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寻访“湖南声音”愉悦你的耳 惊艳你的眼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柏润 编辑:戴科 实习生:熊颖 2016-08-24 09:11:29
时刻新闻
—分享—

郴州市湘昆剧院每周六上演昆曲

花鼓戏《刘海砍樵》

湘潭县青山桥镇、石鼓镇是唢呐之乡

常德丝弦惊艳你的眼睛和耳朵

岳阳楼下汴河街上看巴陵戏

龙山县洗车河镇听土家人打镏子

通道侗寨芦笙欢歌张红 摄

  文/柏润

  花鼓戏:原汁原味的“湖南范儿”

  寻访地 长沙市、益阳市

  聆听地点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长沙市人民中路321号);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湘江剧场(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166号);益阳市花鼓戏剧团(益阳市资阳区五一西路12号)

  附近景点 岳麓山、橘子洲、天心阁、益阳古巷、会龙山

  可以说,但凡有湖南人的地方,就有花鼓戏。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智能手机、电影院还很稀罕的年代,人们最盼望的莫过于花鼓戏班子的到来。大人们津津有味地看戏,孩子们围着戏场边卖糖油粑粑、臭干子的小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像个盛大的节日。“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呀!”《刘海砍樵》里的经典唱段,男女老少都能来上几句。台上的胡秀英与刘海活泼欢快地对唱,把双双归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风趣可爱,台下的戏迷也听得起劲,时不时就跟着台上的演员唱起来。在爱热闹的湖南人眼里,花鼓戏不只是戏,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共有的回忆,湖南人的霸蛮早已深植于朴素的花鼓戏中。

  作为娱乐之都的音乐地标,花鼓戏也在与时俱进。现在的《刘海砍樵》,已经衍生出融合了歌舞、魔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魔幻舞台剧。花鼓戏不再只是老一辈的心头好,也成了年轻人的新潮流。

  湘昆:一唱三叹“游园惊梦”

  寻访地 郴州市

  聆听地点 郴州湘昆剧院(郴州市人民西路36号)

  附近景点 王仙岭、苏仙岭、飞天山、仰天湖大草原、东江湖

  走进湘昆剧院,踏入雅致的小剧场,还未细细听,心就被软糯柔美的唱腔如丝缎般包裹住。待到立于台前,只见“杜丽娘”身姿曼妙,娇柔婉转,一颦一笑,楚楚动人。她的指尖时而轻拂面颊,时而遥指远处,举手投足间,倾洒出万般柔情,牵引着观众也忍不住曲指咿呀。“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伴着“杜丽娘”的浅唱低吟,你我仿佛误入《牡丹亭》的梦中,仿佛跟随舞动的水袖穿越数百年的时光。“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听湘昆,怎能想象在吃得苦霸得蛮的土地上竟保留着西南昆曲的一脉?

  行走在郴州这座湘南小城,我们终于明白,是什么留住昆曲在这里生根发芽。看过了苏仙月、吹过了北湖风、走过那一望无际的仰天湖大草原,还有谁舍得离开这里?湘昆与苏昆同源,却比苏昆多了几分活泼,许是湘昆也沾了湖南的辣椒味儿呢。

  常德丝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寻访地 常德市

  聆听地点 常德戏剧保护中心(常德市鼎城区临沅路177号)

  附近景点 桃花源、柳叶湖、花岩溪、壶瓶山、常德诗墙

  说起常德丝弦,不少人会觉得陌生。然而提到“咿儿唷,呀咿唷”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衬词,大部分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常德丝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词典雅,曲调优美,以扬琴、琵琶、三弦等丝弦乐器为伴奏,可以演绎出大型戏剧性结构的丝弦戏剧,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丝弦段子。在常德人的记忆里,丝弦是戏班台子上肆意高歌的热闹非凡,也是茶馆里小女儿清唱的纯真可人。当诗意的方言遇上充满灵气的丝弦乐器,一切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随着韵律的流动,每一个音符都在空气中跳跃着,呐喊着,撩人心扉。

  你可能想不到,《桃花源记》是常德老丝弦的早期唱词,常德人早已把身边的美景一字一句在丝弦中唱遍。古树参天的桃花源、白鹭嬉戏的柳叶湖、山灵水秀的花岩溪……听得人心痒难耐,只想立刻出发。

