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荒野峭壁上凿出新希望 土家族乡罗潭村帮扶纪实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向珊珊 朱澧 编辑:摇曳 2015-12-09 10:40:26
时刻新闻
—分享—

  ——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帮扶纪实

  向珊珊 朱澧

  在荒野峭壁上凿出的通村旅游大道。

  上古时代,古楚先民移族南下,于今湖北荆山一带开山建国,是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而今有慈利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人,“穷山恶水,以觅桃源”。

  穷山恶水绘蓝图

  “有个成语形容一个地方的穷困,叫‘穷山恶水’,可我们罗潭村是连恶水都没有的僻壤穷乡。”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党委书记朱澧如是说。长期以来,罗潭村深居大山,村民以传统农耕为生,收入低下,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向外流失,该村便成了当地最贫困的一个村。

  2015年初,罗潭村成为了张家界市长王志刚和市政府办公室三年驻村帮扶联系村。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四个切实”具体要求,市委市政府也为罗潭村的扶贫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部署,发出了动员令。面对这块“硬骨头”,市委、市政府着力村级组织阵地暨“五基”建设,着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目前,扶贫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穷山亦在 但作“琼山”

  201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攻坚“四基工程”的统筹安排下,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及广大村民的热火干劲下,凿出了8000米的通村旅游大道,一片特色民居正拔地而起,上百亩经济苗木基地欣欣向荣,两大知名企业入驻罗潭,特色畜牧养殖、乡村旅游项目为精准扶贫助力。对比2 0 1 4年末,2015年罗潭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40元增长到3570元,贫困农户由6 7户递减到4 0户,贫困人口由253人递减到164人 ,危房(无房)农户由5 7户递减到51户。罗潭穷山亦在,不过即将为“琼山”。

  扶贫变富贫 帮扶有亮点

  “2015开启,2016攻坚,2017收官”,罗潭村的脱贫致富之路,已实现完美开启,且形成了自己的亮点。

  精准扶贫,村情民意是前提。为全面、切实“摸脉”罗潭村,今年年初,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华带领9名专家吃住乡村半个月,会同村支两委厂泛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吸纳村情民意,反复征求县乡意见,编制完成了罗潭村三年驻村帮扶工作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同时,组织村党支部3个党小组,深入所有片区,发起“罗潭发展靠什么?引进企业凭什么?我为罗潭做什么?”的大讨论,明确了“充分发挥该村紧邻核心景区的区位优势,依托旅游扶贫、服务核心景区,建设秀美村庄,打造山村旅游名村”的工作思路,群众思想实现了“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的转变。

  精准扶贫,变革创新是关键。“政府管投入、企业担风险、村里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项目扶持发展框架,是罗潭村精准扶贫的“大招”,它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各级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社会扶贫体。村集体组织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两园”(杨梅园、桃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入股,破解了收入低、无集体经济收益的现实困境。

  精准扶贫,真抓实干是保障。培养了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制定了市政府秘书长张子龙负总责,履行扶贫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帮扶工作责任制。王志刚市长实地调研、精心部署,工作队成员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村支两委和全村群众同餐、同习、同劳、同心,共谋脱贫致富路子,立志将罗潭村脱贫致富的模式打造成三官寺土家族乡发展的缩影与学习模板。

  扶贫开发,关键在于“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型的扶贫认识,在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更在于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罗潭村即将迎来扶贫攻坚之年,期待沿着精准扶贫这条路子,借助社会合力的推动,打开罗潭村扶贫新格局,并最终脱贫致富。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向珊珊 朱澧

编辑:摇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