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印象峨眉美文赏析 分享旅途故事赢千元大奖

来源:红网 作者:戴科 编辑:晓柒 2015-09-15 17:16:50
时刻新闻
—分享—

点击进入:峨眉山千元征文赛网上票选页面

(点击进入:峨眉山千元征文赛网上票选页面)

  红网长沙9月15日讯(记者 戴科)作为峨眉山景区的一次全年性活动,“印象峨眉·四季征文”备受瞩目,很多去佛国花海祈福的网友们,纷纷笔下生花,用洋洋洒洒的美文分享着自己的旅途见闻。
  
  4月27日,峨眉山开启纵贯全年时间的大型征文活动——“印象峨眉·四季征文”,目前活动组委会已经收到百余篇网友来稿,分享自己峨眉之行的奇闻趣事。
  
  峨眉山山水奇秀,浓郁的佛文化气息引四方游客齐聚。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写下自己的峨眉故事,还能赢得峨眉山景区提供的现金大奖。
  
  投稿地址:495877406@qq.com
  
  奖品设置
  
  一等奖:(1名):1000元+峨眉雪芽禅心108g两盒+峨眉山长腿灵猴玩偶一只;
  
  二等奖:(2名):500元+峨眉雪芽慧欣108g一盒+峨眉山长腿灵猴玩偶一只;
  
  三等奖:(3名):300元+峨眉雪芽慧欣108g一盒+峨眉山长腿灵猴玩偶一只。
  
  佳作赏析:
  
  《峨眉的春》
  
  作者:董青兰
  
  峨眉山的美,最是春天。
  
  峨眉气象万千,从山麓到顶峰十里不同天,一路攀上,因了环境温差常能邂逅“四季”,但唯春的感觉最悠远最温馨最撩人。
  
  峨眉的春,在金顶前云簇雾拥,在山野中鸟语花香,在舌尖上清雅和润,在心灵间高山流水。春光宜人,春色迷人,春是峨眉的脸色,春是峨眉的精魂。
  
  天机禅意山如诗,景秀人和春似歌,天下名山众,难得此山荣膺“峨眉天下秀”之称,不虚“山之领袖”之誉。
  
  峨眉最壮观的是满山遍野、层层叠叠的绿:春在沃土中孕育胚芽,春在岩石上涂抹苔藓,春在草丛里舞动蝶翼;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纤弱小草,不管迎着阳,还是背着荫,皆在你追我赶地生长,几欲把那地表掩得无影无踪。远处眺,那山斜斜地宛如天际的那道浓浓的绿眉;近处观,这绿野好似山的时装、岩的容妆。爬过不少山,但印象中峨眉山的植被保护得似乎更好,满目遮天掩地的绿,几近淹没了想象的空间,但更让人荡气舒心。我们的山川都如此,我们对环保还会失望?
  
  鲜活的绿是峨眉的表情。日出,每一棵小草都在快乐摇曳;风过,每一片树叶都在展颜悄吟;雨来,每一处丛林都在尽情梳洗;云拥,每一枝树梢都在轻拢雾纱。人说春深时山花烂漫更好看,而我们赶的是早春,野花稀疏得有些散漫,只有绿野依然猴踪可觅。峨眉山年温差不大,“春”长着呢,花自然可以不急不躁,悠悠地绽,徐徐地放。到那百花盛开时,可以想象那万紫千红轰轰烈烈的模样。但窃以为纯纯的绿更是作为佛教圣地峨眉山的本色,没有生机勃勃的绿,哪来丛中的那点点红。好花不常开,好景能常在。花开花落终有时,唯有绿无尽。常言绿叶衬花,但花何尝不衬着叶?花一季,绿四季,生生才不息。人们常倾尽巧语为花言,鲜有为叶鼓吹,或许熟视无睹之故。百花未绽的时节,峨眉更静更幽。没赏到花算不上遗憾,何况遗憾也是一种滋味,让你牵挂着向往着下一回,谁说憧憬不是别一样的美?
  
