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韵”庄园全景
品质优良的红酒酒库
可邑小镇,热情的阿细姑娘为大家伙献上最隆重的迎宾礼节。
可邑小镇的村民奉上热情的舞蹈。
万花筒艺术馆馆内的光线千变万化,趣味无穷。
红网云南8月23日报道(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氤氲潮湿的地窖中酒香弥漫,斜阳掠影的砖墙上红晕斑斑,炊烟起伏的小镇里山歌浪漫,倩影悠长的小路上步调轻缓……这里是与佛同名的云南小城弥勒,是将慢生活融进葡萄美酒和高原光影中的福泽之地,也是此次“心醉高原美 活力彩云南”七彩云南全国手机媒体四季行的首站。8月22日,从上午9点到夜晚11点,14个小时探访尽管疲惫,却让人意犹未尽,每一刻的观赏体验,也恰如陈年干红般,有无尽滋味,欲说还休。
“南天第一窖”——漂洋过海,只为一晌贪欢
从昆明出发,媒体采访团首先来到号称“南天第一窖”云南红酒庄。这里有国际一流标准的大型现代化厂房,栽种了世界上仅有且极富地区特色的玫瑰蜜、法国野等品种的葡萄。但论及精华,则当属那藏于地下数米的大型酒窖。
跟随解说员鱼贯而下,柔和的灯光中,悠悠的酒香如春花般散漫,精美的装饰和整齐摆放的红酒令人惊叹。平时只在电视中见过的盛装红酒的橡木桶被小心翼翼地安放着,它们从法国漂洋过海而来,每个价值上万,三至五年便将弃用,却成为诞生精品的摇篮,只因橡木的芬芳赋予葡萄美酒更多复杂的香气,增加藏酒陈年的回味,待到塞去瓶开,便可一晌贪欢。
有幸,记者们也在酒庄品尝了五种葡萄酒,由淡而浓,由浅入深,微醺而不醉,恰到好处。
同行的江西网记者金其会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云南红我之前就听说过,原材料和工艺都比较好,是很好很有名的红酒。”在他看来,云南红把当地人文风光和企业相结合,打造了一张特色地方名片。
童话“东风韵”——立异标新,成就光影传奇
带着些许醉意,记者一行来到另一个神秘的世外桃源——红河“东风韵”庄园。
红河“东风韵”庄园旅游文化综合项目位于弥勒市城区南郊,千亩紫色花海随风浪起,别致欧式风车旋转轻哼,一旁千顷水库相接,水天一色。不远处,一座如童话城堡般的建筑赫然眼前。这个以“万花筒”为名的艺术片区由多个红色桶装建筑群组成,没有一根钢筋、一颗钉子,用的只是本地烧制的红砖,但在阳光的照射下,却显得鲜艳夺目。
“万花筒艺术庄园”的设计建造者是今年60岁的云南艺术家罗旭。罗旭1956年出生于弥勒,他从未受过系统的艺术院校教育,几乎游离在艺术圈外,创作完全是自发的、天然的。所以该庄园的设计没有图纸,也无需计算,如蚂蚁筑巢一般,罗旭建立起了自己的红砖王国——万花筒艺术馆。
顾名思义,万花筒艺术馆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万花筒”,外观是一个个形如“筒”状的建筑体。馆顶四壁的采光也是根据万花筒中三棱镜上精巧的开口处射入,如繁星闪烁般绚烂神奇。此外,在庄园里,你还能通过观赏罗旭1000多个雕塑作品感受他大胆、奇特的艺术风格。
“多情”可邑镇——你若寻找安宁,此处便可归心
可邑,彝族阿细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于弥勒西北方向21公里的昆河公路边,是世界十大名曲“阿细跳月”的发源地。可邑村所在地属于喀斯特地貌,村子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只有200户人家的弥勒市西三镇阿细山寨可邑村,经过投入巨资连续多年的打造后,如今变成了人间仙境一般。
当天下午,网媒记者们刚步入宁静的小镇,彝族三弦便随之响起,热情的阿细姑娘为大家伙献上最隆重的迎宾礼节——自酿的包谷酒,清脆的敬酒歌,纵然是从不饮酒的腼腆书生,也挡不住这古朴热烈的民族风情。
小镇中植被覆盖率达80%,空谷幽兰,新雨过后,更显宁静清新。泉水随山而下,凛冽甘甜,镇中居民或三五结伴,或屋前小憩,无比怡然。
当天晚上,村民们还为大家表演了阿细跳月的舞蹈表演,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记者们还和当地村民一起点燃了火把,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可邑小镇还在打造中国最美淘宝村,从村里走一圈,你会发现墙上多了很多关于农村淘宝的壁画,实际上,可邑村是弥勒市淘宝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的核桃、柿饼、骨头参、鸡枞菌、蜂蜜和民族刺绣产品也通过互联网逐渐热销。
来源:红网
作者:洪雷
编辑:杨烊 实习生 何超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