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份优秀的讲解词,是景区对市场的“敲门砖”。今年,2022湖南省等级旅游景区讲解员大赛面向全省553家等级旅游景区,首次开展“优秀讲解词评选”,全面摸底现状,以赛促优,以评选出的16件“优秀讲解词”,立标打样作示范,加强景区讲解词的撰写与规范表达,讲好湖南故事。
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优秀讲解词”展播专栏,将湖南等级旅游景区的故事讲给你听。
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炎帝陵,这里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景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我是景区讲解员,很荣幸能为大家讲解服务,请各位多指教。
炎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列湖南省“十大文化地标”之首。炎帝陵景区总规划面积121.7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3.6平方公里。主要由祭祀区神农大殿,拜谒区炎帝陵殿,缅怀区神农园,皇山游览区和洣水风光带等五大功能区110多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组成。祭祀区是专门举行祭典仪式的地方。拜谒区始建于967年也就是宋乾德五年,是老祖宗的安寝之地。今天我们先参观祭祀区,再到拜谒区祭拜老祖宗。
华夏广场(景区供图)
前方是华夏广场,这是炎帝陵景区的门户景观,总面积48600平方米,由百姓祈福广场、夏朝开国版图、华夏一统印、炎帝文化照壁、福泽神州等人文景观构成,寄寓的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同祖同根、民族融合、团结统一,共图中华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阙门广场(景区供图)
沿着炎帝陵的祭祀大道往前面参观,首先经过的是阙门广场。在广场的两边有一对高大的汉阙,阙门源自于周,兴盛于汉,古时候是成对的建在都城、陵墓、宫殿等建筑群的入口处,用于瞭望和显示威仪。阙门的使用也有规格,咱们这用的是三重阙,也叫三出阙,是帝王才能使用最高规格的阙门。炎帝陵的这对阙门修建于2009年,高17.09米,据悉是中国目前最高的仿古阙。
各位嘉宾可以看到祭祀大道的两边依次排列了5对柱子——五谷图腾柱,柱子上对称雕刻着相同的图案,排在第一位的是“稻”,依次是“梁,菽,麦,黍”,也就是我们说的五谷。这些柱子包括底座高是9米,“9”在中国古代是最高、最大也是最吉利的阳数,这些柱子它采用的石材都是红花岗岩。为什么用红色的石材呢?炎帝的“炎”字也是由两个火字组成,据《汉书》记载,“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故号曰炎帝”,他最早把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当中。因此炎帝承火之德后人尊他为火德王、火神,也称炎帝、赤帝。所以五谷柱的石材采用红色花岗岩。五谷图腾柱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氏培植五谷教天下耕种五谷这一伟大功绩而建造的。因此炎帝又被称为中国古代三皇五帝当中的农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这里是鹰鹿广场。这两樽动物的雕像出现在炎帝陵多次,它跟炎帝神农氏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炎帝小的时候,每当母亲不在身边,就有一只神鹰飞来为他遮阴,一只仙鹿则会给他喂奶。为了感恩鹰、鹿对炎帝的养育之恩,后人将神鹰奉为炎帝的养母,仙鹿奉为炎帝的乳母,因此炎帝陵所在地的古地名就叫白鹿原,又叫鹿原陂。广场上鹰、鹿的雕像高4.26米,代表炎帝的生日是农历4月26日。
从左边这座桥过去往上走就是——福林。由炎帝陵基金会的理事长石玉珍女士提倡修建的祭祖祈福林,它是由湖南省十四个市州和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各捐植两棵,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五大家”及省林业厅各捐植一棵共是36棵大树栽种成湖南的行政版图。碑座是由湖南省委原书记周强亲笔提写的。
在祭祀大道两旁排列着一棵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这是2002年全省123个县、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各自为炎帝陵捐植2棵百年古樟,共246棵。我们称之为“圣德林”,每一位湖南人到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家乡树。一棵棵迎客香樟,代表着三湘儿女虔诚为中华民族始祖守陵,并张开臂膀欢迎全球华夏儿女前来炎帝陵寻根谒祖。
圣火台(景区供图)
我们现在到达这个平台的左边是咏丰台,由清道光年间当地知县沈道宽感“岁无旱涝,民歌屡丰”所建造,一来庆祝丰收,二来感恩炎帝之圣德。右边是圣火台,1993年由中国体委和全国侨联共同举办了“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龙舟赛”,为点取圣火而建造。炎帝陵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模仿原始先民击石取火的方式点取的圣火,火祭也是我们炎帝陵祭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位嘉宾可以看到祭祀大道的两边陈列的九鼎九簋,它是选取全国出土的有代表性的古代大型祭祀礼器。鼎是用来盛放液体类的祭祀供品。簋是用来盛放固体类的祭祀供品。古代礼制中天子祭祀一般列九鼎八簋,诸侯以下是依次递减七鼎六簋。这里陈列九鼎九簋是为了彰显炎帝始祖至尊至崇的崇高地位。
