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匡春林 通讯员 谢丹)西非国家今年3月暴发埃博拉疫情,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日前,香港一例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经媒体报道,引发公众对该疫情的普遍关注。长沙市疾控中心昨日提示:目前,香港疑似病例已经被排除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且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公开表示:中国公民无需对西非埃博拉疫情恐慌。但市民入非旅游、工作还是要提高警惕。从非洲国家归国人员,要及时到出入境检疫部门体检,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专家介绍: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传染源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猴子等)。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到目前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患者多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皮疹等。重症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出血。由于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预防,控制传染源是防控该病最重要的措施。世卫组织表示,即使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埃博拉感染者,感染的概率也十分低,因此,近期曾搭乘国际航班的市民无需过于紧张。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在出国时应注意了解当地疫情进展情况,做好相关个人防护。如果到疫区,应特别避免接触具有相关症状的病人及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尽量减少去野外,不要接触灵长类动物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匡春林
编辑: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