  打镏子:土家族山野的打击乐

  寻访地 龙山县

  聆听地点 洗车河镇文化广场、靓房镇

  附近景点 里耶古城遗址、乌龙山大峡谷、洛塔地质公园、洗车河古镇

  走过洗车河镇的风雨廊桥,世俗的喧嚣都抛之脑后。纵横交错的青石街巷、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人们过着简单的生活,看上去一成不变,实则惬意自然。土家人喜欢打镏子,婚嫁寿诞要打,年节喜庆要打,屋前巷尾、山间田野都是打镏子的舞台。打镏子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原始渔猎时代。土家族的祖先们只要猎获了动物,就会敲起渔猎的工具和锅、碗、盆、罐等“家伙”来庆祝。到了今天,土家族还称打镏子为“打家伙”。

  看土家族打镏子,铿铿锵锵,总觉得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欢喜。雀鸟的鸣叫声、拍翅声、击水声、扑笼声,循着节奏,你可以联想到鸟儿的每一步动作。再看这出“鸡婆唱蛋”,“咯咯咯”“咯咯咯、咯咯打”,鸡婆生蛋后从窝里跳到窝外的欢快情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简简单单的打击铜器却能将自然界飞禽走兽的声音神态模仿得惟妙惟肖,真是不可思议。

  芦笙:吹响侗家欢歌

  寻访地 通道侗族自治县

  聆听地点 古侗寨平坦乡平坦村

  附近景点 芋头古侗寨、皇都侗文化村、马田鼓楼、万佛山

  在侗寨高耸的鼓楼里寻声而动,是件颇为浪漫的趣事。山坡上的侗族木屋层层叠叠似天边化不开的云,雄浑而高远的芦笙声若隐若现,仿佛从穹顶而来。侗族人眼中的芦笙早已超越了乐器的意义,在漫长的岁月里,芦笙陪伴着侗族人,婚丧嫁娶、节庆乔迁都不曾缺席。

  每个寨子都有芦笙队,正月和秋收,各个寨子的芦笙队都要走村串寨打擂台。路过邻寨要吹《过路曲》,到了目的地要吹《进寨曲》,打擂台时主队要吹《踩堂曲》,若十几支芦笙队同时争鸣,那场景简直气壮山河。要是来得巧,遇上村民正在群聚歌舞,不妨干脆加入他们一同载歌载舞。那现编现唱的“多嘎多耶” 芦笙舞,少则十人多则上百人,侗寨的万物都在快乐地应和着。

  巴陵戏:海纳百川的楚风湘韵

  寻访地 岳阳市

  聆听地点 岳舞台(岳阳楼景区附近的汴河街)、岳阳巴陵戏剧团(岳阳市会展中心)

  附近景点 洞庭湖、岳阳楼、君山、张谷英村、石牛寨

  《岳阳楼记》里描述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美景,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登楼、观文、赏景。距离岳阳楼约摸一里路的岳舞台则凭借着本土大戏——巴陵戏,使得大批的游客驻足围观,比之岳阳楼亦毫不逊色。台上的演员们正在演绎着动人的故事,那甜润的唱腔,绵密轻盈的圆场舞步,唱、念、做、打之间自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淡定与从容。

  爱好戏曲的观众,总能在巴陵戏中品味出一丝似曾相识的味道。巴陵戏里,有京剧的神韵,也有湘剧的味道,唱腔方面又跟昆曲有几分接近,还掺杂着武术与杂技的元素。从宋代以来,岳阳就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大舞台,文化交流频繁于别处。想在这个“江湖”生存,就要把民间受欢迎的东西都引入到剧种里去,巴陵戏正是在这种长久的交融和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

  唢呐:“下里巴人”的金色旋律

  寻访地 湘潭县

  聆听地点 青山桥镇、石鼓镇

  附近景点 毛泽东故居、滴水洞、昭山、仙女山

  如果要在中国农村推选一种群众基础最广泛的乐器,唢呐一定当仁不让。在湘潭的青山桥,唢呐艺人遍及村村寨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童都热衷于参与演奏,有父子对吹的,有夫妻同奏的,甚至还有祖孙三代齐吹打的。在云雾缭绕的山道上,在流泉飞瀑之间,在绿意盎然的荷叶田里,你总能听到微风送来的阵阵唢呐声。若是逢年过节,高亢嘹亮的唢呐锣鼓声绕山回荡,将丰收的喜悦和盛世的祥瑞送满山乡。

  悲伤也要有唢呐。眼前的古稀老人捧着摩挲得锃亮的铜唢呐,缓缓地吹起了悲凉的旋律。细细切切的哀怨像水中涟漪一样淡淡散开,又如落单孤雁般低鸣徘徊,如泣如诉。

  喜也好,悲也罢。到了这儿,你只需享受一场唢呐的狂欢。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当地曲种保护传承中心提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柏润

编辑:戴科 实习生:熊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