现在到达了公祭广场,它是专门举行祭典仪式的广场。炎帝陵祭典共九项仪程,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敬祖爱国、师承祖志、继往开来的悠久文化传统,它对于弘扬炎帝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全球华人的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因其历史悠久、规制完备、参与广泛、影响深远,2006年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炎帝陵祭典又可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官方祭祀有古代的朝廷御祭和现代的政府公祭。现代公祭是指自民国以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主持的公祭炎帝陵活动。民间祭祀是各种机构、组织、团体、家庭、个人举行的祭祀活动的统称。咱们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祭炎帝陵始于1993年,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11次。
神农大殿(景区供图)
这里是祭祀区的主体建筑神农大殿,大殿的牌匾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所题写。整个建筑由主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是仿明清皇宫建筑。
现在,我们一起瞻仰炎帝石雕圣像。祀像是根据清道光年间《酃县县志》上面所附的炎帝的画像雕刻而成,这尊圣像,高1.95丈,象征着九五之尊,重399吨,是目前全国最重的室内石质雕像。大家请看,老祖宗面容慈祥,左手拿着耒耜,右手拿着稻穗,身边站立着神鹰和仙鹿,中间圣像与两侧的石刻对联“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山”字,寓意炎帝神农氏恩德如山,华夏子孙高山仰止。神农大殿的墙壁上是石雕壁画,是广州美院根据《国语》《易经》《吕氏春秋》等史书记载创作出来的神农功绩图,展现的是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从中间往两边依次是:始制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日中为市,首辟市场;练丝为弦,发明音乐;织麻为布,制作衣裳;建屋造房,台榭而居。后人把炎帝的精神总结为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炎帝的精神像一盏明灯,带领中华民族走出蒙昧,走向文明,炎帝的功绩为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我们永远感恩炎帝神农氏。
从阙门一路走来,我们已经依次跨越了初汉之阙门、盛唐之华灯、大清之宫殿,追溯的是我祖辈先贤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进取足迹,秉承的是我中华古国继往开来、图强复兴的文明薪火!我们现在前往炎帝陵殿去拜谒老祖宗。炎帝陵陵殿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其后,历代都有修葺。新中国成立以后,炎帝陵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1988年全面修复,2002年建成神农大殿和祭祀区。2015年建成神农园。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炎帝陵的保护和发展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拜谒区是老祖宗的陵寝所在地。由宋太祖始建,形成现在的格局是在1733年雍正十一年,当时按工部颁行古帝王陵殿重修、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一进为午门、二进行礼亭、三进主殿、四进墓碑亭、五进墓冢的格局。
午门广场(景区供图)
前方是午门广场。在古代,只有天子或者奉诏告祭的御祭官才能享受从炎帝陵午门进入的礼遇。现代祭祀中,必须遵循政府公祭的规制才能开启午门祭祖,这也是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敬畏。平时参观就从旁边的掖门出入, 掖门又叫平安门,走过平安门老祖宗福佑各位平平安安。
汉白玉碑(景区供图)
这块汉白玉碑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3年为炎帝陵提写的。炎帝姓姜,名叫石年。生于湖北随州,长在陕西宝鸡,葬于湖南炎陵。相传炎帝晚年南巡采药,因误尝含有剧毒的“断肠草”而崩葬于此。1991年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孙轶青教授、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士元教授等专家来实地考证得出结论,炎帝神农氏确实是安葬在这里。该题词还原了宋·罗泌《路史》“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的历史史实,所以说题词是非常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酃县更名为炎陵县,1996年炎帝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行礼亭,是给老祖宗行礼上香的地方。亭子正上方悬挂着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周培源手书的“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匾额。让我们秉持一份心灵肃静,按传统惯例向炎帝老祖宗行礼,表达对老祖宗的敬意,同时也祈盼祖宗的眷顾与灵佑,求得一份心灵的安详与宁静。
