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千年三万里风云际会 亚历山大:I服了U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卢永洪 编辑:摇曳 2016-09-27 14:54:12
时刻新闻
—分享—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5日讯(记者 卢永洪)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从空间上,现在的你可以自由地走南闯北地访遍整个地球;但从时间维度上看,你一定有困惑不少,因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当然,错过了博物馆奇妙夜的你,借一个“风口”放飞思想,还是可以有滴。而这个“风口”,就在南京博物院。

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现场。

  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简称“法老•王”展览)上,你放飞的思想在更宏大的背景里翱翔、穿越至公元伊始、畅游上下几千年,叩问自己心中的世界。这样,你或许会遭遇亚历山大大帝的点赞:I 服了 U。

  时空穿越:两千年三万里

  ‖“永生之梦”揭示一个完整的世界

  木乃伊、金字塔、法老、神秘的古埃及,总是让人充满好奇和想象;金缕玉衣、黄肠题凑、诸侯王,辉煌的汉帝国,总是让人心驰神往。你,在“风口”上随意领略张骞力所未能及之处,轻松明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世界“尽头”;见证埃及法老王的兴衰,历数金缕玉衣里的诸侯王……

  时空穿越,两千年三万里。今次“法老•王”展览,是由南京博物院联合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联袂推出。据悉,历时两年多的精心筹备,很多古埃及文物都是首次露面,而其独特的比较视角方式,人们感受到的或许不仅仅是两大文明的光芒;从非洲的埃及到北美的加拿大,再到世界的东方——中国,这是一个不下三万里的挪移,其产生的影响也注定不是用数字能衡量的。

  相隔万里之遥,视死的思想竟然如此相像。主办方介绍到,“埃及与中国分属不同的古代文明系统,地域相隔遥远;虽然法老与诸侯王生活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埋葬死者这一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故事竟然如此相像。”从厚葬观念的产生、对死后生活追求的需要,到希望尸体不腐的思想及行为、对生前众生相随的精神需求等等,这一切的作为,在古埃及文明与在中国汉代文明中的体现竟然如此相像、如此一致,以至于可以让我们衍生出许多两个文明之间的对比故事。

在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展览上透着王者之气的金缕玉衣和镶玉漆棺

  在中国汉代,“事死如事生”。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荀子.礼论》有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在古埃及,木乃伊是人们再生的前提。1999年,哈瓦斯博士在卡蒙塔纳比梯二世王后金字塔的棺木旁找到两个陶罐。有人认为,这两个陶罐是为墓主再生时做的准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寿福是这样认为的,“古埃及人相信,保存好人的躯体是其获得再生的根本前提。”“木乃伊复杂制作流程的背后其实是古埃及人生死观念的直观反映。”

观众们正在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展览探访古埃及的木乃伊。

  “永生之梦”揭示一个完整的世界。从西汉诸侯王陵到金字塔,从金缕玉衣到木乃伊,从玉棺到人形木棺……汉帝国的诸侯王与埃及的王室贵族们都怀揣着“永生之梦”。

  文明碰撞:古埃及中国汉代

  ‖交相辉映成就风云际会之所在

  “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文明对比的高品质展览,更是两大文明交相辉映成就的风云际会之所在。据悉,其展览时间为2016年8月10日—2017年1月9日。

  “法老•王”展览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展览,别样精彩。谈到“法老•王”展览,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坦言:“此展是南京博物院有史以来规格最高、文物最珍贵、最有故事的展览,因此它的借展费用也是南博有史以来最高的。”“法老•王”展览将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放置在同一个空间展示,分为不朽、生活、权力、生灵四个单元,通过包括木乃伊在内的110件(套)古埃及文物和包括金缕玉衣在内的140件(套)中国汉代文物揭示文明差异,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同文化认知。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左骏介绍到,“古埃及精品文物,与汉代诸侯王陵精美艺术品共同展出,希望能让观众在对比中感受不同文明的别样精彩。”

  “法老•王”展览,故事看点多多。“小麦、马车、铜器冶炼、黄金饰品、印章……这些曾经或者现在在东西方世界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实背后都有一段段复杂的传奇故事。”专家如是说。另外,汉代墓葬殓葬玉器的发展十分重要。汉代丧葬玉器最为重要的当数玉衣和玉棺,并以其独具特色的时代特征,复杂的制作工艺,巨大的形体和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而倍受瞩目。研究还发现,西汉晚期与新莽时期,随着汉代神仙信仰的盛行,微雕饰件形式更趋多样化,增添了具有辟邪能力的卧兽(狮或虎类),羊和鸡等。此外,选取的质料也更丰富,还新加入了青金石——这种仅产于中亚的宝石,反映出区域贸易的频繁和文化交流的多样。

  世界到底有多大?

  ‖亚历山大点赞:I 服了 U

  世界那么大,你不妨到南京博物院去,叩问你心中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如果你有答案的话,没准亚历山大大帝会为你点赞:I 服了 U。

  世界,古时以“天圆地方”谓之,而地中海曾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亚历山大大帝就 曾经在寻找那个所谓的“尽头”;同样,华夏几千年文明,素有鹿死谁手、问鼎中原(世界的中心)的豪情和追求。另外,古希腊流行的“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民族”观点,这似乎与非中原汉家人都被视为蛮夷如出一辙。

  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你不妨到南京博物院去,叩问你心中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观众们或正在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展览叩问世界有多大?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卢永洪

编辑:摇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