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遇见福地怀化④丨在时光褶皱里,打捞芳华、商韵与和平荣光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何超 李长宏 史凌松 编辑:施文 2025-09-16 16:32:5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走进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遇见福地怀化。这个9月,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化身文旅体验官,在五溪大地感受旧时光、邂逅新风景。9月15日起,请跟随我们的文字和镜头,去福地怀化走一走,发现另一种向往的生活。

“芳华年代”工业风大道,裹挟着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风扑面而来 。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邦建 何超 李长宏 史凌松 怀化报道

何为“福地”?在怀化,答案不只藏在青山绿水间,更书写在岁月深处。

9月15日,记者走进怀化,穿过工业记忆的轰鸣,漫步商脉绵延的青石巷,仰望血与火铸就的丰碑,在不知不觉间奔赴了一场与百年时光对话的温柔邀约。

车行至洪江区萝卜湾片区工业遗存,一处文旅新空间——“芳华年代”工业风大道,裹挟着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风扑面而来,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

这里,以“燃情的岁月、光影的故事、幸福的旅程、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们的青春”五大篇章串起参观线,勾勒出上世纪的鲜活图景,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洪江工业历史、感受时代芳华。

漫步“芳华年代”工业风大道,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 。

漫步其间,1:1还原的工厂大门和生产车间、斑驳的墙面、复古的门窗、旧码头、老照片、老票据……将往昔的故事一一诉说。站在工厂门头前打个卡,恍惚间,记者好像听见机器轰鸣声与笑声叠在一起,原来怀旧从不是褪色的回忆,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情。

洪江古商城。

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洪江当老板——在洪江古商城,当老板,原来不是梦。

循着沅、巫两水的交汇处,我们走进了这座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商业古城,感受着这里的商业传奇。“七冲八巷九条街”如水墨长卷展开,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380余栋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镖局、钱庄、烟馆、报馆、会馆……宛若一幅活态“清明上河图”。

站在潘家大院天井前,抬头看瓦当映着蓝天,往昔“七省通衢”的热闹图景,仿佛一下子就撞进了眼底;指尖抚过斑驳木门,《一代洪商》里的家国大义似在耳畔回响。

洪江古商城里,380余栋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

转角间,走进晋泰祥票号,沉浸式四折幕影院融合“科技+文化+商业”元素,打造虚实交织的沉浸式文化漫游,为我们开启了一场穿越三百年的时空对话。

“影院以科技为笔,围绕洪江古商城,融合自然奇观、商道传奇、红色记忆与非遗技艺,打造第一人称视角的体验场景,主要展示了洪江的历史变迁和不同的时代缩影。”湖南京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形似“血”字的芷江受降纪念坊在阳光下矗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青山绿水间,形似“血”字的三门四柱牌坊在阳光下矗立,“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寓意,在刻痕里愈发沉重。

脚步轻叩芷江的胜利大道,尽头处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展馆里的史料照片、兵器文物,诉说着雪峰山会战的惨烈与受降的荣光。受降会场旧址内,那张刻着“参加受降典礼纪念”的九屉办公桌静静陈列,木质纹理间留存着1945年8月21日的庄重。

站在胜利大道上,眺望远方,才懂怀化的“福”,是先烈用热血换来的安宁,是代代相传的和平守望。

暮色渐浓时,怀化的多重面孔烙在心上,忽然读懂“福地”的真意:它不止于山水的奇绝,而在芳华里的岁月温情,古商城里的文明延续,纪念馆里的精神传承。遇见怀化,便是遇见一场与时光的温柔对话,把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鲜活、和平的珍贵,都轻轻揣进了心底。

微信图片_20250916153408_5841_96.jpg

记者走进“芳华年代”。

记者手记:

走进怀化,本是寻山水之韵,却意外坠入三段裹着温度的时光里。

在“芳华年代”的老机床前驻足,指尖触到齿轮上的锈迹,像摸到了上世纪的心跳;转过沅、巫两水的弯,洪江古商城的青石板便接住了脚步,那些镖局、票号的残痕,藏着“湘西明珠”最鲜活的注脚;“血”字造型的牌坊下,1945年的欢呼与泪水依然滚烫,和平不是抽象的词汇,是胜利路上永不熄灭的灯。

原来,“福地怀化”还是岁月里的温情、文明的延续。这座城教会我的,是如何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那些不该被遗忘的闪光。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何超 李长宏 史凌松

编辑:施文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ontent/646943/50/152859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