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赟赟
春天来了,大自然从沉睡中懵懂地醒来,杏花、桃花、樱花争奇斗艳,我们的心绪也由冬天的慵懒状态渐渐复苏。决定去芋头古侗寨,是听说这里是湘西南有名的桃花村,村里的桃花、李花、梨花正迎风盛开。在中国大西南的这个村寨,是最淳朴的侗族村寨,有近千年历史,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古往今来,桃花都似乎是艳遇的代名词,人常说交了桃花运了,《诗经》这样描述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直其室家”,人有喜事,面若桃花,喜形于色。
从通道县城驱车9公里,便到了这座隐于层岚叠嶂之中的侗寨。过迴龙桥往寨子里走,路边是盛开的桃花,红的像火,粉的似霞,人行其中,恍若误入桃源仙境。芋头侗寨门口,侗家芦笙队分列两边,芦笙响起,米酒飘香,侗家姑娘的笑脸倒映在盛着米酒的土瓷碗里,一碗“拦门酒”下肚,心也甜了,情也醉了。
沿着千年的青石板路,喝过清代的古井水,循着阵阵芦笙和欢笑声,不知不觉来到芦笙鼓楼。鼓楼里几个芦笙手在教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吹芦笙,年轻人看样子来自外地,手执芦笙,眼睛里闪着激动的光芒,芦笙发出“咕——咕——”的单声调。一群姑娘小伙正在玩“挤气球”的游戏,一男一女相互拥抱,他们怀中夹着粉色的心型气球,两个人抱得越紧,气球越容易被挤爆,“嘭——”,气球爆裂的声音,像是在向世人宣告我的告白,你的心跳。一群年轻人的嘻嘻哈哈,也是一场爱的世界狂欢。
都说艳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芦笙鼓楼广场上,这个曾经拍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婚礼现场的浪漫场地,一面“艳遇墙”上,热帖互动,为心仪的他(她)写上绵绵情话,或留下联系方式,招引心爱愿上钩的他(她)。“芋头最帅+联系方式”、“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某某某”……于茫茫人海中,于浪漫桃花村芋头古寨,一场艳遇,或许就此开始。
身在芋头,有种穿越历史的感觉。明时的建筑,明时的阳光,清时的古井,清时的笑声,而我,却只要一场现代的艳遇,让我此时此地,遇上一个愿意和我一起艳遇的人。行走,只为了一场艳遇。逃离北上广,“私奔”到芋头侗寨,这是我全部的心愿,城市的“鸽子笼”,养不活爱情这种宠物,压抑的内心,碰不上欢快的情感。当我行走在芋头侗寨的古驿道上,这种被释放出来的自由的身心,在这里完全的舒展开来。
爱不仅是浪漫和鲜花,还需有牛奶和面包,芋头侗寨打糍粑可谓爱的“加油站”。在古寨,与美食来一场特别的艳遇也是不错的。木槌阵阵,香喷喷的糯米饭在木槌的起伏击打中慢慢变得绵软坚韧,打糍粑完全是个力气活,小伙子们挥开双臂,展露出横生的肌肉,似乎在向姑娘们昭示男性的阳刚,姑娘们则在一旁准备芝麻黄豆粉,香味扑鼻,甜蜜如意,糍粑打好了,裹上香甜的粉,给心爱的人递上一团甜蜜的爱意,味蕾将糍粑的柔情蜜意传递到心里头。
三月桃花季,来芋头古侗寨,寻找一场千年的爱恋,邂逅一场旷世的艳遇,收获一份超脱的心境,三月是芋头古侗寨的“行歌坐夜”月,游客购买芋头景区门票,玩各种小节目,甚至和其他客人互动,赢得异性的欢心都能获得桃花卡,当天桃花卡最多的就会获得999元的“爱情基金”,在芋头古侗寨内与心爱的人喝一次侗家苦酒、吃一次合拢圣宴、打一次香甜糍粑、唱一曲纯美侗歌。这辈子,就在芋头古侗寨来一场艳遇,我是女生,要嫁就嫁芋头村;我是男生,要娶就娶芋头人,这辈子,我就属于芋头古侗寨啦!
扫码关注 即可购票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毛赟赟
编辑:杨清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