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各地过年“怪俗”多 你的家乡是这样吗?

来源:红网 作者:姚冶 编辑:摇曳 2016-01-15 15:52:39
时刻新闻
—分享—
  临近春节,年货进屋,喜庆的味道就渐渐浓了。湖南是个聚居了多个民族,杂糅了多种风俗习惯的省份,除了我们熟悉的扫新、守岁、贴春联、放鞭炮、封压岁钱、开财门、舞龙舞狮等风俗以外,还有很多奇异有趣的年俗。
  
  红网综合报道
  
  过完苗年过春节,拜完桥神才吃饭
  
  ——湘西花垣、怀化靖州
  

靖州苗族同胞吃龙头宴过苗年。何硌 摄

靖州苗族同胞吃龙头宴过苗年。何

  在苗族人的传统中,“苗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和神圣的节日。从腊月初一开始,苗族同胞们就开始穿上节日盛装,在寨老的组织下举寨聚会,祭天地、踩芦笙,庆祝丰收。
  
  近代以来,苗家人也开始流行过从除夕和到正月十五的春节,称“客家年”。因为时间正逢农闲和假期,他们也有了更多的功夫用来准备和庆祝。
  
  打糍粑、杀年猪、贴对联、安排祭祀、演情景剧、准备年夜饭……由于有苗年和春节两个“年”要过,苗家人的整个腊月和半个正月,就被这样欢快和喜悦的气氛填满。
  
  苗族人崇拜自然,相信自然万物皆有神性。而在怀化地笋苗寨,拜祭桥神的传统世代相传。每年大年三十的下午,姑娘们忙着准备年夜饭,男丁们则扛着猪、羊等祭品前往村口大桥拜祭。据村中老人的说法,桥神会保佑苗家人出入平安,风调雨顺。
  
  半个猪头送亲家
  
  ——怀化溆浦
  
  在湖南怀化溆浦县,每家必须在腊月二十九日煮一整个猪头,三十日早上全家人吃团年饭。吃团年饭时只能吃半个猪头,吃完饭,做儿子的要把剩下的半个送到岳父家去。
  
  还有,在吃团年饭时如果有人到来,主人会非常高兴地邀请客人一起用餐,取“添人添喜”之意,千万不能拒绝。
  
  凌晨摸黑吃年饭
  
  ——湘西龙山、保靖、永顺等地
  

土家族人吃年饭兴“赶年”。龙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土家族人吃年饭兴“赶年”。龙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湘西州许多地区是土家族聚居地,过年风俗也与汉族不同。
  
  在土家族的传统中,农历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上比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这样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相传,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土家人在古时一个因为提前过年得来的大胜仗。
  
  而过“赶年”时,如何决定团年饭的时间,则更有意思:“想几点过就几点过。”因为在土家人的传统观念中,年过得越早越吉利,所以长久以来,常常会出现凌晨3、4点就家族团聚,放炮竹开餐的有趣景象。边吃边亮,象征着日子越过越光明。吃完饭了,还可以接着睡觉,或者是到亲戚家继续吃,多的时候一天要吃十几餐团年饭。
  
  紧锣密鼓地过完了“赶年”,土家人还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抢年”。依据传统,大家会在岁末临近凌晨时放炮火,且谁家抢到的放炮火的时间越早,就越是吉利。守岁过后,大家就将到各家走亲戚。这样其乐融融的景象,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堂屋中撤下祭祀围帐,摆手锣鼓收场,整个年事活动才告落幕。
  
  洗澡躲债
  
  ——长沙

长沙一家85岁的老澡堂。潇湘晨报记者陈韵骄 摄

长沙一家85岁的老澡堂。潇湘晨报记者陈韵骄 摄

  在湖南很多汉族人家,除夕“封财门”(意指让财宝蓄在家中)、初一“开财门”的风俗传承至今。
  
  不过少有人知的是,在老长沙人的记忆中,澡堂子的生意火爆程度,跟理发店、南货店生意有得一拼。除夕晚上,长沙各处盆堂依旧灯火通明,生意兴隆。
  
  原来,长沙习俗,端午、中秋、除夕为结账之时,尤其除夕,是一年催账讨债结算的最高峰。一些欠债无力偿还的“杨白劳”们,只好年也不过了,躲在澡堂子中泡澡,等候新春来临。
  
  三十晚上拍毽子
  
  ——怀化通道

侗家毽子。尹兆书 摄

侗家毽子。尹兆书 摄

  你的家乡,三五成群的年轻男女聚会时是吃饭还是唱K?
  
