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潮的螃蟹丨常德桃花源:“世外桃源”的期待与现实表达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观潮君 编辑:史凌松 2023-09-26 13:31:10
时刻新闻
—分享—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畅想的理想世界,给世人心中留下了一方净土和美好意境,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图片

▲常德桃花源景区。

仅靠课本的IP,桃花源的流量就曾一度火爆全球。但在旅游业里,总是后浪推前浪,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致胜。

桃花源作为常德目前唯一的5A级景区,如何重现顶流荣光,打造成世人心中的“世外桃源”,并带动常德全域旅游发展?

高光:黄金线路黄金点

常德桃花源作为《辞海》《词源》中注释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型地,也是国务院唯一备案认可,以“桃花源”为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因其是自带“流量”的文化IP,桃花源独特的人文历史,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图片

▲秦溪。

曾经,这里是世人争相追寻的“世外桃源”,仅为体验课本中的“原型”,做一回误入桃花林的“渔人”,就有人不远千里奔赴。

“这里,曾经是湖南旅游黄金线路上的一个重要景点,不管是去张家界还是湘西,都必到桃花源”,长沙一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观潮君,桃花源也一度成为常德旅游的“代名词”。

1998年第五届国际黄金旅游线路格莱梅奖评选大会上,长沙—桃花源—张家界旅游线路获得目的地开发特别奖,成为当时我国唯一获奖的黄金旅游线路。

从1992年开始,桃花源景区每年举办“常德桃花源游园会”等活动,连续多年被列为全省“三节两会一漂流”重大节庆活动之一;2010年,湖南以“都市桃花源”为展馆主题,现身上海世博会;2018年,桃花源入选中国旅游影响力十大文化景区,同年入选的还有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等著名景区……

图片

▲秦谷。

凭借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桃花源已然成为了常德文旅的金字招牌和湖南文旅的靓丽名片。

集荣誉于一身的桃花源,可以说是未来可期。当然,桃花源和不少景区一样,依然面临着一些“痛点”,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尴尬:“挑战者”找上了门

“投资100亿,再现桃花源。”早在2011年,常德便提出要将桃花源打造成“世外桃源”及“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在当时,将巨额资金砸向旅游业,并未得到广泛认同,甚至出现了一些质疑声,但这并未影响常德做大市场的雄心。

项目尚未完成,竞争对手就“找”上了门。2016年,常德桃花源还在闭关改造,重庆酉阳桃花源带着“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的口号,怼到了常德家门口。

宣传语在常德境内高速公路上随处可见,并在新浪微博开屏页面投放。重庆酉阳桃花源还通过官方微博发出邀请,所有常德市民均可凭身份证免费游酉阳桃花源景区。

酉阳桃花源从常德一路向东,直到长株潭,以活动、优惠等“笼络”旅行社,力图吸引湖南人去追寻重庆版“桃花源”。这给常德桃花源带来了诸多挑战。

“@我们都是常德人”微博说,这些广告引得“常德小伙伴们严重不满,各种心酸各种不爽”。当时有网友反思,“常德桃花源的宣传不如重庆”。

图片

▲万亩桃林。

常德桃花源景区“闭门升级”三年后,于2017年9月重新开放。2020年12月,常德桃花源景区晋级5A级景区。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核心景区约20平方公里,包括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桃花源古镇、五柳湖暨五柳小镇、山水实景演艺、桃川万寿宫、桃林博览园9大景区。

硬件升级了,但游客量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大幅增长,常德桃花源恍然大悟,最大的挑战或许并不是来自对手,而是市场。

转身:“过渡站”要变“目的地”

回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桃花源在“长沙—桃花源—张家界的旅游线路”中,更多是扮演“过渡站”角色。

如今,桃花源如何串联起曾经的黄金线路,从“过渡站”变为“目的地”?

