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霞深处崀山红——新宁县崀山镇创建“特色文旅小镇”走笔

来源:红网邵阳站 编辑:戴瑾昕 2020-07-20 16:38:3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png

湖南特色文旅小镇——新宁县崀山镇。

红网时刻7月20日讯(通讯员 尹建国 杨坚 兰建芳 罗青林)去北大门观看非遗展演,去太阳谷生态园泡温泉,去戴先生酒庄品杨梅酒,去杏林小院吃农家菜,去石田赏崀山传统民居,去爱情谷感受浪漫爱情故事……这里就是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新宁县崀山镇。这里古域新姿、交通便捷、店铺林立、市容整洁、宜居宜游,用古风民俗和国学新韵激活乡村旅游。

春季“油菜花海醉游人”,夏季“扶夷江水玩漂流”,秋季“百里脐橙连崀山”,冬季“白雪皑皑赏雾凇”,崀山四季别具风情,悠久的历史馈赠了这里众多文化瑰宝,慷慨的自然赋予了这片秀美山川,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资源。如今,随着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天赋异禀的资源正绽放出绚丽夺目的火花。

近几年来,在新宁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崀山镇以创建特色文旅小镇为目标,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倾力打造“特色文旅小镇”这张名片,交出了一张靓丽成绩单——先后获得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特色文旅小镇,联合村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石田村2015年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2020年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文化与旅游正如“诗”与“远方”二者的巧妙融合,奏出一曲文旅融合“交响曲”,正为崀山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乡村旅游和振兴带来勃勃生机。

7月14日,记者来到崀山镇一探小镇风采,品读小镇故事的同时,探究特色文旅小镇的发展创建之路,看当地如何上演特色小镇“变形计”……

图片3.png

改造后的崀山民居。

党建引领,培养全域旅游人才

近几年,幽静的生态环境、传统的风貌建筑、丰富的人文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往,其历史传统保护与文化传承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特色小镇的政策发布和大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乡镇也掀起了特色文旅小镇建设热潮。

特色文旅小镇如何创建?如何发挥自身独有的地理优势,做大做强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崀山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以抓好“党建促文旅产业发展”为主线,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省级特色文旅小镇创建工作。

该镇加强对小镇规划和编制工作的领导,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先后编制了《崀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湖南崀山太阳谷景区规划》《崀山夫夷江景区修建性规划》《小镇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建设图》《小镇生态搬迁规划建设图》,按照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现在,崀山脚下,以青瓦、白墙、红檐为主调的风貌民居,与周边田园风光搭配得很自然,韵味十足、错落有致、清新优美。

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新宁县新的支柱产业,旅游人才的短缺是影响旅游实现跨越的瓶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把培养建设高素质懂旅游的干部队伍作为重头戏来唱,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组织一批又一批年轻干部进行旅游知识培训,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能力的旅游业务复合型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是活化剂。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人才支撑,镇党委把党建第一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通过强基础、育人才、带产业,推动党建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崀山镇党委书记漆小飞说道。

该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支部建在旅游产业上,把景区村支部打造成培养旅游服务人才的平台。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石田村,一名党员就是一名旅游服务人才。“我们石田村支部,高度重视服务,直接把党员培养作为旅游人才来培养,比如成立了由16名党员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联村建绿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设立了“五心”党员服务游客志愿岗,培养了一批旅游人才队伍,提高了景区服务水平。”石田村党支部书记何隆祥说。

今年53岁的石田村6组村民刘叙虎,自费买了割草机,学习修剪花枝技术,每个月花2天时间,对村部广场、路边的花草树木精心修剪,把村庄打扮得很漂亮。“景区就是自己的家,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学旅游服务知识,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对记者说。

在石田村景区值班岗位上,最初只有刘日红、陈贻金两名党员。在刘日红、陈贻金的示范引领下,包括石田村8名村民在内的25人辣椒峰、骆驼峰服务游客队伍就建立起来了,发挥着值班守岗、治安巡逻、接待游客、应急处置的作用,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深耕基层党建工作,全镇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全体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为民服务热情和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