  在湖南怀化通道黄土乡皇都侗文化村,还有除夕晚上拍毽子的风俗。村中的青年男女会寻村中僻静地方,三五成群地用手拍鸡毛毽子玩。村中老人说,这是因为春节正好是农闲,拍毽子是当地青年男女增进感情的方式。
  
  对侗族人来说,年三十时最重要的传统,便是家家自发地去寨里的萨堂或花桥“祭萨”,向“萨”献贡、进礼后,才能回到家里享受团年饭。
  
  此外,他们还有“为耶”(即各村组队到别村表演唱大歌、斗春牛、吹芦笙等)的风俗,歌舞一起就是几天几夜。表演结束后,作为东家的村子就开始“抢客”,寨民会蜂拥而至,尽其所能哄抢客人。如果哪家没有“抢”到客人,就会觉得脸上无光。

[NextPage]


  
  抢“头香”
  
  ——衡阳
  

大年三十晚,南岳大庙前“抢头香”的盛况。

大年三十晚,南岳大庙前“抢头香”的盛况。李孟翔 摄

  衡阳有一种特殊习俗,信佛的人家于除夕零点后,抢先去庙里焚烧香,以南岳大庙、雁峰寺和雨母山雁雨寺等寺院为盛,因据说谁烧香在前,谁就财运亨通,人丁清泰。
  
  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早起,首先打开大门,在祖先神位前与门口设案,焚香秉炷、摆设祭肴敬告祖先神灵,求保平安,叫“开财门”。事毕早餐,保持传统习俗的吃素,餐后由家长率家人向近邻或近亲长辈拜年,叫“出天行”。
  
  初三“送穷鬼”
  
  ——长沙浏阳、株洲炎陵等地
  
  在湖南,客家人还保留着他们古老的风俗: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五入年挂;大年三十封岁敬先人,下午吃年饭;大年初一早饭吃斋,吃完早饭就祭神祭祖、拜年。
  
  在传统的过法中,大年三十的团年饭要多煮,一直留到初一吃,腊鱼不能动,留到元宵吃。关于倒垃圾,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初一、初二不能倒垃圾,要等到初三早上“送穷鬼”——把家里积存两天的垃圾往路边一倒,将装垃圾的畚箕往垃圾上一扣,燃上3根香,放3只鞭炮说句“穷鬼去,富鬼归”,象征送掉了穷鬼,家里从此走向富裕。
  
  特殊的初五
  
  ——长沙
  
  跟现在春节黄金周后正月初八“开工”不同,初五对长沙人来说,曾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以前,老板和雇佣工人初五开工后同桌吃饭,老板让谁坐在“上头”,就是要辞退那个人的意思,桌上的鱼头会对准这个将被辞退的人,得的红包也会比别人大。饭桌上热热闹闹,老板和工人心中却是心照不宣。
  
  土家盛会:摆手节、舍巴日、山歌会
  
  ——湘西龙山、保靖等地

土家摆手舞。曾祥辉 摄

土家摆手舞。曾祥辉 摄

  摆手节:龙山县农车乡素以摆手歌舞而著称,大摆手节从每年正月初九进堂,正月十一散场,历时3天3夜。
  
  舍巴日:是以歌舞酬神的土家族祭祖盛典,在龙山县靛房镇从正月初六开始,至正月初九结束。
  
  山歌会:每年正月初九,各村寨都会开展盛大的土家山歌会,摆手堂、村头、凉亭、火塘、山坳、河滩,都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人围着唱山歌。
  
  狮子灯节:每年从正月初一开灯,十五收灯,历时半个月。尤其是桶车乡花棚村,玩狮子灯活动历史悠久,过去表演时可以叠48张桌子,以品字形层层升高,狮子叠次而上,极具观赏性。
  
  土家调年会:保靖县迁陵镇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八举行,活动内容有千人调年会、歌舞音乐会、土家族打溜子、民乐演奏会、民间传统体育竞赛、百人山歌会、龙狮舞会、千人大摆手等。
  
  火烧龙狮
  
  ——永州江华


火烧龙狮。

火烧龙狮。

  “火烧龙狮”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传统节目。每年元宵节,家家户户晚饭后便备足鞭炮,守候舞龙舞狮队从家门口经过。彩狮和滚珠龙从街头舞到巷尾,街道两旁的男女老少就点燃手中的鞭炮,投向街中的龙狮。鞭炮鼓锣齐鸣,龙狮并舞,场面极为壮观。
  
  贺老鼠嫁女
  
  ——永州宁远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
  
  湖南永州宁远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来源:红网

作者:姚冶

编辑:摇曳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2016/01/15/38890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