首先,得谈谈桃花源如何更好地表达“世外桃源”。

桃花源因《桃花源记》而出名,景区快速发展,如果因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可能会走进“有旅无文”的误区。

针对线路变长可能影响体验,经典场景还原或设计营造不够等“痛点”,湖南中铁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德祥建议,桃花源未来应强化景区管理,保持景区的游玩环境质量;优化系列主题活动设计,提升游客的玩乐体验;围绕《桃花源记》,创新性还原经典场景;加强节点、话题宣传,提高游客的认知度;适当引入情景智能AI。

图片

▲桃花源景区牌坊。

随着渝厦高铁常益长段全线开通,桃花源有机会迎来“第二春”,“过渡站”有望得到解决。

高铁将长株潭、洞庭湖区与大湘西“串珠成链”后,给桃花源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了新的挑战。即如何构建合适的“快进慢游”旅游体系,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游”与“憩”。

“高铁开通后,游客可快速到达张家界,可能很难停留在常德。桃花源很难再向张家界‘借势’,而是需要‘做事’,可以打造新的旅游吸引物,也可以重新串联别的旅游线路。”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郑群明分析。

他建议,桃花源可考虑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往周末休闲度假游方向转变,注重新业态布局,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将“流量”转为“留量”,由“过境”变成“过夜”;二是思考客源从何来,应打破常规,以桃花源为中心,吸引重庆、湖北及西南地区的游客,拓展新市场。

是考验也是机遇。桃花源手握“桃花源”这一IP,如能利用好,未来可期。

桃花源的发展瓶颈,也是当下不少同类景区共同的困境。随着文旅产业加速革新,人们的旅游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打造、景区营销等都有了新的逻辑,过往的“热”流量已无法为如今的桃花源提供支撑。旅游目的地在打法上持续创新,才是新一轮文旅竞争的重点。

未来:重新诠释“世外桃源”

每个地方独特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是基本“人设”,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资源。

历经多年发展,常德文旅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比张家界、南岳等地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桃花源就是人们向往的生活。”郑群明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再是吃饱穿暖,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

郑群明认为,《桃花源记》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与世无争生活的向往,那么,景区可着重表达安居乐业、健康的生活场景,满足游客对“世外桃源”的体验。

图片

▲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

桃花源有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它代表着湖湘最为精华的一类景观,文化底蕴深厚,若加以利用,将是桃花源的重要加分项。

那么,作为常德文旅的金字招牌,桃花源将如何走向未来?

“景区将持续打造创意园区、酒店和住宿、虚拟游园、康养项目、体育户外、研学实践等文旅新业态,并基于常德本地的文化元素,与《桃花源记》相融合,赋能景区。”桃花源景区市场部总经理王宽容表示,景区推出了“门票+酒店+N”的联票制套餐,让游客有更多选择,能够留下来“住一晚”,体验深度休闲度假游;对于旅行社,景区提供价格支撑与产品优惠,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奖励等措施,旨在将旅游“过渡站”变成“目的地”。

图片

▲五柳湖。

“未来,景区还将吸引更多旅游消费企业落户桃花源,延伸产业链条,做大旅游产业规模,以桃花源古镇、五柳小镇、光点聚落为着力点,分别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文创街区、夜经济集群,促进‘旅游+’跨界融合,提升桃花源美誉度和影响力。”常德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文化旅游局局长佘红枫表示。

根据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工作计划,管理区将打造桃花源里沉浸式“慢生活”“慢旅游”,为后疫情时代游客身心调养提供解决方案,以“慢”促“快”,推动桃花源旅游人气增长。

图片

▲湖南常德桃花源风景。(图源:桃花源融媒体中心)

此外,常德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森林、田园、温泉等资源。以桃花源为龙头、以柳叶湖为中心,发展“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等新模式,把常德全域打造成世人的心灵故乡,将是助力该市文旅产业展翅高飞的支撑。

1600年前,五柳先生写下这篇流传最广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一《桃花源记》,如今,常德桃花源正在重新诠释当代“世外桃源”。

PS:9月29日至10月31日,常德桃花源景区将重磅推出夜场灯光秀及中秋国庆主题系列活动,欢迎大家去游玩!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观潮君

编辑:史凌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