  峨眉的春是雅茗。在阳光艳得让人心花怒放的时分,我们来到茶园,在茶树枝头掐着早春的初萌,万绪如雪冰清玉洁。山茶冠名“雪芽”,意源自峨眉的禅道。
  
  把壶品茗,清馨沁五脏;依竹观景,翠微透六腑:峨眉的春顷刻间有滋有味,有情有缘。那山观在眼中,驻在心里。就像信奉,峨眉在眼底,春就在心上。峨,山负着我,我依着山;山是我,我是山。峨眉,山是我眼中的眉,眉是我心中的山。眉目之间,禅意丛生;山人合一,贝叶悟道。
  
  去峨眉,一定要造访茶园,择峨眉的雪芽,取临沸的山泉冲之于透明杯,顿见片片春色漾开,稍温细吮,峨眉的情思便会在你的记忆里爆芽了。川菜辣烈,有峨眉雪芽的清洌,足以平衡阴阳。
  
  峨眉的春是清音。冬刚过去,金顶上的雪化了,和着春雨汇成溪流,哗哗地沿着沟潺潺地顺着涧奔得更欢,清音如琴漫山遍野。据传唐三藏从印度取经归,喜在峨眉大娥寺的呼应阁夜听,知音能悟道乎。
  
  峨眉多云,春风化雨,满山水灵;似雾非雾,濡湿人衣。数鸟掠过,甩下几翅风声雨珠;偶见野鸭戏水,遗痕碎了一潭碧波。在清音阁入座,在双飞亭凭栏,冥冥中能听见翠竹在拔节,松针在伸张,细枝在微颤,小草在起伏,抑扬顿挫恍如大自然的倾述。赏峨眉的天籁,人一定要“静”。上此山就得暂别世间的俗事,“忘尘虑”。朝圣最好徒步攀顶,一路沐山光聆清音,心声方能与万古共鸣,才能体悟李白诗“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的意境。
  
  峨眉的春是永恒的。峨眉四季无大寒无大暑,春意的执着与专一,禅心的大度与大气,无与伦比:敞开胸怀一如既往地不容自己的一点一滴被隐去,容得下各道各路游客的敬仰或是留恋。峨眉多温泉,暖流在地下激荡,奔突出世便是一泓一池温温馨馨如春的媚眼;即使山顶稍寒,但也凉不透山的脉络;即使冬季,金顶上时而雪舞,也不过是在迎春而已,遮不尽遍野的绿色,挡不住天际的佛光。难得儒、释、道能“会宗”于峨眉,作为各自而共同的精神高地。这是不一般的和谐春色灿烂生机。
  
  光阴无始无终,万物无灭无生。春是生命的萌端,春是峨眉的生态,生生不息,轮回涅?皆逢春。
  
  你在春季去峨眉,那春意盎然在你的身心;你不在春季去峨眉,那春意照样如在春季一般抹在你心里。这或许是峨眉与其他佛教名山给人感觉不同的别致处。
  
  峨眉的骨子里四季都是春,又何必在意何季何月去峨眉。在峨眉,在乎景,更在于悟。
  
  峨眉的春,是能让人在心里流淌的思念,如歌如诗,漾着你的情;如信如仰,牵着你的魂。相逢是缘,分别有梦。心是春,何时何处不是春?!
  
  峨眉的美贵在四季如春。
  
  峨眉山的美,最是春天的永恒。

[NextPage]
  
  《雾国苍桑》
  
  作者:刘志勇
  
  峨眉山是一块圣洁的地方,朝峨眉山也是我家几代人的心愿。几时,几次就听得奶奶要我母亲陪她去朝峨眉山,可她们都末能成行。我想其原因,川南的安岳到川西北的峨眉山,那时不通公路,没有钱坐滑杆,来回要半个月,又一直没有约到合适的伙伴。我长大后,想陪奶奶和母亲了确心愿,可我大专毕业后,接着参军服役,未等到我转业,奶奶和母亲就先后离世了,这是我们几代人的遗憾!
  