现在,全镇机关和乡村干部将用所学所思指导工作实践,从各地实际情况入手,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图片2.png

崀山太阳谷生态园。

多业开花,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崀山镇立足资源优势,按照“浪漫崀山、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观”的发展思路,以“红色”引领,借“古色”添彩,用“绿色”辉映,探索出一条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之路。

该镇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引领,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湖南崀山太阳谷生态园项目,投资1.12亿元,是集精品民宿、休闲餐饮、养生汤泉、水上乐园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型度假基地。

崀山太阳谷生态园今年4月29日开园,该园共有120个员工,其中100人来自崀山镇窑市、茶亭、水西、六坪、里溪、黄背等6个村,其中有15人为贫困户。

家住里溪村1组的贫困户李福宁,家里6口人。以前在县城做临时工,一下搬瓷砖,一下担砂石,工作断断续续,不太稳定,一年下来存不到钱家里生活困难。到了太阳谷生态园上班后,每月有稳定工资,过年过节公司还有红包、免费券领取,并且离家近,能照顾家里小孩和老人。他笑着说:“我来太阳谷做门卫保安一年多了,月工资3000元,包吃,在这有稳定收入,比以前的工作好很多”。

同样在太阳谷生态园上班的贫困户陈丽芳,她告诉我们:家住崀山镇水西村4组,家里4口人。来公司有3个多月了做服务员,每月工资2300元。以前,因为在家要带2个小孩,不方便出远门工作,自己没有工作,家庭开支全靠丈夫陈湘诚在外的务工收入。现在,在家门口上班,十分感谢政府和公司给她提供这份工作,这份工作让她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期望。

太阳谷生态园自开业以来,生意直线上升。“我是做酒店服务类的,2016年与朋友来崀山玩,觉得崀山风景特别美,也发现了这里的商机和‘钱景’,便决定来崀山投资兴业。生态园从开园到现在发展势头很好。疫情期间平均每天有150人以上的人流量,周末超过300人的人流量”。崀山太阳谷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龙飞跃兴奋地说。

崀山村的戴顺友以前在外打拼,2009年春节回家看到家乡旅游发展的机会,利用在外面积累的资金和经验以及人脉回到家乡创业,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经过他多方考察,认为依托崀山旅游的快速发展建设休闲农业大有可为。2010年他与哥哥戴润平在崀山镇承包了800多亩地,合伙成立了新宁县润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后又成立了窑市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崀山镇戴先生酒庄。

签下30年的租赁合同,种植了特色杨梅、有机蔬菜和葡萄,进行葡萄酒酿造,并发展林下养殖,利用农场各类农特产品接待游客。通过几年的发展,借助崀山景区品质不断上升和游客越来越多的势头,头脑灵活的他开发特色旅游农产品,对自产的优质大米和脐橙进行精品包装,并建立了“戴先生”和“山之良”这两个自有品牌。

崀山戴先生酒庄目前已形成以农业为载体、集生产、餐饮、住宿、种植、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庄园。同时,他带动庄园周边房屋条件较好的老百姓开设特色农家乐,解决周边就业人员280多人,与周边2个村农户签约承包1200亩田地发展种植并对农产品进行回收,直接增加农户经济收入120万元。

戴先生目睹了近年来崀山镇的变化。他介绍,随着特色文旅小镇的创建成功,越来越多的游客会纷至沓来,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做。现在崀山镇各种新兴业态丛生,随之增加的,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机会。“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生活也更富裕了。”戴顺友笑着说,

目前,特色小镇内已建成1个一级游客中心、5个二级游客中心、北大门特色旅游商业街区。除建成的太阳谷生态园、戴先生酒庄外、还建有杏林小院、黄背专家楼、玉龙山庄等30余家精品民宿和200余个家庭特色旅馆。建成十余条分布景区内外的各种旅游购物街和高档次特产城,充分挖掘本土地方文化特色,积极开发各类旅游商品,提供“线上预定”“线上购买”服务,较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服务需求。目前,小镇文旅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活力盎然。

