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内外1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老司城 群策土司文化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杨烊 孟春绒 编辑:晓柒 2016-10-24 09:07:29
时刻新闻
—分享—

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分组讨论会。

专家、学者现场调研老司城遗迹。

参观老司城博物馆,脚下是遗迹内的建筑残片。

  红网永顺10月2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杨烊 通讯员 孟春绒)“老司城虽然只留下了遗迹,但足以看出它的规模之大,说明这里存在过一个大规模的土司王朝,为中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美籍教授唐力表示,虽然自己已几乎看遍云南、贵州的土司遗迹,依旧被湘西老司城震撼。

  >>>相关阅读: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永顺举行

  首届“老司城最美辣妈”将启 看靓丽辣妈碰撞魅力民俗

  今日,于湘西永顺县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两天时间里,来自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西藏、香港、台湾等全国13个省、市、地区和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共1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永顺,就老司城遗址保护利用及土司文化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永顺县委县政府将集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推进老司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永顺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海波表示,永顺初步规划,将按照遗址保护的要求和管理制度,推进老司城静止文物与活态文化的融合,选址芙蓉镇复建土司王宫、复建土司王城,打造“天下第一土司王城”。而这些工作的推进离不开专家学者们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文物局、吉首大学、永顺县人民政府主办。期间,专家学者们采取主会场发言和分会场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就“土司文化遗产、土司文献与土司学研究,土司的国家认同与地方治理研究,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三大领域120多个方面积极建言。

  此次齐集海内外130余位专家学者的会议成果颇丰,共收到国内外论文125余篇,形成了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论文集,发出了“中国土司文化资料库”倡议书,进行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中心/基地”授牌,为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传播,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相关链接:部分专家言论集锦

  关于土司学的构造,从操作层面考虑以下三端应予以重视,并组织力量予以落实:一是开展土司学构建的理论研究;二是启动《中国土司学概论》(暂名)的撰写;三是在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大培养土司研究的硕士和博士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马大正)

  “土司”一词是历史的产物,有它形成的背景,起初非朝廷典制名称。其涵义与其体所指,随时代、场合、制度变化以及使用者的不同会有一些出入,也就是说有它的历史语境与语意。土司既是集合名词,同时可以作单称名词;既可指土官职衙,也可指土官其人。今天研究土司或构建土司学,自然是以后观前,将“土司”概念作极大化的含摄。(台湾辅仁大学历史学系,戴晋新)

  云南西南的金齿地区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进入元朝的版图,成为元朝向西南扩张,进攻缅甸的重要后方。元朝在这里实行流官和土官进行统治的制度,将这一地区首次纳入中国版图。(韩国弘益大学,裴姝姬)

  湘鄂黔三个土司文化遗址联合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之后,土司考古和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成为摆在遗产地政府和企业面前的突出问题。完整全面地对土司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掘和保护重在基础性和民族性,贵在科学性。土司文化遗产的利用要在积极有为地加以保护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已有历史和文化资源进行具有创意产业内涵和模式驱动的适当规模的旅游开发利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夏保国)

  应当做好老司城+,以促进文化旅游开发——土司文化展示、土家族文化演绎、彭氏家族文化研究是老司城的文化品质,是老司城旅游的魂。土王宫、冲天楼、抗倭出征码头、土司王楠木排等是老司城土司的外在体验,是老司城旅游的形。公司运作是老司城旅游的体制机制,是老司城旅游的脑。智慧旅游贯穿于旅游的各个要素,是结合老司城旅游的经络。这些要素组成老司城旅游科学的管理经营系统,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实现高效运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搏击,取得老司城旅游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湘西州土家族文化研究会,彭司礼、彭恒)

  老司城申遗是以“文化遗产”的身份获准的,而文化遗产的内涵就在于“土司文化”,那么老司城发展旅游业,就只能在“文化”上找路子,要用“土司文化”占领全部时空。准确地说就是要让游客从进入老司城的大门起,他就彻底转换了角色,从一个“现代人”立马变成土司城的“古代臣民”,衣着服饰、流通货币、交通工具、土兵演练、土家娱乐、土家美食、土家住宿等全都是土民当年使用的,当游客从老司城出来时,就完整地体验了神秘土司文化,醉而乐归、回味无穷。(永顺县本土专家,罗士松)

  延伸阅读:

  土司制度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族群管理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这种因地制宜的制度,保持了西南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定,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据统计,我国古代有各级大小土司1700余家。老司城遗址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级别最高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

  经考古证实,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5万平方米,依山畔水分布有遗址生活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等八大功能区,布局十分合理。祖师殿、土王祠、文昌阁、古牌坊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历史遗迹丰富。土家族原居民摆手舞、毛古斯舞、打溜子、梯玛歌等非物质文化传承至今,民族风情浓郁。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的考古学标本,是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范。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杨烊 孟春绒

编辑:晓柒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2016/10/24/411558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