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悠游浏阳高坪 时光在这里慢半拍(组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编辑:杨清 2015-09-17 09:30:08
时刻新闻
—分享—

  高坪镇的渔民们至今保留着驾仅容一人的小舢板撒网捕鱼的古老方式,对浏阳河的水产从不过度索取。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美丽的村姑们在南车湾河畔翻晒夏布,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风景。

  作为浏阳河源头分支,小溪河流经高坪镇转了第一个S型的迷人大弯。

  长沙晚报记者 李卓

  在太坪村,坐上夏布织机,脚踩踏板,听“爹爹辈”的机杼吱呀沉吟;在石湾村,驾起当地渔民的小舢板,晃晃悠悠划到河湾处,一网拎上来活鱼满舱;在南车湾,清可见底的柔波里游一圈,才明白什么是“浏阳河最好的原生态河段”。

  从没做过这样的采访——在浏阳市高坪镇,我们合上采访本,抛开枯燥的一问一答;我们织布、捕鱼、爬山、游泳,仿佛就是镇上人。

  走读高坪,记者看到了一个富足的“穷”镇——2014年财政总收入仅4090万元,支柱产业还是沿袭千百年前花炮、夏布的“打饼插引,捻麻绩纱”;然而,这里却有70%森林覆盖率,有长沙第二优质饮用水源,有着最原生态的河流、土壤和资源。

  走读高坪,记者看到了一种暌违已久的“慢生活”——别处乡村,年轻后生纷纷外出务工,只剩老幼留守,而在高坪,你可以看到妙龄村姑在河滩边浣纱晒布,青壮“小鲜肉”在微信朋友圈为农家乐揽客,比起大城市朝九晚五,他们更爱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走读高坪,记者看到“不赚钱”能赚钱——这里拒绝机器轰鸣的工业园,守着丰饶的矿藏,却将直接给财政“来米”的8家矿山企业关停整合仅剩2家,并赶跑所有的挖沙船。于是,剩下来清冽的水、青葱的山,都成了卖点,生态旅游让高坪在“慢”中滋润舒展。

  老手艺 千年夏布一丝一缕重织锦绣

  轻踩踏板,梭子飞快地在苎麻线之间往返翻飞,吱吱呀呀的协奏声中,牵出一卷25米长的素麻布,宛如谱好的乐章。“唧唧复唧唧”,当户织的却不是木兰,而是56岁的高坪镇太坪村汉子梁长进。

  梁长进告诉记者,织夏布有剥麻、括麻、浆纱、整经等9道工序,其中费体力的一大半都是男人做。大老爷们浆纱织布,成了一道独特风景。

  高坪镇志记载,太坪村是浏阳最大的夏布生产基地,早在明朝,浏阳夏布就闻名于世,商贾争购。“明末清初,浏阳夏布畅销各埠年可销万筒”。咸丰年间山东“谦益祥”在浏阳设庄收购夏布,年均7万余匹。夏布鼎盛时期,村里几乎男女老少都能织一手。

  梁长进是太坪村小有名气的夏布传承人,他师承老父亲梁仁义,家族可以追溯的至少六代祖传织夏布。“夏布凉快透气,比你们城里料子舒服!”94岁的梁仁义是村里的老寿星,讲起夏布顿时来了精神。

  老梁回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件夏布长衫要十几块银元,“买一套夏布长衫,那是有钱人的象征。”浏阳夏布出名,除了织工精细外是因为其漂染技术好,无需漂白粉等外加剂,只用浏阳河水漂洗,将原色夏布用石灰水加碱蒸煮后于河中反复漂洗,晾于河滩而成。正因为浏阳的漂染技术好,江西虽然生产夏布,但也送到浏阳漂染。

  夏布最火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夏布的出口订单逐渐增多。“当时几乎户户可闻机杼声。”高坪镇干部周建回忆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外贸受阻,加上人工成本增加,这种纯手工生产的天然麻布渐失市场竞争力。

  “我会去全力展示浏阳夏布的风采!”7月21日,拿到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常炜递过的聘书,在高坪织了34年夏布的谭智祥满心喜悦。从高坪镇到浏阳市,传承和振兴夏布传统,已然发力。据介绍,今年高坪镇夏布产值可达4000万元,老手艺成了该镇的支柱产业。今年2月,高坪更是大规模启动了浏阳夏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省、市两级申遗。