“近几年来,我镇在‘景区带村’发展模式的指引下,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采取服务创收、入股分红、‘村集体经济+旅游’等多元化帮助村民实现稳定增收。多点开花开辟乡村旅游新版图,让乡村既留得住美景又留得住乡愁”。崀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伍卫平对文旅融合发展充满信心。

图片4.png

崀山戴先生酒庄。

打造民俗,文旅融合尽现魅力

历史文化既是小镇建设的灵魂,也是其魅力所在。多年的实践说明,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因而,文旅小镇的最大特色就是“原生性”和“鲜活性”。独特的自然风貌、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小镇文化传统最好的诠释和特色。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才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崀山文旅小镇区域面积约108平方公里,辖区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风景区——崀山,包括八角寨、天一巷、骆驼峰、辣椒峰、紫霞峒等主要景点。

从空中俯瞰,镇内峰林耸立,美丽的田野、村落、溪流、绿树、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副天然的画卷。走进细细品味,这儿还是一方文化沃土,刘氏宗祠、白面寨遗址等传统文化资源,镌刻下新宁人奋斗的足迹,在湖湘文化史大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镇内夫夷江穿镇而过,总长度为25公里,水域清澈见底,水质为二类水质,有“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的美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该镇是湖湘文化—楚勇文化的发源地。小镇是一个充满神话传说、孕育传奇人物的地方,是名震天下的晚清湘军的源头。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作为邵阳“宝古佬”的代表,为湘军的创始人。楚勇文化是丹霞小镇先贤用血肉和生命凝结而成的,特色最鲜明,影响最深远,是湖湘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

小镇既有源自西汉初年建国的夫夷候国文化,也有湖湘文化重要内容的八峒瑶山文化,晚清时期更是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四品以上官员多达241人,有安徽巡抚江忠源、两江总督刘坤一等晚清重臣,古建筑刘氏宗祠曾被慈禧太后御赐“根深叶茂”匾额,至今保存完好。

古建筑刘氏宗祠是晚清重臣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遗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精心修缮和合理利用下,成为一个集文化传承、戏剧表演、餐饮服务的文化旅游服务场所。同时黄背峒、深冲峒等2处传统瑶族古村落和米筛寨、鹅公寨、白面寨等3处历史古寨保存完好,拥有岩鹰拳、崀山峒歌、打鼓堂·庆盘王等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游客感受当地民俗风情的好去处。

图片5.png

瑶乡民俗表演。

直播一个村庄,带火一方旅游。今年新春,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直播大崀山来到了石田村,为观众呈现崀山峒歌、脐橙宴、舞龙盛会、传统戏剧、瑶乡民俗等一道道电视大餐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崀山独特的春节年俗,发掘和弘扬当地传统文化,助力当地脱贫扶贫工作。

特色文旅小镇文化内涵要有特色、品牌影响要有效应、文旅融合要有深度、产业发展要有规模、服务建设要有体系、管理机制要有创新。崀山特色文旅小镇正是围绕“特”字做文章、围绕“精”字树品牌、围绕“和”字求发展。

7月15日,来自外地的自驾旅游达人刘先生,暑假带着老人孩子们游玩了崀山所有景区,他毫不掩饰地说:“所谓特色,说到底还是固有的老底子,也就是淳朴的民风、天然的山水、独特的人文景致、具有地方风格的饮馔,既是现代风情的经营,也是传统的延续,崀山这些都具备,很值得游玩。”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抓住小镇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将其逐步打造成国际性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同时引进科技元素,建设“智慧小镇”,谋划与实施一系列文旅项目,助力当地群众在小康的道路上幸福生活。”书记漆小飞说。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依托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崀山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崀山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红网邵阳站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ontent/2020/07/20/76846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