主殿里面供奉炎帝的金身祀像。他左手拿稻穗,右手拿灵芝身前放的药篓。这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氏在农业和医药方面所做的贡献。
墓碑亭(景区供图)
墓碑亭的墓碑上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题词时间是1986年4月17日,由设计者巧妙地融入到碑身中。
墓冢(景区供图)
史籍记载炎帝陵西汉有陵,指的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座墓冢。这里的香火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现在墓碑上的“炎帝神农氏之墓”系清道光17年时任酃县知县沈道宽所书。在民间传统祭祀中,至今还保留着宰牲血祭的习俗。接下来有请各位嘉宾我们依传统规制谒陵一周,让时光倒流追溯祖德。
炎帝陵“上古有墓,汉初有陵,唐有奉祀,宋建陵庙,清定形制,一脉相承”,数千年来香火延绵,俎豆馨香。官方祭祀可以溯源到数千年前。宋代的《路史》记载炎帝陵有汉代古铜碑,唐代奉祀以昌。宋代,自宋太祖建庙,“三岁一举,率以为常”,元、明、清朝代更替,但祭祀不断。御碑园陈列了51块御祭碑文和5块记事碑文,共计56块,恰好暗合我中华56个民族,这些碑文都是根据史料记载在1997年复制的。主要为明清两个朝代的碑文,明朝有13块御祭碑文,到清朝,炎帝陵祭祀空前兴盛,有御祭碑38块,以康乾盛世居多。通过碑文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但凡国家大事都有祭祀炎帝、向老祖宗禀报的传统,可见炎帝神农氏在历代君王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原始碑现在只保存了六通。
炎帝陵祭典(景区供图)
我们一起来看这通碑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御祭碑文。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太祖朱元璋遣官祭祀炎帝陵,留下了这一篇祭文,这篇祭文有三层含义。首先他说“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指的就是朱元璋出身农民,在老祖宗面前是非常的虔诚。接着他说“当有元失驭……”这段话是说:元朝失去控制,天下大乱。朱元璋顺应天意,集众用武,得到皇天后土眷佑,取得天下,主政已经四年了。最后,他高度赞颂炎帝神农氏的功德,虔诚致祭。
通过祭文可以看到过去御写祭文的格式,“天”字一定要顶格,因为在古代传统思想中认为君权神授,其行为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各位嘉宾可以看到有很多的汉白玉碑,这里是现代祭文碑。是现代的单位、企业、公司来炎帝陵祭祖留下的祭文碑。排在最前面的分别是香港回归碑和澳门回归碑。当时海峡两岸的部分同胞们参加了这次祭典,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
这边五块是近代记事文碑,前面四块分别是宋、明、清、民国期间重修炎帝陵的记事碑。这一块是为人民多作好事碑,1962年胡耀邦步行40华里来这里祭拜炎帝神农氏回去以后在县机关委会上临时发表的一个讲话,倡议我们向炎帝神农氏学习这种为人民多做好事,多干实事的炎帝精神,这也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追求。我们将永记心中,忠实践行。
原始碑文房都是留下的原碑,古代皇帝的保存了六通,还有民国时期的两通、近代重修炎帝陵的汉白玉碑以及一通飞香旧迹古碑。
接着我们就上皇山,沾龙气。炎陵山又称“皇山”,“天子坟”,占地面积264亩,自古为纪念炎帝陵寝所在地而得名。山上有强辉亭、希贵亭、金沙亭、皇山碑林、咏邮亭、九龙印、白鹭亭、洗药池、味草亭、鹿原亭、福泉亭等众多人文景观与名胜古迹。
神农园(景区供图)
神农园占地面积140余亩,该园由中心岛精品盆景区、炎帝部落石雕群、名贵盆景培植区、滨江风光带等主题景观组成,园区有各类特色盆景1000余盆、景观树3000余株。在前方我们可以看到一樽“神农教耕”石雕像。是根据山东济宁出土的汉代炎帝画像,也是迄今见到的最早的炎帝画像。中心岛由“邑有圣陵、橘子洲头、天下南岳、桃源仙境、武陵风光、崀山丹霞、巴陵胜状、九嶷翠微”八大微缩景观构成,号称“新潇湘八景”。神农园是炎帝神农文化与湖湘文化的有机融合,与“福林”“圣德林”相映成趣,形成炎帝陵核心景区之“缅怀区”。
神农教耕(景区供图)
作为享有中华民族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精神家园等美誉的炎帝陵,秉承浓厚深远的炎帝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定能够在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湖南篇章的伟大实践中,再放异彩、再创辉煌。各位嘉宾,炎帝陵的主要景点就介绍到这里了。愿老祖宗保佑万事顺意、一生平安。
来源:红网
作者:株洲炎帝陵景区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ontent/2022/07/13/1151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