  绿产业 青山绿水“不卖钱”更赚钱

  从梁长进家里出来,周建带着我们驱车来到了石湾村。长沙第二饮水源——巍巍株树桥水库大坝下的浏阳小溪河,流经此处便转了第一个S型大弯。因此,当地立有一处“浏阳河第一湾”的石碑。

  当地渔民李长春带着我们从石碑处下水。“今天带你们在‘浏阳河第一湾’打鱼,城里呷不到的味道!”说话间,李长春已一跃上了一条小舢板。当地的这种小船长不过两米,木制船身刷上桐油,或由不锈钢整体打造,只要一人,便可兼做划船撒网捕鱼多门活计。我们学着李长春,双手抄起两只半米长的短桨,划向S形河湾中央。

  “知道你们要来,昨晚我就下了网。”李长春带着我们来到碧波荡漾的河中央,在他指点下,收起了网。我把自己想象成“贝爷”——英国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在泛舟亚马逊。一网上来,仿佛打到个小水族馆:鳜鱼、鲫鱼、翘嘴鲌、中华倒刺鲃、鲤鱼,不少是城里根本看不到的稀罕货。用最古老的方法打上的鱼,中午便在农民家用最简单的油盐水煮,加一把香菜、辣椒末,真是从未有的鲜甜!

  李长春告诉记者,他其实算不上正宗渔民,因为他大部分时间还种田。“不能对浏阳河索取太多,最多一天打上十几斤,足够了。”他们只沿用了这种古老的网捕,对于毒、电、炸鱼,非常痛恨。

  正如这浏阳河上古法捕鱼,对自然的“无欲”,往往收获更多。高坪镇放弃丰富矿藏背后的采矿业,也没有引进工业园“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生态旅游成了最大卖点。“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将重点规划布局双江、杨潭、向阳为重点的生态经济核心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力图借力山水做大生态旅游文章。”高坪镇党委书记黄根说。

  南车湾是浏阳河小溪河流域唯一没有遭破坏而保存原生态的河段。2013年冬,高坪镇启动南车湾建设,一条5米宽的水泥马路从集镇直通南车湾,并在河边新建了凉亭、石凳和石桌,铺设了石头游道。如今,伴随着浏阳河一汪碧水,马路两厢橙红的大波斯菊开得正欢。未来这里还将建立农耕文化展示区,让游客来体验享受原生态的山水农耕乐趣。

  慢生活

  百岁寿星和“小鲜肉”共享恬静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浏阳河最好的原生态河段”南车湾。这里的水,流速很慢,一眼可以看到河底,倒映着两岸一片葱茏的毛竹和树林,如节奏舒缓的风光纪录片。此时,对这片水域,最贴近的采访便是下水游泳。河床是柔软的细沙和平坦的卵石,屏息躺在水底,看时光透明地流过,感觉日子都变缓了。

  刚上岸穿好衣服,正赶上村姑们来河滩边晒夏布。令人吃惊的是,不像其他乡村,所见都是娭毑大妈,这里村姑们都年轻,其中不乏85、90后。“我们自家都开有花炮或是织布坊、农家乐,与其在城里起早贪黑打工,不如在家门口做点闲适的事。”90后村姑小杨告诉记者,她大专毕业后就回到家,帮家里人做夏布工艺品,打理一下农家乐,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吃最放心的伙食,睡到自然醒。“高坪的人都愿意留在老家,绿色生态产业加上慢生活,很宜居。”周建道出大家的心声。

  岁月流逝似乎也在这里放缓脚步:3.8万高坪人中,60岁以上老人6528人,90岁以上132人,100岁以上4人!“‘一桌麻将’共363岁”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长沙市老年保健协会在高坪巧遇一家四老搓麻将,胡里运、胡里沾、胡里贡、胡里平是一家人,分别为95岁、88岁、85岁、95岁。一桌麻将,四人加起来363岁!在这个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老寿星和“小鲜肉”共享这份难得的恬静。

  数说名镇——

  高坪镇位于浏阳市东区,全镇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5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万。2014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090万元。  

  概览名人——

  李志民,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叶子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机要秘书。  

  速读名产——

  鞭炮、夏布、小辣椒并称“高坪三特”,驰名中外。全镇已形成集原材料、鞭炮、烟花的生产、销售、包装为一体的产业布局。夏布被誉为“会呼吸的乡愁”,作为湖南唯一的传统夏布生产基地,高坪现夏布产品做工精细,工艺精巧,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目前正在申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编辑:杨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