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像素里的长沙,会呈现给你怎样的惊喜?前日,长沙首张十亿像素图片在长沙规划展示馆首发,在众多市民的共同见证下,“超高清版”全景长沙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这张长沙“全家福”,不到10分钟便“吸睛”无数,刷爆市民朋友圈,掀起全民扫码看长沙的热潮。
耗时两月,立体呈现全景长沙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沙城市建设不断提速,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长沙城不断积聚着“向上生长”的力量。在梅溪湖、五一广场、芙蓉广场,一座又一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勾勒出一道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三年造绿大行动,让“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为了捕捉长沙变化之美,长沙晚报摄影部耗时两个月,采用直升机、无人机联合拍摄的形式,将镜头对准长沙的每一处土地,涵括了长沙最美的湘江两岸风光、九龙仓为代表的美丽天际线掠影等美景,充分展示出长沙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城市建设、绿色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通过网格拍摄镜头拼接而成、全省首张具备超高分辨率的十亿像素长沙全景照片终于出炉。
十亿像素是什么概念?长沙晚报首席摄影记者黄启晴说,这张“超级照片”由百余张照片拼接而来,详细记录了长沙城市的细微变化,甚至可捕捉到市民的面部表情。“如果按照1:1的比例打印照片,可打出一张50米长、面积近200平方米的超高清超大版照片,你可以从中找到熟悉的城市风景和生活场景。”
见证奇迹,市民纷纷点赞转发
在这张十亿像素的长沙全景照片中,市民既可一览长沙山水洲城的天然之美,也可俯瞰夜幕下的璀璨之城、繁华都市风采,还可以被绿意盎然的生态之城、“文艺范儿”的文化之都所倾倒。
“从没想过从空中看到的长沙是这样美。”市民张莉称,看到十亿像素长沙全景图徐徐展现在大屏幕上时,就如同见证奇迹的发生,“在这个逼真的微型世界里,城市的人、街道、房屋、公园等悉数可见,透过房屋漏下的灯光、门前清澈的河流,你可以感受到城市澎湃的节奏和张扬的活力。”
更多市民一边亲眼见证这场“视觉盛宴”,一边忙着将全景照片扫码发到微信朋友圈,“今天谁的朋友圈能比我的更吸引人?”
即日起,该照片将在长沙规划展示馆的序厅、重点片区九连图展示区等区域,采用大屏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进行展示。
据了解,长沙晚报还将适时推出直升机拍摄活动,届时将邀请市民朋友参与,一起在“飞阅大长沙”拍摄大家庭里,从空中俯瞰美丽家园,感受幸福长沙壮阔靓丽的气质。
记录变迁
摄影师眼中的长沙日新月异令人着迷
在摄影师眼中,镜头里的长沙变化有哪些?从事摄影工作5年、近两年迷上航拍的“星城影像”摄影师肖毅说,这是一种全新视角下的大美长沙,城市的变迁明晰可辨,跳动的城市节奏令人着迷,是一种日新月异的美。
在肖毅的镜头里,长沙一直在变大变美,“城市中心的九龙仓,见证着长沙建筑的新高度;望城经开区、高新麓谷的企业群,见证着长沙的新发展速度;‘三馆一厅’建筑群,见证着长沙的文化艺术集聚之美。”
“从空中俯瞰长沙,有种不一样的变化美。”肖毅初次使用航拍机,镜头对准的是浏阳达浒的油菜花田,渐渐地,他的航拍镜头扫过长沙的山川河流,留下湘江边铜官、乔口、新康等古镇的风采,留下福元路大桥夜间美如彩虹的风姿,还有许许多多长沙的标志性建筑,都一一进入镜头。
每每有新的航拍镜头出来,肖毅总会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分享。最令他开心的是,通过他的镜头,一些在外工作的朋友极大地满足了思乡之情。
创新尽责
长沙晚报8架无人机俯瞰长沙
说起无人机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大家早已熟悉。殊不知,在湖南纸媒中,长沙晚报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最早使用无人机的媒体。
长沙晚报摄影新闻部主任罗杰科介绍,2014年以来,在长沙城市建设、全域旅游、民生实事、抗洪抢险的重大工作现场,都留下了长沙晚报无人机的身影。如今,本报无人机数量更是多达8架。
罗杰科说,借助无人机,摄影记者可以用“天空之眼”俯瞰山水洲城,在不断攀升的城市天际线、在层林尽染的环城林带、在色彩斑斓的美丽乡村,乘风飞越大长沙的城市和乡村,将一幅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古城雄姿定格于云霄视角。
在前日的大型航拍活动启动仪式上,长沙晚报航拍小分队正式亮相,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他们将采用直升机与无人机结合、高空俯瞰与地面拍摄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航拍六区三县(市)及园区。
在规范无人机飞行行为上,长沙晚报也积极承担着责任。2016年,由《长沙晚报》《羊城晚报》《深圳晚报》《齐鲁晚报》共同发起的晚报协会航拍联盟,向全社会的航拍爱好者发出倡议,倡导文明依规飞行。
本版撰文 长沙晚报记者 彭玮蔚 钱娟 匡春林 伍玲
本版摄影 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陈飞 邹麟 贺文兵 余劭劼 李锋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玮蔚 钱娟 匡春林 伍玲
编辑:晓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