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口水土怡人,自古就是长寿之乡,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万寿宫远近闻名。
柏乐园,湖南首家游乐综合体、中国大型渔文化主题游乐园,鱼跃水起人欢畅。
桨起客声响,摇我到梦乡。靖港,水之乡,梦之港。
时空变化,人潮在古街涨落,如今,又是繁盛时节。
船到“小汉口”靖港古镇,顺风都不走。商贾在这里交易、歇脚,八元堂便是其中一个热闹地。这里大厅空阔,可容纳百人聚会。在屋子里品茶看报,听戏谈天,度过一个闲适的阳光下午。
书里写着戏,墙上画着戏,衣上缝着戏。
戏在嘴边,戏在眼中,戏在心里萦绕不绝。
戏乡新康,唱不完的戏曲人生,谱不尽的美丽乡愁。
外国友人学习拉坯。
陶城广场。
铜官老街。
古朴是他真挚的性情,精致是他灵巧的心思。泥土塑造铜官的筋骨,湘水赋予铜官灵魂。工厂手工坊,处处陶味足。外省外国人,做陶兴趣浓。千年窑火随水长。
遗址公园大门。
遗址公园的龙窑内景。
书香门牌坊。
书法爱好者在研习书法。
木门楼,书卷房,古砚台,走进书堂山,一切都带着历史的翰墨,古意盎然。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个热爱书法的婴孩呱呱坠地。他以山石为书台,泉塘洗笔,遍留身姿,独创“欧体”,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他是欧阳询,今存“书堂八景”可寻踪。
(本版照片由范远志提供)
湖南日报记者 谢璐 周云武
历史沿着江河行走。
江河潮涨潮落,历史兴衰更替,如同湘江两岸的古镇。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源。
湘江,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在岁月的陪伴下,当她吻别橘子洲,拥抱月亮岛,轻抚香炉洲,来到烟波浩渺的蔡家洲、洪家洲,奇迹般地孕育出两岸的历史古镇群。
古镇就是文化!
陶瓷釉下彩发祥地铜官窑、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故里书堂山、千年水乡古镇靖港、风景秀丽的道家洞天福地黑麋峰、古人先贤流连忘返的文化名镇乔口、享有“浪漫戏乡”美誉的新康……一江襟带,两岸明珠。
在这黄金水道的湘江下游,当明珠荟萃,形成古镇群落的时候,其历史意义、文化魅力和经济价值便非同凡响了。
然而,岁月的无情曾使这群古镇几度衰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 “一带一部”的战略新定位,谋划建设湘江经济文化带,积极探索打造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实践之路。
望城——省会新城区,坐拥35公里湘江两岸沿线。这群古镇恰好镶嵌其间。
复兴古镇,率先开辟新型城镇化之路,于望城而言,天赐良机,责无旁贷。秉着“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理念,望城先行先试,率先启动湘江古镇群落复兴的探索与实践,坚持把古镇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建设,通过挖掘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产业,全力打造文化名镇,深入推进富民强镇,使沉寂多年的古镇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铜官陶城”、“新康戏乡”、“乔口渔都”、“靖港古镇”、“楷圣故里”……这一张张魅力无穷的名片飞出了望城,飞出了长沙,飞出了湖南,飞出了中国,分发到世界各地。
古镇的兴替,北去湘江存照。古镇的文化,千古风流相传。
如今,一个个古镇,被掀开神秘的面纱,成为一座座崛起的新城,犹如一颗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湘江古镇群,看似悄然复兴。这悄然的背后,是何等必然的力量与智慧?!
湘江作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见习编辑:晓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