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徐德荣通讯员文兰
金秋十月,古城南岳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前不久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衡阳市南岳区榜上有名。
2016年以来,南岳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揽,形成了“核心景区驱动+景城全域共治+环境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7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去年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今年1至9月,接待游客1118.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05%、12.42%。
千年古韵犹浓,今日南岳更美。近日,记者来到南岳区,就该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了一番探访。
产品:从“一山一庙”到“众星捧月”
缕缕青烟、阵阵清香。爬上南岳祝融峰顶,极目远眺,脚下松涛竹浪此起彼伏,远处湘江如同玉带,蜿蜒流淌。
这样壮阔的美景,深深印在许多游客的脑海中。
但南岳过去给人留下印象的,也就是“一山一庙”。“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一些游客曾这样戏谑南岳旅游产品单一。
今年国庆节前夕,广州游客黎凤英前来游玩,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南岳。
第一天,黎凤英与家人参观恢弘的南岳大庙,爬上祝融峰顶夜观星辰。第二天上午,他们来到红星村骑行游乐,欣赏美轮美奂的田园综合体;傍晚,来到水濂村吃土菜、听蛙鸣,一览月光下村落美景;晚上,来松麓街欣赏非遗剧目,一品五千年寿岳人文传承。第三天,他们又来到杉湾村“十里茶乡”,品尝“南岳云雾”的沁人清香……黎凤英说,这趟南岳“心愿之旅”最难忘。
近年来,南岳区以南岳大庙、祝融峰等传统景点为依托,建成以红星和水濂观光运动休闲区、古镇祈福文化体验区、中心景区观光康养区、十里茶乡茶文化体验区为主体的“全域旅游经济走廊”。
忽如一夜春风来,现在南岳“全域皆景”。南岳夜游、红星骑行、水濂休闲、茶乡品茶等产品,正成为游客新的“打卡”项目。
文旅融合也大放光彩。南岳区以“南岳庙会”品牌为依托,开辟文化体验游线路,常态化推出万寿广场灯光秀、松麓街非遗演出,打造祝融剧场、飞行影院、滑雪滑水等项目,培育南岳素食特色餐饮品牌,发展家庭客栈和特色民宿,建成松麓街、青创街等特色文化街区和创客空间、VR体验馆等。
从“一山一庙”变为“众星捧月”,从“看山看庙”到全域体验,南岳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多彩。
管理:从“各自为政”到“全域共治”
前不久,南岳区南岳镇荆田村开展河道整治,区农业农村局主动与文旅、国土等部门对接,将河堤按照文旅相关标准,打造成一处景点。而在以前,建设单位只要按照行洪、整治相关标准建设即可,不需要结合“旅游”来设计建设。
一个与旅游几乎不相干的部门,主动将本职工作与旅游结合起来,这种变化源自南岳区“全域共治”的理念深入人心。
“老牌景区要转型升级,观念必须更新。”南岳区委书记曾建华介绍,近年来,南岳区以全域旅游发展总规为统揽,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落实到城市、乡村、用地、产业、交通、农业、林业、环境等相关工作中,建立健全“1+4”旅游综合管理机制,配套建立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的工作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
目前,南岳区工作绩效考核中,“旅游”一项所占比分最高,“旅游”成了全区最大的“指挥棒”。以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如今转向围绕全域旅游“全域共治”。
同时,南岳区以“一村一旅警”“四型(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学习、友善和谐)小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行“区领导包片、单位包路段、干部包门店”的旅游综治模式;建成高清监控、全城广播、对讲通讯、灯光照明、人流分割和车流人流统计等旅游安保6大系统;开创被公安部推荐的“外围控车、城内分块、庙内分流、分段截留,前导后控、出入分离”的旅游安保模式,推动建立从行业监管转向全域共治的现代旅游治理新机制。
“一切为了旅游,为了旅游一切”,成为了南岳人的共识。
服务:从“粗放式”到“精细化”
“坐着‘不晕车巴士’,盘旋而上到达祝融峰,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享受人性化贴心服务……”9月27日,来自长沙的游客李娇丽在朋友圈为南岳景区的服务点赞。
李娇丽经常晕车。她说的“不晕车巴士”,是南岳景区常见的旅游巴士。为什么这次李娇丽没有晕车呢?
“旅游巴士不仅整洁如新,还备了防晕车药品,路上每隔不远设了服务点。最重要的是,司机驾驶非常平稳!”坐车竟然不晕了,这让李娇丽喜出望外。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人性化、精细化水平,近年来,南岳区想游客之所想,将每项旅游服务中最细微的环节做好:全面提质旅游公厕,临街临景对外服务场所厕所免费开放;提质建设旅游风景道66公里,开通多条区内外旅游专线和城区免费旅游观光巴士;开展国家旅游交通服务标准化试点……“旅游服务实现从‘粗放式’到‘精细化’提升。”南岳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燕说。
“没想到如厕也变成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前不久,旅游达人任紫玉向网友推荐南岳的一处旅游公厕,该公厕是距祝融峰不远的狮子岩公厕,公厕内配有免费充电器、报纸杂志等实用品,游客还可通过一面180度透明观景墙一览南岳美景。在南岳区,这样的A级旅游厕所已有13座。
除了“硬服务”大提升,南岳区旅游志愿服务也细致入微、温暖人心。该区通过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设置义务咨询台、志愿服务队、示范岗、责任区、先锋号等5种服务岗位,实现了志愿服务全覆盖、常态化。
“不同季节、不同地段、不同人群,给我们提供不同的服务。”9月27日,长沙游客周志军带着80多岁的老母亲来南岳登山,中途休息时,附近志愿者立即送上小凳子给老人坐,周志军对此大加赞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德荣 文兰
编辑: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