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举措来抓,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来抓,作为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大事要事急事来抓,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扶贫工程、民生工程、小康工程来抓。
下一步,湖南省将准确把握大众旅游新趋势,全面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到2020年,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万亿产业,实现由初步小康型旅游大省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强省跨越,进而向现代化旅游强省迈进。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新特征。旅游业是顺经济周期性和逆经济周期性相统一的产业,是拉动需求和提升供给相一致的产业,被全世界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一方面,旅游业与110多个行业相关,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具有强大拉动作用,旅游业已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加速器”。另一方面,旅游业是改善供给的重要方面,旅游供给有总量不足的问题,但更突出的是结构性问题,增加和提升旅游产品供给对于推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湖南省人均GDP达到了6000多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旅游业对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也将不断释放出来。我们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旅游业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来抓,助推全省产业结构向高端化、低碳化、服务型转变。
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是发挥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抓住难得的宝贵机遇,把旅游业作为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大事要事急事来抓,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红利、把竞争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奋力把旅游业做大做强。
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是发展富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正走向休闲化、个性化、大众化和社会化,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旅游既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和抓手,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途径。尤为重要的是,旅游业就业容量大、门槛低、层次多、方式灵活,能够带动大量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十二五”以来,全省474万人口实现脱贫,其中通过旅游业带动脱贫70多万人,占15%。因此,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扶贫工程、民生工程、小康工程来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非常必要、非常紧迫。
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明确旅游强省方向目标
准确把握大众旅游新趋势。当今时代旅游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六个转变”的新趋势新特点:旅游经济地位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消费需求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向大众化的消费品转变,旅游消费方式从模仿型排浪式旅游向个性化多样化旅游转变,旅游增长方式从传统推进方式向创新驱动方式转变,旅游市场格局从国内旅游为主向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足鼎立转变。我们要把这“六个转变”作为谋划、部署、推动全省旅游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深入研究、牢牢把握、认真贯彻,努力把大众旅游时代推向前进。
全面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对湖南这个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良好、优势明显、起点较高的大省来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我们要把发展新理念新要求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指南,贯穿到各方面和全过程,依靠创新驱动增强旅游业发展新动能,通过协调推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绿色发展,提高旅游生态文明价值,扩大对外开放,构建旅游开放合作新格局,强化共享发展,推动旅游普惠民生,切实保证五大发展理念在旅游强省建设中得到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
探索走出全域旅游新路子。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有别于传统旅游的现代旅游、有别于小旅游的大旅游,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符合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整体趋势,是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把全域旅游作为大众旅游时代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按照全域化的要求,配置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布局、推进景区建设、加强执法管理、融合产业发展,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营和管理,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做到处处是旅游景点、人人是旅游形象。
科学确定旅游强省新目标。总的目标是,到2020年,打造旅游万亿产业,实现由初步小康型旅游大省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强省跨越,进而向现代化旅游强省迈进。具体讲,至少要做到“四个强”,即:综合实力强,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接待游客总数突破9亿人次,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活力动力强,旅游业对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建两型、惠民生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强,旅游经济总量、市场规模、品牌优势、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等指标进入全国前列;服务能力强,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配套、人才体系健全、管理服务优质、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准确快捷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突出市场作用,强化旅游供给侧改革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搞好旅游业发展顶层设计。一是做好旅游业发展规划,首在谋全域。要强化全域理念,对接“四大板块”和“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系统规划,形成以县域为基础、景区景点为支撑、旅游功能区为载体、旅游走廊为纽带的全域旅游规划布局。二是做好旅游业发展规划,旨在促融合。要强化大旅游理念,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和融合,推进“多规合一”,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互动发展。三是做好旅游业发展规划,重在能实施。一旦规划确定,就要强化规划法定理念,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折不扣抓好规划的执行和实施,把蓝图变为现实。
突出提高供给水平,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做精做优旅游产品。一方面,立足现有基础,做好“人有我优”的文章。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创新,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二要做长做宽产业链条。大力实施“旅游+”“互联网+”等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文、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新要素相关的新业态和新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产业链条向纵深拓展。三要做新做特旅游商品。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要求,以“湘字号”特色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提升旅游购物比重。
突出市场主导作用,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一要依托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大型旅游集团。二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发展新兴旅游企业。坚持开门办旅游,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推进旅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新兴旅游市场主体。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并创造条件支持其做大做强。三要着力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要在旅游业开发中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
突出保护优先原则,实现旅游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把生态与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与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与发展统一起来,切实做到科学发展、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突出惠民富民要求,增强旅游业对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带动作用。第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让老百姓共建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做到开发一个景点、富裕一方百姓。第二,要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大力推进旅游扶贫。要精准识别,对各地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一次旅游资源普查,确定适合推进旅游扶贫的贫困村名单;要精准开发,着力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防止千村一面;要精准扶持,把分散在农业、水利、交通、扶贫等各行各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统筹起来,集中支持旅游扶贫,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突出游客满意导向,营造便捷、安全、舒适、文明的旅游环境。一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二要健全配套服务体系。三要建立智慧旅游体系。四要提高综合监管水平。倡导文明旅游,动员全社会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让游客在旅游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文/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徐守盛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徐守盛
编辑:晓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