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昏侯墓主人之谜一印而解 他就是汉废帝刘贺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杨清 2016-03-03 08:38:58
时刻新闻
—分享—

  被白色木板层层包裹的庞然大物就是海昏侯的棺椁。

  海昏侯墓,究竟埋葬着谁?终于,一印定名。

  2016年3月2日上午,江西省考古人员在首都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此前一直猜测的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据考古专家介绍,主要通过木牍、金器及一枚印章确认墓主人身份。

  汉代海昏侯墓葬自2011年开始发掘至2015年年底,已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两万多件。

  身份尘埃落定

  江西省考古负责人介绍,内棺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遗骸腰部位置见“刘贺”名字的玉印一枚,遗骸下有包金的丝缕琉璃席,席上有整齐排列的多组金饼。居室化的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葬制具有重大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史称汉废帝。

  “墓主是刘贺”对参与发掘的考古队员们并不意外,因为出土文物“会说话”:

  比如,位于主墓西侧的大型车马陪葬坑。据文献记载,公元前33年,汉成帝下令废除了车马陪葬制度,历代海昏侯中只有刘贺的生卒时间比较符合。

  又如,主墓北藏椁中发现的三堵悬乐。《周礼》中记载,四堵为帝,三堵为王,而历代海昏侯中只有刘贺曾为诸侯王,用得起这种悬乐。

  再如,主椁室的西堂、东寝各发现一张2米多长的床榻。汉代的榻分为坐榻和床榻,按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表明墓主生前会客时也常用床榻。而史料记载,刘贺曾患严重的风湿病,床榻的发现和这一记载吻合。

  但关键证据是私印。

  证据之一:

  “刘贺”字样玉印一枚

  尽管诸多证据链将墓主身份指向刘贺,但没发现“刘贺”字样的私印,考古人员不会贸然公布墓主身份。这是考古学的严谨。

  日前,套箱进入实验室的内棺终于开启。工作人员在其中发现了墓主的遗骸,并在其腰部位置发现有“刘贺”字样的玉印一枚。那是一枚样式特别的蟾纽,原本可能盛于囊中。

  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字识读专家也在金器和漆木器上寻到了其他文字证明。

  证据之二:

  墨书金饼上有字“臣贺”

  在出土的金饼上,考古队员发现了模糊的墨书字迹,并释读出了关键部分:“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贺”字直接指明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个年号。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西汉酎金制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在每年八月祭祖时给朝廷献上黄金。金饼上的墨书,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的酎金制度。

  证据之三:

  奏章副本署名“臣贺”

  在出土的木牍上,专家发现了海昏侯与侯夫人写给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仔细辨认,木牍上 “海昏侯臣贺”、“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清晰可见。

  至此,墓主身份尘埃落定,为刘贺无疑。

  ■本报综合自新京报、新华社

  延伸阅读

  要用十几个“最”形容

  该墓的重要性

  在不少行内人士看来,海昏侯墓的意义远不止于引人关注的大量黄金。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3000多枚竹简、木牍、大量有文字的漆笥、耳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镶嵌玛瑙和绿松石的青铜镜;罕见的麟趾金、马蹄金、金饼等212枚金器;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出土的真车马陪葬坑内出土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马匹20匹,用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最早的孔子画像等各种文物总量达上万件,数量是长沙马王堆墓3倍以上。围绕着这座西汉侯墓,专家们可以说出十几个“最”来彰显海昏侯墓的重要性。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杨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