  鬼使神差,我来到了成都地区工作,陪家人,陪亲人,陪朋友游峨眉山成了家常便饭,奶奶和母亲朝峨眉山的心愿,都让我替代她们实现了。
  
  峨眉山给人的印象确实很美,山峦叠嶂巍峨,峭壁危岩高耸,瀑布叠生,溪泉微澜,山野藤花点缀,峡谷奇树参天,古寺奇殿媲美,高塔凌云壮雄,幽境奇观处处深藏。峨眉山四季景色如画,真可谓:春观山花夏避暑,秋赏枫叶冬可览雪花!
  
  在我多次游览峨眉山的印象,最美最美的仍是峨眉山的雾景。峨眉山的雾,它是不限时间的,也是不分季节的。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雾景又是千变万化的,总象儿时看万花筒,有百看不厌,百看不同的感觉。
  
  峨眉山春天的雾景,朦胧中不失绰影,迷茫中不失幽景。晨雾在芲茫中夹杂着深灰、浅兰、淡红的混沌的乳液,让远处的山峦、绿树沉浸在模糊的乳液中,让近处的物景显出具像的轮廓,只是面像漠然。
  
  随着天色明朗,那深灰、浅兰、淡红的混沌的乳液雾,盈盈缓缓向山峰浮动,散花茫茫,舒袖漫卷;下层雾变得有些乳白、淡黄,如轻丝素裹,巧缕布网。
  
  若云缝中撒出一撮阳光,雾幔变得更加乳黄,那路道像铺上了红毡,那人们的脸、衣衫都镀上了一层微黄的蜡光。
  
  只有晚上的雾,给大地穿了微兰色的晚礼服,那浸润在微兰色的礼服上而微显深兰色的横条纹暗花,衬托出了服饰的华丽。那如镰的白色而朦胧的弯月,把近处万物留下了暗黑的倩影。
  
  峨眉山夏天的雾景,有了新的模样:晨雾像那浅兰的调色板,深兰的山峰凸兀在浅兰的调色板中,有如那青花瓷精美,色泽淡雅、柔和,给人一种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感觉,画面有着玉质感;胎质细腻纯洁和莹润。
  
  红日生辉,俯视远景,远处地平线上橙红色的天际浸染着山峦。中间一片茫茫的雾海,乳白色的浮雾点缀在兰色的雾海上,好似翻卷的波浪定格在摄影机上。近处黛黑的森林招唤着前方的橙红太阳。
  
  当再往近处山峦暸望,薄雾轻淡,如游丝缈缈若隐若现,漫涣成梦萦,飘渺呈奇幻。只是林莽中添了些白纱披肩,沟谷中添了条条白色的纱巾,水塘中撒下了白色的渔网,那稠密的婆娑竹林中,漏出稀疏的白雾气点如蒸气浴那样舒坦。然而,那原野的主色调的绿色依然生机盎然!
  
  当细雨濛濛把薄雾打乱,绿色丛林中升起了青烟,虚中显迷茫,幽谷成轻浪,气煮野草香!
  
  晩霞微风袭来,白雾浮顶,灰雾潜山,黑雾映水,那树的倩影成了上下对称宝塔,那竹尾摇曳独显婀娜!
  
  峨眉山秋天的雾景,时儿轻盈,时儿朦胧。早晨去金顶,只见云天雾海,雾厚浓烈,如游龙发威,搅天卷浪;似猛虎生风,摇山撼峰岭。远处如仙山琼阁,似空中天阙,侍玉帝会诸仙;近处时昂昂漭漭,似飞天飘带舞于碧空绿原。朦朦胧胧,迷迷茫茫,令人陶醉,引人神往。
  
  红日旭升,金顶前面的雾海中幻化出神奇的佛光,一尊大佛在太阳光中闪烁着光芒。光芒把眼前的景观分成了三个世界,兰色的天堂,黑暗的地獄,中间便是仙山琼阁的人间天堂!
  
