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温州 寻民俗:永嘉乱弹 田园乡音深处的激情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徐振帆 付培荣 编辑:摇曳 2015-01-15 12:40:38
时刻新闻
—分享—


  浙江在线12月4日讯(见习记者 方芳 记者 徐振帆 付培荣)温北小城永嘉,境内以绝美田园山水风光闻名的楠溪江景区流淌着几千年自然与人文;遍布在县里各处的古村落似无声诉说时光悠长;丽水古街上的灯光照耀出古朴生活的原始印记;永昆的质朴粗犷之声唱尽生活的乐章与过往;应界坑村的永嘉乱弹更展现出数百年百姓们自娱自乐的生活画卷…

  乱弹 源自田园乡间的肺腑深情

  “晚米饭软悠悠,红田鱼盛鹅兜,黄泥冬笋日日捞,洋房屋三层楼,漂亮姑娘坐东楼,三官爷亭好乘游…”这是上世纪流传在永嘉各处的民谣,说的是永嘉西北山区应坑乡农田肥沃,民情纯朴,其实那里更是名副其实的戏曲村,村里几乎人人会唱乱弹,那圆润婉转的乱弹之腔时时回荡在这个小村的各个角落。

  车子在山路上盘旋许久,还未进村便已听闻此起彼伏咿呀的唱戏之声以及颇为热闹的箫声、唢呐声自各个方位传过来。村口有几个孩子聚集在一起学表演,举手投足间一招一式也是有模有样。


  “我们这个村子,自从老祖宗把乱弹从江西带到这里后,便代代相传了下来,现在全村不管老小几乎都会唱几句。”老寿昌班的第七代传人麻福地,从9岁学唱到现在72岁,这一生几乎都与乱弹相伴,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这就是爱上乱弹了,唱上后心里就再放不下它。”

  在永嘉的农村山区,村里一有大事儿便会邀请戏班前来唱戏。傍晚演出即将开始,村民们摇着蒲扇或裹着棉衣挤进早已满满当当的祠堂,听一曲或许已听过无数遍的《生死牌》、《双金硬》等经典乱弹曲目。而当遇到传统节日,春秋社祭,迎神赛会,落成典礼,宗族圆谱等,更是必邀请乱弹班演出助兴,这习惯多少年来相沿成习,代代相传。

  笛子、板胡的乐器声响起,本地方言道白唱起,生旦净丑一一出场,声腔曲调或浑厚深沉或高昂激越……乱弹演出中演员们的演绎大多夸张,夹杂着温州话和普通话的念白随处透露出一种浓郁的乡土特色。由于乱弹的正乱弹、反乱弹、滩簧三种唱腔都用真嗓演唱,艺人的声音透过略带杂音的音响扩散出来更仿佛是在劳作的田头一路唱过来,散发着泥土的气息。舞台旁边坐着乐队,曲笛、箫、唢呐、管等,这些在过去叫“正吹”;板胡加三弦、月琴,这叫“正把”;还有在演出中负责指挥发令檀板和大小鼓等,相得益彰。

  舞台上演员演得随性且淋漓尽致,高昂粗朴的唱腔里,几乎都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舞台下到处站满了人显得有些拥挤,可村民们仍是看得欢乐,还不时低声议论着剧情,充满了闲适的欣喜。

“乱弹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在于它的土。”麻福地揶揄的口气里却隐隐透着股骄傲劲儿。乱弹是真正从劳作中转化而来的戏剧,几乎所有剧班都会像这样长期流动于农村演出,旧时农民们在田间作业或在摇船途中还会顺口唱上几句借以自戏自娱。因此乡头田间常常满是粗犷的戏剧之声隐隐回响。

[NextPage]

  热爱催生魅力 才是“浙江好腔调”

  麻福地所在的老寿昌班最早是在清代乾隆年间由一个叫麻志钏的人创建的,那时一伙农民在祠堂里聚一聚,农闲时结班做做戏,农忙时再散伙各自种田,因此也俗称“三月班”。清朝末年,戏班活跃在温州、丽水、台州等地的广大农村山区,到如今还有十几个乱弹剧团在奔走演出。

  电影《霸王别姬》里,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和一众师兄弟在训练时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师傅毫不留情的打骂,那些眼泪与忍耐让很多人真正感受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心酸,电影说的虽是京剧,乱弹班的训练跟这个比起来却也是不相上下的。

  “乱弹流传这几百年,到我就第七代了。那时跟同一个师傅学习的六七十个师兄弟,如今很多人都相继离世,也有很多人我也早已不知道他们身在何处。”如今已唱了60多年的麻福地早已记不清登过多少次台,唱过多少出戏,从小生唱到老生,也已带了许许多多的徒弟,跟我们回忆起自己初学时的心酸与经历,却也是当作了一段普通的经历“记得有一次大冬天,我因为一个抬臂动作胳膊抬的高度不对,就被师傅打了很久,就一个动作就练了一整天。”

  2008年时麻福地飞到首都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八届全国中老年艺术大赛,温州永嘉乱首次亮相北京舞台便一举获得菊花奖。中国戏曲家协会会长曾献平说:“想看真正的原生态戏曲就到永嘉来”,或许正是凭着这一口乡土之音,应界坑乱弹在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还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早已成了名角儿的麻福地却开始慢慢放下手头的活,专事乱弹剧本整理和文化传习。由于乱弹演出的剧目都是一代代言教身传传下来的,没有剧本可依,麻福地便开始专心整理剧目,一些年代久远剧目麻福地还特地去温州各地拜访,如今在他的努力下《生死阁》、《八仙曲本》等50多出剧目相继编撰完成。

  “毕竟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还是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起来,将喜欢这个的人召集起来一起学,这样才不会让乱弹不再存在。”

  其实在永嘉,除多根植于民间,根植于山区乡村的舞台上的乱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一个分支——永昆也总让人津津乐道的哼唱几句。不似昆曲的婉转细腻,永昆更多了一份带有浓烈地方特色的粗犷与质朴,或许昆剧大师俞振飞那句“南昆北昆,不如永昆。”便真真道出了永昆的艺术价值。


  楠溪江山水流尽了永嘉的自然之美,古村落道出了永嘉人文的痕迹。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生活、劳作,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人生百态与命运起落。乱弹、永昆的戏曲之声透过田间、山地一路走进城市的勾栏瓦舍又扎根于最初的土地上,时光漫长,这乡土之声更是唱出了这片土地上人们最质朴真实的状态。

  永嘉两天一夜民俗游:

  第一天:游览楠溪江景区,体验山水之美;下午游览林坑、仓坡古村等,感受人文与历史;晚上夜游丽水街。

  第二天:可先前往永嘉昆剧团了解昆曲文化;再前往应坑乡感受乱弹村的氛围。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徐振帆 付培荣

编辑:摇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