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省内风力明显加大,江河湖面短时阵风近6级,一些地区的霾天气得到改善,空气质量转好。然而,冷空气驱霾威力不够,风力加大株洲的空气质量依然不佳,昨天白天一直维持在“轻度污染”的状态。
记者从环保局获悉,昨日株洲的空气AQI最高值,已从10月12日的200降至了158,空气质量现轻度污染状态。根据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中的数据得知,昨日株洲空气质量,除市四中监测站显示为中度污染,株冶医院、火车站、天台山庄等6个监测站均显示为轻度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仍是PM(细颗粒物)。
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陈秋荣说,PM的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扬尘、饮食油烟和工厂烟囱。市四中监测站之所以会出现中度污染情况,主要是受风向和气象的影响。
株洲气象预报平台显示,未来一周株洲都没有降雨,但是随着气温下降,风力加大,将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雾霾也会减弱。
省气象台预计,17日之前,在静稳天气形势下,省内霾天气将重新发展,建议公众注意减少秸秆等物质燃烧,维持好清新环境。
陈秋荣说,环保局联合气象局正在研制一套空气质量的预测系统,将来株洲市的空气质量可以做出提前预测,市民可提前得知雾霾预警信息。
□短评
假如没有雾霾……
“雾以吸为贵”、“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海上升明月,吸霾共此时”……
前几日,从北京的楼房里远眺窗外的人们,或许会在脑海里闪过上面这些霾中作乐的段子,再发出一声喟叹:“假如没有雾霾多好!”
假如没有雾霾?不如就来想象一下。
假如没有雾霾,人们出门无需为戴哪一款口罩烦恼,或为各种空气净化器的效果好纠结,或为孩子的健康忧心。街边的烧烤摊贩也不用为空气重污染时被禁而为收入发愁。
假如没有雾霾,经济的车轮会把我们带往何处?会是一个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所在吗?
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没有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铁腕削减,没有能源结构的有力调整,哪怕不发生雾霾,水会不会有不能喝的那一天?地里长的稻谷会不会有不能吃的那一天?煤和石油会不会有用尽的那一天?
雾霾只是中国过去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代价的一部分,也是最惹人注目、最让人尴尬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它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敲出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解释,告诉说这一轮雾霾是因为秸秆还是天气;人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橙色预警或者放假停课;人们要的是蓝天。
没人想在雾霾中呼吸,但如果总有人要为过去的发展方式承受代价,那宁愿是我们这一代人,只为了让子孙免于此痛。
所以,雾霾再来,也别忙着“护脸”,或是顾左右而言他,埋头治霾才是最要紧的。
来源:长株潭报
作者:周帙恒 孙信汛
编辑:见习编辑:晓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