  凝望那山山岭岭,朦胧中紫红楸叶叠呈,苍茫困囤的游丝中的枫叶火红,漫散的雾霁中的棬叶锃黄。当那白色雾纱铺在落英的彩道上,真不忍心踏碎这满地琼瑶!
  
  当血红的夕阳伴着彩霞出现,天在燃烧,云在燃烧,雾也在燃烧,我象饮了烈酒,心儿也在燃烧!
  
  峨眉山冬天的雾景,雾霾动象万千。时儿蒸蒸而上,树隐水没山覆峦罩;时儿扭曲翻卷,象股股巨绳捆搏群山;时儿乌天黑地像放出漫天烟雾;时儿缭绕于群峰,峰随雾变雾随峰转。
  
  氤氲雾气,沐浴着水晶般的冰掛,更觉峨眉珍贵!雾霭吻着雪花,更觉峨眉圣洁!
  
  峨眉山的雾景,在今人眼里的美,很是难忘。流动的美,飘逸的美,变化的美,交织的美,圣洁的美,它把人们引向神往的境界!然而,古蜀人对峨眉山的雾景,则是当着云雾星神来崇拜与祭奠的!
  
  当黄帝轩辕氏姫芒,把具有管天权的少昊常羲氏,从东部迁入西部的陝青川观日月之后,黄帝轩辕氏并不放心,竟把自已的儿子昌意也派往西部监视少昊的活动。于是昌意入赘少昊,演变成了少昊常羲昌意氏。这支部族又与在川滇立国的方雷氏联婚,建立了西陵氏联盟政权。少昊常羲昌意氏在联盟政权中分成三支,其主支为文昌国,继而先后传承了数液国、蜀国、司彘国。其蜀国传至12世的笃慕时期,笃慕所生六子之一的后裔慕阿热,将裔孙进行了重新分封。而接续蜀国的称为糯部。糯部落君长国,建立了弟兄三人的君、臣、师合一的三位一体政权君主国。君国总揽大权,臣国管理政务,师国分管祭祀。但君、臣、师国各居一地。糯国的君国立都哲鲁毕,汉史称峨嵋;臣国立都瓶弭几,汉史称成都;师国立都额达姆,汉史称白马。糯国汉史仍称蜀国。
  
  糯蜀国其先祖各立国,均以日月星辰为国之图腾。糯蜀国先祖僰苴柢天皇国,以太阳为图腾,天皇国之裔的希弭遮和希堵佐继建中央天国时,兄弟分别以太阳和月亮为图腾。蜀国前身的文昌国以文昌星为图腾,蜀国则以文曲星为图腾。
  
  糯蜀国亦称陋部,又称糯部系君长国、云雾为星宿称糯侯国。因君国立都哲鲁毕的峨嵋,即是今峨嵋山一带,其国终年云雾缭绕,因此以奉云雾为国图腾。沙玛阿布《古今彝族服饰文化与歌舞穿戴的总体研究》载:“以弭阿热为“俄莫洪所”,即以峨嵋和成都为中心的四川西部侯王,以奉云雾,臣民尚着青衣,以拜境内名山而称俄莫洪所。汉文史志称之“微”、“蜀,简称蜀国“微”即“俄”之语转,指峨嵋;“蜀”即“洪所”之语转,指成都,即古之青衣地。”糯国共三世,处于距今4500年左右。
  
  峨嵋山,四千多年来人们都顶礼膜拜!你在神圣、圣洁云雾的地位之上,不断迭加人们对你感受的美感,而获得赞叹与爱载!

