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海
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在多方努力推动下,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层面的逐步重视,国家在2012年正式启动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至今已分三批公布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我省列入的有72个,其中自治州列入的有25个。由于我长期在自治州工作的经历和对这方面的兴趣,2012年曾写过《留住具有传世价值的“乡土建筑”》的调研报告。此后,用业余时间与湘西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同志一道,又作了一段较为深入的调研,感到很有必要再为传统村落保护作一些呼吁。
传统村落是稀缺资源
传统村落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是它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惹巴拉村,是土家族聚族而居的传统村落。该村土家族织锦国家级传承人刘代娥和土家族毛古斯舞国家级传承人彭南京通过传授带徒,展示了土家文化的迷人魅力。二是多数传统村落具有趋利避灾的风水布局,体现了顺应自然环境、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三是传统村落留存的神龛布置、祭祖仪式、宅居匾联、民间说唱等,传导了耕读立世、勤俭持家、积善行孝的先人古训。这些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资源积淀,越往后越显其珍贵价值。
传统村落集中展现了当时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湘西留存下来的传统村落,大多建于明清和清末民初。湘西传统村落中的窨子屋、吞口屋、转角楼等民居建筑和祠堂、风雨桥、冲天楼、保寨楼等公共建筑,包括精心砌铺的寨墙、青石板路,均展示了那个时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正是这些无名匠师的构思创造,为后人留下了使用方便、可供观赏的乡土建筑精品。
传统村落兴衰的背后蕴藏了大量经济社会变迁信息。永顺县灵溪镇的老司城村,是延续818年的彭氏土司的都城,它的兴衰见证了土司制度的起势和终结。该遗址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只要静下心来深入考察传统村落,便可发现诸多故事和社会历史变迁的丰富信息。
面临需求与保护的矛盾
应该说这几年,自治州委、州政府在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修复方面做了不少开创性工作,但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传统民居的消亡在加速。我们采访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名录的花垣县排碧乡板栗村,早些年村里传统民居风貌尚好。这几年村民种植烤烟、外出打工收入剧增后,纷纷拆了老房建起两三层楼的水泥砖房,原有民居特色已近消失。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和乡村交通不断改善的背景下,如无政府出手有效引导,传统村落拆旧建新的自然历史过程恐难逆转。还有不少传统村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空心化”愈演愈烈。
传统村落的保护缺乏可持续的动力。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政府有重申报、轻保护的思想,争着进入保护名录,然后等待上级拨钱。二是保护资金缺乏。一些乡村干部和村民反映,列入保护的民居不准拆建,但政府又不给钱,保护是空的。三是政府新开宅基地引导置换老宅基地的措施没有落实,老宅只好任其自生自灭。四是部门职责不明,有建设、文化、民族、旅游、发改、财政多个部门牵头或分管,保护工作限于一般布置,狠抓落实不够。五是传统村落保护政府和老百姓眼前没有收益,没有收益就没有保护的原动力。
湘西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既反映了农村农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提高居住质量的合理要求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矛盾,同时也折射出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变局对文化建设的冲击。
传统村落保护的5点建议
保护正在消失的传统村落,为今后的持续发展留住先祖创建的乡村生活图景,是我们应该担当的历史责任。
湘西的转型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随着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大交通网络进一步贯通,湘西发展深度体验式旅游和自驾游的潜力极大。保护好湘西传统村落遗产,对湘西旅游资源的后续培育,加快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推进湘西的扶贫开发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意义极大。为此,特提出五点建议。
1.进一步落实主抓领导和主抓部门的责任。这几年,自治州采取沿主要旅游线路改造民族特色村寨,启动“百千万”保护工程,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落实机制仍存在缺陷,要进一步落实主抓领导、主抓部门的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制订奖罚措施。
2.突出保护有传承价值的民居和历史建筑。将有传承价值、品相较好的民居和历史建筑列为保护重点,加大保护修缮的力度。加快凤凰古城、吉首德夯、保靖吕洞山、龙山里耶、永顺王村、花垣茶峒、泸溪浦市等重点景区周边传统村落保护修复步伐,逐步形成可进入有后劲的新兴乡村旅游线路。
3.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大的火灾和垮塌事故。建议结合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安排专项资金,开展传统村落火灾和其他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改造老化电线,增添消防设施,将防火灾、防垮塌的责任落实到村组干部和住户身上。
4.抓好中国传统村落后续资源的筛选、申报。由于前期调查深度不够,尚有一些像保靖夯吉苗寨等基本符合条件的村落没有进入名录,建议进一步开展核查筛选,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和申报工作。
5.拓宽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路子,推动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一是采取政府出资收购、置换有价值的传统村落的办法推动保护。二是引进或组建公司按市场化方式运作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三是在行政村村支两委班子力量强的地方,可由村集体组织保护开发,采用村民以老宅入股和参与民俗表演活动等方式获取收益,激活保护内力。
(作者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武吉海
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