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植物园举办“水稻的遗传与杂交”科学体验活动。
同学们在观察花的形态结构。
红网时刻新闻8月14日讯(记者 莫楚宁 通讯员 彭炜)一粒种子如何变成一片丰收的稻田?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什么比一般水稻平均增产20%?从偶然的发现“杂交稻”到盐碱地中种出高产杂交水稻,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的过程?
8月14日下午,“2024年科普教育基地‘科创筑梦’联合行动——发现基础科学之美·杂交水稻”第一场科学体验活动“水稻的遗传与杂交”正式开始,20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花的形态结构、解剖研究,并使用工具模拟花卉授粉实验,探究水稻杂交育种技术。
同学们对花朵进行解剖研究。
在完成基础实验后,参与者们用扭扭棒模拟基因型,进行基因配对实验,揭秘遗传、变异发生过程及杂交优势产生原因。
观察杂交水稻。
活动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大家了解了中国杂交水稻从无到有、从有到高产、从高产到适应性强背后的科学故事。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主办,湖南省植物园承办。8月16日(星期五) 15:30-17:00,还将开展“逆境中的生存专家”主题活动,届时可以了解水稻整体植株结构,观察水稻种子并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不同品种水稻栽培稻萌发期耐盐性研究,中小学生可通过湖南省植物园官方公众微信号进行报名。
来源:红网
作者:莫楚宁 彭炜
编辑:陈雅如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