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凤凰古城。 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彭业忠 通讯员 生真 正规 林荣
寒冬时节,地处武陵山上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依然美丽无比,车行山中,但见群山叠彩、溪河飘绿。
2013年11月3日,崇山峻岭中的花垣县十八洞村,一个苗族聚居的古老而贫困的村落,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和视察调研,在与苗族村民们亲切座谈并了解了村里的详细情况后,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号角,从十八洞村吹向全国;号角下的湘西人,创出扶贫攻坚的新壮举。
精准扶贫多举发力
大雾蒙蒙的十八洞村,屋在山中,山在雾中,仿如仙境。
走进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为“大姐”的石成兰家,堂屋的右边,挂着“精准扶贫干群结对帮扶牌”——负责帮扶的干部,是花垣县扶贫开发办主任麻文权;帮扶措施有发展猕猴桃产业、113工程、花卉产业、乡村旅游、三改帮扶、兜底救助帮扶、助学帮扶等7大措施。
石成兰家的厢房,则改成了苗绣产品销售部,苗绣的服装、围巾、挎包,琳琅满目……大学生村支书龚海华告诉记者,2015年4月18日,村里建立了微信公众账号,开通淘宝店,通过电商销售苗绣产品。
2014年5月,十八洞村注册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挑花绣朵的苗家媳妇,有了用武之地,飞针走线忙个不停。
如今苗绣合作社共有熟练绣工60多名,每人每月平均能领到1500多元的“绣花”钱。
截至今年11月,苗绣合作社已与花垣五新苗绣等几家公司签订了100多万元的订单合同,“绣女们”得到“绣工费”近40万元。
发展猕猴桃产业,是帮扶全村136户贫困家庭的产业。沟壑纵横的十八洞村,没有成片的地可用,于是创新思路,采取了 “飞地发展” 的办法——在相邻的道二乡流转土地1000亩,与花垣县苗汉子公司,共同组建了果业企业,对猕猴桃产业进行公司化运作。公司注册资本600万,苗汉子占51%的股份,村民占49%的股份, 542个贫困人口入股的资金,由扶贫队提供。
猕猴桃后年才挂果,早有公司找上门签销售合同。花垣县委书记罗明算了一笔账:每亩猕猴桃,产量大约5000斤,按5块钱一斤的保底价,净利润可达2万元,每人每年最少可拿1万元。
多措并举扶贫,十八洞村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脱贫奔小康的目标不再是梦。
实事求是,做大“扶贫蛋糕”
坪朗村距吉首市14公里,是吉首通往矮寨大桥和德夯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这里层峦叠嶂,树木葱茏,风光秀丽,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5年前,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吉首市在精准扶贫中,实事求是,依据坪朗村的特点做大“扶贫蛋糕”。
引进资本和技术,流转土地,由老板在坪朗村建设了3个草莓园和5个红提园、红心猕猴桃园,面积150多亩,常年雇用100多名村民在草莓园里做工。
在草莓园的白色薄膜大棚前,记者与来自慈利县的郝老板交谈起来。从交谈中得知,郝老板有23个大棚,面积25亩,一亩地一年的租金是1400块;请村民们做工,每个工价80块钱。一亩草莓园,一年工钱一万多元,25亩就要给村民们近30万元的工钱。
坪朗村是著名的豆腐村。吉首市支持该村成立了石磨豆腐合作社,有11户人家加入,有11间石磨豆腐坊,全部用传统的石磨磨豆子,用传统的柴火煮豆浆,用传统的技艺制豆腐,合作社制作的石磨豆腐,已经占据了吉首市城区的一半市场,而且远销凤凰等周边县市。
石光耀是石磨豆腐技艺的州级传承人,他家卖豆腐,一天收入1600多元。
民族风情乡村游,也是坪朗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早在2011年至2012年,省委宣传部在这里扶贫时,就开始进行苗族特色村寨建设,修建了500平方米综合楼暨文化旅游接待中心,改造了200多户特色民居,建设了峒河跳岩;从吉首城区至矮寨的湖南首条绿道,从该村通过……
2014年腊月十七上午10时30分,由该村74户村民自筹资金举办的苗寨风情春节联欢会,在村里的篮球场上开演,十里八村的苗族同胞来了,民俗文化爱好者们也从吉首从全国各地来到坪朗村。礼炮齐放,100面苗鼓同时擂响,雄狮贺春、峒河高腔、苗家武术、苗族飞歌……整个苗寨,热闹非凡;苗家长龙宴,长达200多米,2000多人免费参加,让外来的游客饱了眼福饱口福,大呼过瘾。
坪朗村的苗族同胞们,收入逐年增加,2014年底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比2012年增长76%,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有61户。
“今年会更高。”苗族村支书龙兰组笑着说。
因地制宜,增强“造血功能”
腊尔山镇山都村,由于人均田地少,所以搞的是养殖业。
山都村在扶贫工作队帮助下,办了个股份制的生猪养殖场,53户村民入股,27万元股本,去年分红8.1万元,今年肉价好,可以分到更多的红利。
“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强‘造血功能’是凤凰精准扶贫的最大特点。”凤凰县县长赵海峰道出了原委。
凤凰县委、县政府2015的一号文件,是《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将整合资金1.4亿元,重点建设5个农业产业园和一批标准园,涉及38个扶贫村。目前已完成猕猴桃开发3500亩,蔬菜10000亩。
过去的腊尔山,“篱笆房,泥巴水,出门全靠两条腿;早包谷,晚红苕,一天三餐难吃饱。”
而如今腊尔山镇的追高鲁村、山都村,成为凤凰县扶贫攻坚的种植产业示范村。
“腊尔山的扶贫,在湘西自治州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按照精准扶贫的思路,自治州正在开发 “互联网+智慧扶贫”管理系统,对全州贫困村实行动态管理,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自治州的1200个贫困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业忠 生真 正规 林荣
编辑: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