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红网长沙2月14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杨烊)“情系苗家地笋寨,赶赴万佛观雄山。春牛大闹芋头顶,侗寨篝火燃九洲。有情有景有美酒,在生不负此次游”——这是12岁少年聂义章为三天的怀化之行作诗感怀。在11至13日的三天时间里,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度过了最民俗的小年夜,也参与了最难忘的公益之旅。
昨日,“走最美乡村,结纯真爱心,过特色新年”——2015走进怀化大型特色民俗公益活动第三批成员60余人踏上返程,宣告活动圆满结束。在共3期的公益活动里,近200名学生、家长乘坐高铁探访怀化靖州、通道的苗村侗寨,在体验民俗、亲子互动的同时,也为乡里的贫困孩子献上爱心。
“这是旅游与教育的新模式,与以往旅游有很大不同,”家长蔡高强感慨道。三天时间里,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入住苗家农户,踩高跷、滚铁环;也一同走入侗寨,打糍粑、篝火狂欢;还携手登万佛山顶,用草木拼汇创意画卷……亲子互动收获颇丰,而与村寨贫困儿童的互动,也让大家最为动容。
此次活动由湖南省旅游局指导,湖南红网主办,怀化通道县旅游局、靖州县旅游局承办、IE国际教育公司爱心服务。
>>>后附活动剪影:最美“老师”讲述童真故事;精彩图集及童言童语
民俗与公益,让孩子们感受如何?收获了多少?留下了多少欢歌与烙印?或许,随身陪同的工作人员最有感触。作为此次活动的爱心服务单位,IE国际教育公司特派4位工作人员随行组织,年轻、贴心、细致的她们被家长与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老师”。
[NextPage]
>>>活动剪影一:最美“老师”讲述童真故事
袁畅宇
活动感言:
小朋友是最纯真可爱的,和他们相处感觉自己也纯净了。希望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希望我们的活动带给他们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随行故事:
活动中一对特殊的“哥们”让袁畅宇印象深刻,他们是16岁的李华昱与10岁的朱维峰。两个孩子在之前互不相识,因都是单独参与活动,所以被安排“结对”互相照应,两个孩子就很快结为了好朋友。16岁的李华昱年纪大些,很会照顾人,时时刻刻都注意着“弟弟”的动向,形影不离。篝火晚会上,两个人还一同表演了节目。
程旭锦
活动感言:
通道活动也让自己明白处处有学问,应该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孩子们是此次活动的亮点。
随行故事:
漂亮、活泼、大方的12岁女孩王木林给程旭锦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了组织孩子们参与各类互动趣味活动,工作人员将大家分为了4个小队,而王木林则是“压力队”的队长。作为队长,王木林积极组织大伙参与各项活动,获得过小组第一。在晚会上,压力队还临时编排了歌舞,孩子们的友谊和协作性让人感动。
[NextPage]
宋璐
活动感言:
通道、靖州活动三日,短暂的时间,充满童趣的生活。希望自己可以在最美好的年纪与最美好的人事物共处。
随行故事:
这次活动中年纪最小的,是两个6岁的表兄弟,而他们也是单独被送来参与活动。宋璐在组织之余,便充当起了“临时保姆”,时不时还会有人问她是否是孩子们的家长。因为喜爱小孩,宋璐对两个小屁孩充满耐心和关爱。在宋璐的庇佑下,两个孩子毫不胆怯,三天时间玩得可开心了,还与初中生结成了朋友。
危芳
活动感言:
这次活动让我学习了很多,原来井水可以喝起来这么清甜,原来人是可以这么纯朴,原来小孩子可以这么独立坚强,原来中国还有如此美丽的乡村。
随行故事:
一位朋友在听说这次公益活动后,特地带上了男友、弟弟与小侄子赶来参加,其中男友从深圳出发在火车上站了11个小时赶来。活动结束后谈到感言,都认为非常值得,小孩从中成长,两个大人也在美丽乡村、动人民俗中收获颇丰。
[NextPage]
>>>活动剪影二:童言童语话感触
这次出行对地笋苗寨感受最深,第一次出去住到农户家里,感觉很新奇,对自己挑战也很大,独立自主意识更强。——王木林,12岁
这次我交到很多的朋友。印象最深刻的是爬万佛山,那座山是红色的,一眼望去,梯子都建在悬崖峭壁上。站在梯子上,向下一望,都吓出一身冷汗。我一鼓作气爬到了山顶,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我以后要多爬山。——李润来,8岁
[NextPage]
这次去了“爸爸去哪儿”的地笋苗寨,住在当地的农民家里,他们家有一只小猫很可爱,还认识了一个小姐姐。——赵梓琪,6岁
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爱心捐赠,这次旅行让我知道了还有很多同龄小朋友的家庭很困难——胡伊静,9岁
既培养了自己的能动性,又不失把快乐传递。——资安祺,12岁
[NextPage]
来源:红网
作者:杨烊
编辑:杨柳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