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德石门县万仞洞村发现茶马古道遗址。(本文图片均由石门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提供)
红网时刻新闻5月7日讯(通讯员 李勇刚)300米天然石廊构成避雨通道、大枞树遗址存古碑详记修路历程、终点段数百亩高山草场与形似桌椅的青石林,令人遥想昔日茶坊酒肆的繁华……常德石门县万仞洞村近期发现了茶马古道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驿站、明代界碑及多通古碑,生动展现了川湘鄂边陲跨越千年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融。
万仞洞茶马古道遗址。
万仞洞茶马古道北起覆罗山单家屋场,南至皂市水库万仞洞大桥。明清时期,当地茶商将精制茶叶装入竹篾篓,由背夫或马队经万仞洞古道运往湖北鹤峰、四川酉阳(现为重庆酉阳)等集散地,一篓篓茶叶换来一匹匹骏马,而马蹄声与背夫号子声,则交织成湘西山野最独特的交响。石板路上深嵌的“丁字拐”凹痕与悬崖间的马帮串铃回声,凝固着昔日商贸盛况。新发现的明代界碑刻有“茶盐专道,私贩者罚”,清代驿站遗址出土铜钱、马具等文物,印证了官方对贸易的管控及古道驿站功能。
茶马古道遗址。
这条古道亦是文化融合的见证。4公里遗存路段集聚天然石廊、古枞树林、高山草场等独特景观,清代《修路碑记》详载“凿石为阶,费银千两”的修筑艰辛。沿途土地庙、山神台遗迹,与土家语背夫号子、“赶马节”习俗交融,展现汉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共生。石拱桥、悬空栈道更融合汉族砌石与土家藤编技艺,堪称古代族群协作的工程典范。
据悉,该古道因1958年壶瓶山公路贯通而沉寂。现存路段落差达700米,完整保留青石板排水系统与民国税卡遗迹,文旅开发潜力显著。
来源:红网
作者:李勇刚
编辑:唐雨欣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