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规模最大文献展开展 超七成古籍首次亮相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薛琳 编辑:杨清 2015-12-29 08:55:02
时刻新闻
—分享—

  展出的湖南图书馆馆藏宋刻《南齐书五十九卷》。记者 郭立亮 摄

  市民近距离观看珍贵的古籍。 记者 郭立亮 摄

  12月27日上午,“册府千华——湖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的开幕式在湖南图书馆举行,150余部珍稀古籍与读者见面。此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是湖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文献展,免费对外开放至2016年1月下旬。■记者 薛琳

  超七成古籍首次亮相

  目前,藏于湖南全省境内的古旧文献高达200万册,共有28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册府千华——湖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出的均为湖南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稀古籍,共150余部。展览分为“册府漫谈”和“善本华章”两大部分,展品不仅有敦煌写经、宋元旧椠,也有明清精校精刻本。名家手稿、批校本也是琳琅满目,如清代王筠的稿本《说文释例》、清代郭嵩焘的稿本《养知书屋日记》等等。

  一些清乾隆间禁毁书,如长沙人廖元度的《覆巢余笔》、安乡人刘之珩的《格物集》亦在参展之列。版本种类涵括写本、刻本、稿本、抄本、活字印本、套印本、彩绘本、四库底本、四库写本等各种类型,涵盖了内府、藩府、私人、家塾、书坊等多方刻书机构。

  “以往做展览都是以书法、绘画作品为主,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古籍、文献的展览,这次展出的古籍文献,很多都是第一次亮相。”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刘雪平说,“可以说,这次展出的150余部珍稀古籍中,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的珍品超过了70%。”

  最早雕版文献是经卷

  据湖南图书馆古籍鉴定专家寻霖介绍,此次展出的古籍中,《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为湖南图书馆馆藏的最早雕版文献。

  “经考证,《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卷首提到的“乙亥”为北宋开宝八年(975)。”寻霖介绍,湖南图书馆藏有宋元刻本近30部500余册,其中年代最早的雕版文献就是这本经卷。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献都是靠人手写,因而文献的数量极少。”寻霖说,“雕版印刷术运用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书籍、文献的产生也变得容易许多。”

  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产生于隋唐之际,完善定型于宋。目前存世的中国宋元雕版印刷品不足两千件,且多为残本及复本。因此,宋元刻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各图书馆皆以拥有一部宋元刻本为傲。(原标题:150余部珍贵古籍省图亮相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薛琳

编辑:杨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