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海外旅业集团-湖南旅游百事通总经理陈文嵩。)
红网记者 姚冶 长沙报道2010年9月,重庆海外旅业集团入驻湖南,以“旅游超市”的名号建立湖南旅游百事通公司,其连锁型的经营模式和诱人的价格优势,一时间使得湖南旅行社市场沸沸扬扬,好奇,不解,甚至抵制,接踵而来。
初入湖南市场,旅游百事通门店在湖南有30家门店,2010年总营业额在2000万左右。2011年,80家门市部,总营业额8000余万;2012年,120家,1.28亿;2013年,160余家,营业额超过2亿。如此的发展速度,令人咋舌。随着品牌的建立,部分从前较劲的对手,已然变为合作伙伴。
目前,由红网、潇湘晨报联合发起的“2013中国(湖南)旅游风云榜-湖南旅游风云人物”评选结果已经出炉。重庆海外旅业集团-湖南旅游百事通公司总经理陈文嵩获评了2013年度湖南旅游风云人物,并就此接受了红网记者采访。在采访中,这位80后企业高管提到得最多的不是生意经,而是“诚意”和“服务”。
记者:关于旅游百事通,很多游客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您能不能解释一下,所谓“旅游超市”这样的经营模式,到底跟我们平时熟悉的单一的旅行社,在经营管理和游客体验(如参与、服务、价格等),有哪些不同?
陈文嵩:主要就是选择更多、优惠更多。旅游百事通采用的是“旅游超市”的操作模式,跟传统的旅行社不一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全国乃至全球的旅游线路提供商(地接旅行社)齐集于此。采购渠道多元化,中间操作“扁平化”,产品准入严格化,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线路价格会更加低廉一些。生产厂家消费者也因此有了更多选择。与此同时,
记者:在“旅游超市”的运作模式下,可以理解为旅游百事通的本质其实是一个平台,旅游线路的集散地。在这样的模式下,旅游百事通总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于合作的地接旅行社,你们是如何约束的?
陈文嵩:百事通总部提供的主要是软性服务,总的来说,就是增强服务,及加强产品上架前的把控。比如游客在出团前、游览中和出团后的调查、回访,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对地接社进行规范和管理等等。
对于合作的地接社,我们有一套有专门的管理条例。一旦收到游客投诉,轻则对违规操作的旅行社进行经济处罚,重则清退。比如游客通过旅游百事通的平台报名参加纯玩团,却被带进了购物点,就可以向百事通总部提交投诉。一般在类似情况下,我们会先直接赔付游客损失,再对供应商进行处罚。
百事通从崛起至今,最看重的就是散客市场。在价格相同的同类产品中,游客更多的是比较软性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才是旅行社该做的事。相比一锤子买卖,我们更看重的是回头客。
记者:2010年9月百事通进入湖南市场的时候,曾经引起过很多不解和争议。从当时的情况出发,百事通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陈文嵩:其实不仅仅是百事通。很多全国连锁或是跨行业的旅游机构在推行新的商业模式时,一开始都会遇到不被了解和信任的问题。除了对自身实力有信心外,百事通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以及获得的认同,也跟大家的苦心经营息息相关。百事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是提倡共享和共赢的。对我们来说,曾经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客户和用户。我们愿意共享。
评价一个旅游企业优劣的核心标准,就是服务。我从事旅游行业十余年来,涉足过吃、住、行、游、购、娱的多个层面,这是我的深切体会。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颁布,一度让旅行社行业人人自危。我觉得,唯有提供过硬的优质服务,让游客感受到诚意,获得游客认同,才能在大变革的时代突出重围。
门店从30家到160家,销售额从2千万到2亿,这成绩不是属于我一个人,而是属于我们的团队。湖南旅游百事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积累认同感的过程。百事通最优秀的员工,永远都是细致、真诚,为游客考虑的。把服务做到极致——只要用心地付出,肯定会有一份收获。
相关链接
重庆海外旅业(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国大型综合性旅游企业,具有30多年的旅游业从业经历,在全国国际旅行社年度排名中名列前十名;海外旅业集团还是中国旅行社协会常务理事,亚洲太平洋旅游协会(PATA)成员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成员。
湖南旅游百事通作为海外旅业集团旗下15个以“旅游百事通”为品牌的分公司中的其中之一,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经在湖南市场经营3个多年头,营业部超160家,开设了长株潭二级公司,创造了旅游行业新型经营模式,公司继承了百事通集团的产品更丰富、价格更加实惠、服务更贴心的旅游理念,以服务好、报名易、产品多为目标,将高质、丰富、优价做到极致,在湖南的3年来收客人数已超100万人次。
来源:红网
作者:姚冶
编辑:姚冶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