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雅如 莫楚宁 张家界报道
后疫情时代,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三市旅游资源和业态如何布局?武陵山、雪峰山如何跨资源整合?三市文旅资源如何联动发展、合作共促?9月13日,“建永先声”之山山对话访谈直播在张家界张家书院举行。文化学者张建永主持活动。
月朗星稀,正是对话先声时。三地文旅大咖云集,以露营聚会,老友相谈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探讨大湘西乡村旅游“山山联盟”发展前景,深度探索大湘西文旅市场发展方向,实现文旅资源共享、咨询共用、流量互送的大旅游目标,为大众呈现一场有趣、有料、有深度的沉浸式内容盛宴。
活动现场。
跨区域旅游发展 “雪峰山模式”立标打样
谈及大湘西跨区域旅游发展,不得不提的,便是“雪峰山模式”。
作为“雪峰山模式”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孙昕详细介绍了“雪峰山模式”的发展过程、营销思路。她表示,雪峰山以传统的六大旅游要素为基础,以创新传播手段为加持,通过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加强本地文化自信,加之张家界经验的本地化应用,使得“雪峰山模式”成为大湘西地区跨区域旅游发展的样本范例。让当地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文旅力量。
“张家界是一幅画,雪峰山则是一首歌。”湖南大画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张世钧看来,雪峰山旅游从资源整合、市场营销、景区互动和文化打造上都非常优秀。当前,旅游产业竞争进入下半场,各地应以雪峰山为样板,角逐营运、管理、产品、市场,创新旅游服务、体验及概念。
“雪峰山景区在我眼里是中国的大片旅游区中做得最好的案例之一。”五号山谷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子墨表示,雪峰山景区以花瑶民俗文化内涵为骨血,将三地旅游资源相串联,着力打造大湘西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促进人才培养 “高校联盟”引大咖热议
“湘西地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平台和机遇,”针对其熟悉的教育领域,吉首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鲁明勇表示,“‘山山联盟’对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实践优势。当前背景下,本地高校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后备力量。”
“人才的培养力和吸附力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张家界学院院长、教授简德彬曾统计,近三年来,张家界怀化湘西州七所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本地就业的只占22%。他认为,应特别注重应用性科学研究,并成立武陵山片区大学联盟。
张建永表示赞同,他认为,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发力,“高校联盟”作为人才储备的关键抓手,将成为大湘西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活动现场。
“山山联盟”织网为翼 文旅产品走出湘西
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大湘西旅游的机遇和未来在哪里?
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张家界长寿藤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万璋以长寿藤茶为例,阐述了“山山联盟”在降低农特产品认知成本、合力促进旅游产品消费等方面的重要性。他指出,旅游受疫情影响太大,应让大湘西地区的农特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去,促进文旅产品消费。
湖南鸭脚板旅游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李伟对此表达相似观点:“大湘西地区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将不同的农特产品经统一成熟的互联网渠道,卖到全国各地。利用地区差异化,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是急需解决的事情。”
“娃娃鱼产业目前已成为张家界的重要乡村产业,”张家界金鲵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文表示,“‘中国鲵城’IP要走出去,应由张家界提供产业标准及供应链,在更多地区售卖,促进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为“大湘西乡村旅游山山联盟”又一探索,后期将持续开展系列访谈活动。据悉,“山山联盟”2021年9月在矮寨奇观旅游区成立,怀化境内雪峰山与湘西州境内竹山、腊尔山、八面山、德夯大峡谷等山地旅游代表性项目携手,共促区域内各景区横向联系、提质升级,共克新冠疫情带来的省外客源市场受阻。
“山山联盟”的建立,以跨行政区域化的组合,打破市场壁垒,令文旅成果得到组合创新。以张吉怀高铁为线,串联起大湘西区域的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助力大湘西旅游市场产品互推、客源互送、市场共享、利益共沾。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雅如 莫楚宁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ontent/2022/09/14/1182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