色的热土,英雄的故乡,通道转兵、雪峰会战、芷江受降……都影响着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千里沅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黄金走廊”形成后,对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旧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向警予纪念馆、粟裕纪念馆、滕代远纪念馆、安江农校等红色文旅品牌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红色日光 照耀怀化热土
沅水浩浩。姚镔 摄
雪峰耸立。段贤松 摄
怀化有湖南“西大门”之美誉,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贯穿全境的沅水,为境内古代主要的水路交通线路。溯沅水西进,可以入贵州、抵昆明;北上,可以至常德,进洞庭,控武汉,驰骋中原。武陵山横亘于西北,雪峰山矗立于东南,两山对峙,群峰迭嶂,沟壑纵横,进可攻,退可守,故古今兵家逐鹿湖广者,怀化为必争之地。
巳时,也称日禺,对应09:00-11:00,此时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午时,又名日正,对应11:00-13:00,太阳行至中天,烈日当头,照耀着怀化这片热土。
沅江过境,怀化古为“五溪蛮地”,境内有以汉、侗、苗、瑶、土家为主的51个民族聚居,众多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相互借鉴、交融、渗透,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地域特色文化。这里的人民善良、质朴、团结,勇于抗争。
湘西会战要图。
日军芷江投降历史照片。翻拍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内。
近代的抗日战争,怀化一直为湖南的重要战场。面对外来的入侵,怀化热血儿郎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勇猛御敌,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抗战史有力的见证者和撰写人。从1934年通道转兵,实现红军战略突围,到1945年雪峰会战,定抗日终战之胜局,再到1945年芷江受降,宣告侵华日军彻底失败……怀化,都影响着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
胜利之地 影响历史进程
渠水河畔的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纪念馆。陈敏捷 摄
通道转兵,神来之笔。陈敏捷 摄
第一件大事,通道转兵。1934年12月,湘江一仗,损失过半,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毛泽东在通道会议上力挽狂澜,从而使红军放弃北上的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实现了战略突围,史称“通道转兵”。
这次会议,为中央红军脱离险境走向胜利指明了方向。正是通道转兵这一“神来之笔”,挽救了中央红军的未来。怀化,成为了中央红军命运转折之地。
芷江受降纪念坊。
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卢七星 摄
第二件大事,芷江受降。1945年6月,雪峰会战,中华抗日最后一战,山河波澜,壮怀激烈,歼敌三万,以定胜局。2个月后,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的形式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
1945年8月21日,中国对日本的受降仪式在湖南芷江举行。这一天,日本正式向中国投降。这一载入史册的事件,称为“芷江受降”。怀化,成为日本侵华战争的终结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之地。
安江农校。陈敏捷 摄
袁隆平在怀化安江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
第三件大事,杂交水稻。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美国国务院曾发表白皮书断言:“中国人口增加,土地不堪重负,没有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然而,奇迹就发生在怀化安江,千里沅江滋养出的“物种天堂”,袁隆平工作和生活了37年,最终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并于1974年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
怀化,也因此成为“杂交水稻发源地”。从那以后,中国十多亿人的吃饭难题被成功突破,世界多国粮仓也因此而充盈。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粟裕同志纪念馆。
滕代远同志纪念馆。
沅江两岸,是红色的热土,更是英雄的故乡。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粟裕,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滕代远……如今,在英雄们的纪念馆中,我们依旧可以感受那段风起云涌、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
红日不断高升,天色逐渐清朗,雾散云开,一片光明。此时日过中天,渐渐往西跌落,未时将至,千里沅江之上又将会有怎样的故事?下回咱们接着聊。
来源:红网
作者:龙腾
编辑:石凌炜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