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通讯员 杨仕凡 怀化报道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时隔65年,刘蓉生重返洪江古商城。他站在这座从小长大的集园前,看见门前的花园已被现代建筑占去,当年养鱼的太平缸却仍躺在不远处新主人的杂物堆里,不禁感慨万千。
曾经,这里见证了他的祖父——洪江巨商刘岐山——创造的致富神话。而今,往事已被风吹雨打去,只留下依稀的音容笑貌化作精神财富铭记心间。
1941年,刘蓉生在洪江出生。在这里度过童年后,他于1950年随祖母和父亲(刘岐山第五子刘思馥,字郁亭)到了上海,1978年起在上海第一钢铁厂工作至退休。
近日,刘蓉生再次踏入洪江古商城中的寿福巷,回荡在耳边的不仅有回家的脚步声,仿佛还有祖父的谆谆教诲:“商人的品味一定要高,创新和超越应是常态思维。”
冒险:
一只脚盆过长江成“洪江首富”
刘岐山从“一无所有”到“洪江首富”,至少经历了三次冒险,也就总结出“一分风险一份财,万分风险万份财”,“不怕有风险,就怕没预见”的“语录”。
第一次是跨江逃生。
刘岐山的老家江西新干(原名“新淦”)县。清咸丰年间,正在上学的他被抓到太平天国军队里,在那里一呆就是5年,由13岁的童子长成了18岁的青年。
1865年,在九江北岸与清军作战时,刘岐山与自己的部队失散了,也就离开队伍。他向农家买得一只脚盆,划过了素有天堑之称的长江,到达九江。
过江后,他身无分文,向一中药店讨得四块光洋才回到老家。
第二次是辞职创业。
刘岐山回家后不久,来到湖南常德父亲刘士品帮工的地方,寻找营生门路。父亲把他安排到堂姐夫在洪江所开的高灿顺油号当学徒。
刘岐山在这里一干好多年,从学徒做到总管,经营管理、人事任免之权集于一身。“高家四老板忌其权大,屡设障碍以阻其行使职权,刘岐山遂忿而辞职”。
离开高家后,刘岐山开了个布摊。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布摊业务蒸蒸日上,后来扩为庆元丰布号。
第三次是囤积居奇。
40多岁的刘岐山,瞅准机会准备放手一搏,险中求富。
当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桐油价格大跌,洪江各油号都不敢进油,而刘岐山却认为战后油价必定有涨,便将其手边财力,大量收购。
果然,战争结束后,油价走高,他将存油运到镇江出售,一举获利20多万两银子。于是,他将布号改为油号,经营主业从布匹转为洪油,并跻身当时四大油号之列。没几年时间,他就成了洪江的首富。
[NextPage]
多买一斤油创“洪油”品牌
刘岐山的经商之道是“诚信经商、共谋发展”。
当时,洪油买卖的竞争很激烈,但是刘岐山向来与人为善,尤其讲诚信。他做生意,别人来买油,刘家从来不先要钱,大多是赊账。他比别人卖的油要足足多给一斤。所以,大家都抢着去买他的油,很快他的洪油就形成了一个品牌。
而后,诚信也成了刘家家训“诚信为本、勤俭持家”。也因此,他的五子都成了名士。
刘岐山的长子慎伯,为人厚道,精通医术,热爱公益事业,曾担任洪江保管局长,商会会长等职。
次子雪琼,与1920年刘岐山去世后主管家业,虽然是书呆子,但在经商方面却遗传了其父之风范,又幸得管家刘瑞昌帮衬,多年下来,把“庆元丰”打造成了当地八大油号的头牌巨商。
三子丹书,少年就远上北京学法律,后留京从政,曾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后在长沙又被当选为议员。
老四香亭、老五郁亭为偏房所生,也都精明能干,兼做木材、纱布生意。
因为人丁兴旺,刘岐山在洪广建窨子屋达五十余栋,翠园、集园、留园等三座大花园及木板房建筑群百余间,供家属员工分居及仓储工场、榨坊等用。油号在最兴旺的时候足以养活一万多人,家里佣人多达200多人。
慈善:
共捐赠50万光洋主要用在洪江
刘岐山不仅财力雄厚,对地方公益事业也很是热心,四处修大桥、建学校、建育婴堂,为贫苦百姓治病、施药、救济。
“据档案资料记载,刘岐山家族总共用于慈善事业的资金达到了50万光洋,约合现在的几千万人民币。除了用于江西家乡4万光洋外,其他的都用在了洪江。”刘蓉生回忆说。
据刘蓉生介绍,资助新淦荷普学校的时间为1916年,捐建洪江“岐山学舍”的时间在1919年,因此,刘岐山两次获得北京国民政府的嘉奖,奖品除三等金色“嘉祥章”二枚外,还有一块“敬教劝学”四个字的匾额。
刘岐山第三次获得北京国民政府嘉奖也是1919年。他回新干探亲,看见县城河堤被大水冲毁了,于是捐7200元光洋修堤。此举被县政府上报国民政府,刘岐山又获得了一块“急公好义”的嘉奖匾额。
刘蓉生还回忆“‘急公好义’、‘敬教劝学’这两块匾以前就挂在留园,一块挂在门厅的上面,一块挂在堂屋的上面。”
当时由于外地人多,各地商人就因地结帮,有宝庆帮、江西帮、常德帮、贵州帮、镇江帮等。刘岐山所在的江西帮是十大会馆中最团结也最气派的帮派。现在洪江区的整个三中(原校区域)都属于当年的江西会馆。为了帮助商帮更好发展,商会会员都纷纷解囊相助,刘岐山就是其中最慷慨大方,出钱最多的会员。
来源:红网
作者:杨仕凡
编辑:杨清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