[NextPage]
  
  《追梦峨眉山》
  
  作者:龚远峰
  
  模仿古人的脚印,我抱着黎明的睡眠,行走在峨眉山麓。
  
  那山体高大,流线优美。那山腰云雾迷漫,翠黛雅丽。
  
  在登顶的途中,天上下了雨,雨虽不大,但浇湿了上山的石板路,游人们仍然举着伞,努力地向上攀登着。
  
  每一个人都有笑容,笑容浇红了花蕾,齐唰唰羞涩着潮湿的面颊,显露出了各有心思的笑意来。
  
  而我的眉心燃烧着宁静的星火,装载着一席歌声,如同润了神韵的种子,播种让种子焕发想象的力量。
  
  招蜂引蝶,或者,在每一双眼睛的关照下,拥有春天。
  
  是的,所有的花都以一种姿态为自己命名,每一个人都绽放成艳丽的花朵,每一朵花都演绎成鲜活的面孔。
  
  云烟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远远近近地都被笼罩在雾里。
  
  到了顶上,山顶的云慢慢退下山去,蓝天显露了出来,太阳露出了笑脸,人们欢呼了起来,往山下和远处望去,云涛在翻滚着,在山崖与绿树之间蹿着赶着趟,像小朋友们捉迷藏似的。这时的峨眉山恰恰是一半真面露,一半真面藏。还是难见蛾眉真面目,看起来山也没那么高,却显得是那么的远。
  
  当气息沾染芬芳,世界,只剩余下一帘清幽的梦。
  
  一会儿雾变成了雨,不停地下着,感觉异常的寒冷,这分明就是隆冬天气。
  
  一会儿烟云慢慢地消散了,一缕阳光,一缕缕阳光透了出去,洒在人身上,顿觉万分温暖。
  
  写一首诗,写不尽的,是与花的缠绵;唱一曲歌,唱不完的,是对自然的热爱。只愿化身花瓣上的甘露,在阳光的呼唤下升华。
  
  这是峨嵋山最鲜活的灵魂,它斯文但不沉默,勇敢但不疯狂。大理石径像一条丝巾,围绕着山的脖子,展示了最真实的和谐。
  
  这里有的不仅仅是山水,还有中国道教文化的精髓。这文化的精髓就是绿。
  
  进的峨眉山来,哦,感受最深的就是绿。的绿,是一片深绿。进了山,如同进了绿的世界,满眼都是绿,树绿、草绿、庄稼绿,一地的花影。绿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希望的象征,代表着青春和活力——爱娃海勒在色彩的性格中指出,绿色具有镇静的作用等功能并把绿色分成好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全方位地解读绿色的意义和性格——其实,在我看来,绿色属于大自然春天的色彩,蕴含着生机,是人们最喜欢的色彩之一,比如,风摇碧浪层层,雨过绿云绕绕,自是一种境界,明代学者陈继儒的《小窗幽记》确实是一部关于生活美学的著作,他推崇的这种境界,确实是绿的极美的境界——而行走在这山中就真切地感受了这种境界,简直就是一个绿的世界,就连远山出的岚也浮着绿气,大绿、地绿,不过,那水的绿是闪着蓝光的绿。这潭不知有多深,幽静的水面波澜不生,静静的积着绿,翡翠一般的绿,绿得深沉,绿的安稳,绿的让人心静。
  
  这山光水色的情侣,美丽得玲珑剔透,娇小妩媚,实在太迷人了,谁只要瞧上它一眼,肯定会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成为终身难忘的回忆。
  
  每一滴水靠近了土地的肌肤,它们沐浴着峨眉山,也沐浴着花开花落的声音。多么秀丽和神秘的山水,把前来接受洗礼的远方游子,几乎都变成了潇洒而又钟情的诗人。
  
  静些,再静一些,你悄声地呤哦着,忧郁的眼神,藏在峨眉山的后面,刚好蓝到了天空的三分之一,这种韵味足够颠覆我所有的经验。
  
  退回到草木里,才能理解空阔本身的含义。让我们成为一粒水珠,一颗尘土那些饱含哲思的风让我们想起又忘记,在这里,我是自己的曾经,也是自己的以后。至于我的现在,亲,正被你的手握紧。
  
  人生无计可回避,此生当老峨嵋山。这是我写给它的一副对联。无论我走与不走,心都在这里不停地抖动。

来源:红网

作者:戴科

编辑:晓柒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2015/09/15/379335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