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味”见怀化③丨周福君:最忆稻花田里捉鱼忙

来源:红网 作者:雷文霞 编辑:史凌松 2022-08-12 15:32:19
时刻新闻
—分享—

WechatIMG109.jpg

红网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雷文霞 怀化报道

“美味的稻花鱼是每个辰溪人最爱的佳肴,稻田捉鱼也是辰溪人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只要儿时与父辈一起下田插过秧、捉过鱼,就无法忘记那段儿时的快乐。而妈妈烧出的美味稻花鱼,也成为萦绕在舌尖上、一辈子无法忘却的乡愁。”周福君说。

WechatIMG111.jpg

当地人正在稻田捉鱼。

稻花鱼背后的农耕文化

辰溪自古以来就有在稻田养鱼的习俗,史料记载,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清代乾隆年间辰溪所产稻花鱼为朝廷贡品;袁隆平院士亲笔题词辰溪为“稻花鱼之乡”;2018年,辰溪稻花鱼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省湘菜协会授为“鱼之珍品”。

时光流转,一批批外来人变成了辰溪人,继承了辰溪人稻田养鱼的习俗;一批批辰溪人变成了外地人,将稻田养鱼的习俗传向九州。稻花鱼的文化也就成了辰溪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辰溪稻花鱼,多养殖鲤鱼,以稻花落蕊、草虫浮萍为主食,同时以引导入田的山泉水、溪水喂养,纯净自然,到稻子收割时,一般是三个多月的时长,这时候的稻花鱼,体重为三四两左右,味道鲜美,肉质细腻,成为辰溪人的心头爱。

WechatIMG113.jpg

捉鱼现场。

吃稻花鱼,忆童年之趣

离别家乡已有20多年的周福君,在提及家乡美食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最令人回味的,当属小时候在稻花田里捉鱼的情景。”周福君回忆道,一株株饱满的稻穗下,游弋着一条条稻花鱼,背起鱼篓,挽上裤脚,让肌肤与泥土亲密接触,尽情享受捉鱼时光。回到家里,再吃着妈妈做的稻花鱼,那种喜悦和幸福之情便是我的童年底色。

WechatIMG115.jpg

丰收。

每当初秋时节,辰溪稻花鱼,香飘万家。漫步稻田,不时可以听到鱼儿吸食稻花的声音。

“父母年轻的时候很辛苦,收稻子之时,天气又热,浑身的汗,谷芒稻叶在皮肤上,划了一道道伤痕。我小时候见父母劳累,都会参与收割。而捉稻花鱼对我和两个妹妹来说是劳作后的一种‘补偿’,虽然我们都怕蚂蝗,但一想到有鱼抓,也就不怕了。”周福君表示。

于周福君而言,一盘稻花鱼承载的不只是儿时的味道,更是一家人一起劳作,温馨和睦的美好回忆。

“之前很少有机会吃到稻花鱼,近几年有些同学回乡创业,经常收到他们邀请回去田湾、船溪驿一带抓稻花鱼。”如今,周福君虽已定居长沙,但也会时常回到家乡,体验抓稻花鱼之乐,品尝那道童年美味。

WechatIMG118.jpg

长沙市辰溪商会为辰溪洪灾灾后重建第2次捐款。

抱团取暖,助力家乡发展

除了家乡美食,周福君对家乡的发展也密切关注。

“辰溪是沅江明珠,五溪重镇,辰水沅水交汇处,武陵山与雪峰山牵手地。自然景点多,人文底蕴深厚,是块待开发的宝地。像大酉山、丹山寺、熊首山、丫髻山等等这些地方都很好玩,这些地方也值得好好开发起来,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周福君说道。

作为长沙辰溪商会的发起人之一,周福君表示,“我们希望把在长沙的辰溪人联络起来,抱团发展,去做一些个人或者一家企业做不到的事情,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反哺家乡。”

长沙辰溪商会虽还未成立,但商会的主要发起人已主动担当,在家乡的发展上献计献策。6月初,辰溪遭遇了洪灾,商会前后发起3次募捐,把筹集的物资钱财,全部用来帮助家乡人民渡过难关;7月,商会发起单位在长沙开了场辰溪黄桃品鉴会,商会筹备组成员积极扩大宣传,拓展黄桃的销路。周福君表示。

在周福君看来,家乡辰溪的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方力量、多管齐下才能带动家乡经济的长远发展。

如今,他和其他的辰溪商会成员们也正在慢慢探寻一条“复苏”之道,以便更好推动家乡的发展。

WechatIMG116.jpg

稻花鱼。

稻花鱼的本地做法

先将锅子烧红,放适量当地的茶油,待到鱼身两面都炸成微黄时,注入泉水,盖上锅盖,沸腾后,添加食盐,再用细火焖10来分钟就可以出锅了。满满的热汤里,鱼汤鲜美至极,鱼肉嫩辣滑溜,令人赞不绝口。

来源:红网

作者:雷文霞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ontent/2022/08/12/117145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