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色记忆 | 重走长征路,探寻通道转兵革命故事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谭辉 编辑:晓柒 2018-07-23 09:21:0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万里长征,通道转兵红军突围;十四年抗战,一纸降书落芷江,奏响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斗的“英雄交响曲”;粟裕故居、向警予故居、滕代远故居也鲜活地展示着中国革命壮丽动人的历史画卷……

  红色7月,红网旅游将带领大家走进怀化各红色旅游景点,且看仁人志士在峥嵘岁月中如何铭刻与坚守革命精神,书写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谭辉 怀化通道 报道

通道转兵会议旧址恭城书院。

通道转兵会议现场。

“小水战斗”红军烈士纪念碑。通道转兵纪念馆 供图

红军经过通道播阳时使用过的秤,老百姓称之为“红军秤”。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县恭城书院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这次会议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近日,红网时刻记者走访通道,专访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聆听数十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如今,在通道这个湖南重要且知名的红色旅游文化大县,这份扭转乾坤的红色记忆仍然鲜活。

  八壮士悲壮跳崖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实施战略突围,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伤亡惨重,部队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关键时刻,红军总部下达向湖南怀化通道挺进命令。

  在挺进通道途中,红六军团作为第一支长征经过怀化的红军部队,在执行长征先遣任务的西征途中,与敌人在通道县的小水大坡界发生激烈战斗,史称“小水战斗”。郑湘讲述,1934年9月15日,当红六军团前卫18师行进至小水地域时,突遭追敌湘军李觉部队袭击,18师被截成两段,形势危急,红军迅速作出反应,命令52团某排30余人担任掩护。该排迅速抢占大坡界另一高地向敌人猛烈开火,紧紧地拖住敌人,掩护大部队撤退。敌军一时摸不清虚实,以为红军增援部队赶到,依仗人多势众,向红军掩护部队发起猛烈进攻。

  红军战士苦战3个多小时,20多位红军指战员英勇牺牲,剩下的8名红军战士仍然顽强战斗,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石头也砸光了。300多敌人冲了上来,切断了他们的退路,而前面又是5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为了不当俘虏,8名红军战士砸烂枪支,整理好衣服和帽子,相互搀扶着走向悬崖,高呼着“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毅然纵身跳下。

  “红军秤”见证军民鱼水情

  硝烟散尽,历史不旧,在这片热土上镌刻着的军民深情永存,传颂至今。在通道转兵纪念馆中,陈列着一件特别的文物――红军秤。走近细看你会发现,它的秤砣竟是一颗手雷,手雷上还有代表红军的五角星标志。

  郑湘告诉记者,这杆秤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过通道时留下来的,之所以称它为“红军秤”,是因为其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还是1934年。当年冬天,中央红军红一军团进驻通道,当时军团某部一位警卫员为当时受伤的红军首长寻找食物,行至通道播阳上湘村时,买下一户老人家的鸡,但准备称重时,发现没有秤砣。他灵机一动,掏出腰间一颗废手雷挂在天平准星上。也巧,这废手雷跟秤砣重量相等,挂上去刚刚适合。于是两人把捉来的鸡挂在秤钩上一称,不多不少三斤重。警卫员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付给老婆婆一块银元,就兴冲冲地地走了。

  红军走后,留下的这颗废手雷经过处理后成了一个真正的秤砣。为了纪念红军,人们将这杆秤叫做“红军秤”。之后,有人从外地买油盐回来,总要拿到红军秤上验一验才放心,因此老百姓又把这杆秤叫“公平秤”。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铁纪律。”郑湘描述,当年红军经过通道时十分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乡亲们看到红军买卖公平,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纷纷拿出自家的腌鱼、腌肉来招待红军,红军一一照价购买。

  而今,“红军秤”的故事已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美谈。84年后,记者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踏上通道这片红色沃土,这个中国革命的转运福地,业已成为“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全国红色旅游黄金线上的一朵奇葩, “通道转兵纪念馆”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年接待游客量逾110余万人次。

  >>>通道转兵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临时决定在通道县恭城书院召开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参会的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李德,会议围绕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虽然毛泽东当时并不是红军的领导核心,仅是列席会议,但是在他的极力争取和正确分析下,会议最终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入黔”建议,会议一结束便马上以中革军委的名义向各军团、各纵队发出“万万火急”转兵电令,正是在这危急关头,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使中央红军免于灭顶之灾,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并为后来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谭辉

编辑:晓柒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2018/07/23/468692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