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准扶贫看绥宁|撒播“脱贫种子”,绥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兴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编辑:晓柒 2018-06-07 17:15:1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精准扶贫之于湖南省绥宁县,是油茶里流淌的致富经,南竹林里擦亮的生态底色,杂交水稻制种撒播的“脱贫种子”,一站式医疗报销夯实的社会保障,农村劳务经纪人彰显的就业互助帮扶……扶贫道路上,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为你解读绥宁的种种妙招,如何化作脱贫攻坚向心力,摘掉贫困帽,铺就振兴乡村路。

绥宁县武阳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向云峰/摄

绥宁杂交水稻种植基地。向云峰/摄

绥宁杂交水稻制种植保飞防。

绥宁杂交水稻制种丰收场面。 刘玉松/摄

绥宁县武阳镇收割杂交水稻种子。向云峰/摄

  红网时刻记者 何超 绥宁报道

  相关报道:精准扶贫看绥宁|油茶里流淌致富经,绥宁筑巢引凤造朝阳产业

            精准扶贫看绥宁|多措并举,健康扶贫除“贫根”

  水稻生产历来是湖南的传统种植优势,湖南稻谷产量常年居中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水稻产量第一省”。由此催生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在全国亦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方沃土,育一方水稻。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绥宁县拥有生态和水田耕作模式的多样性,是国内少有的两系制种生产优势基地。凭借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近年来,湖南绥宁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乘势而上,成为该县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成为湖南乃至全国制种产业的新势力。

  政策打头

  绥宁建起9万余亩制种田

  绥宁县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试点推广杂交水稻制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制种面积、单产、总产、总产值长期保持全国前列,被袁隆平院士称作“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2013年,绥宁县还被评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

  为大力发展制种产业,确保粮食安全,近年来,绥宁县相继出台多项文件政策,推进公司与县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双见面、双沟通”机制,全县扶大扶优扶强5-6家种子生产企业在县内建立稳定的基地,实现优势基地与优势企业高度融洽。

  绥宁县将规划涉及到的13个乡镇制种区内的15万亩水田面积划为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范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目前,绥宁基地已成为隆平高科(包括隆平种业、亚华种业、民生种业等)、科裕隆等优势龙头企业的最大生产基地,年生产面积在5万亩以上。

  链接上企业,绥宁杂交水稻制种在销路上有了坚实保障。2015年,绥宁县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绥宁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明确隆平高科每年在绥宁县制种面积达4万亩以上、产值1亿元以上,合作建设绥宁隆平高科杂交水稻加工物流中心、制种实验示范中心、农民培训学校以及杂制种基地种子生产信息平台等项目。

  2015至2017年,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6.65万亩,总产量6550万公斤,总产值34.7亿元,种子质量合格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面积达到9万余亩,杂交稻生产总产量达到2万余吨,生产总值超4亿元。

  “公司+基地+农户”

  田野里撒满“脱贫种子”

  与普通种植水稻不同的是,水稻制种产业相对来讲收入较高,是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绥宁县杂交制种每亩可获产值3500元左右,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在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负责唐家坊镇每个村的技术指导,并在肥料上给贫困户垫支。”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绥宁基地经理朱小华告诉记者,隆平种业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资金支撑和收购保障。近年来,绥宁县政府通过引导,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十基地十大户”“公司十基地十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模式,与当地村委会、制种户、制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方式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促进了种子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唐家坊镇拥有1.2万亩杂交水稻制种田,是绥宁最大的制种基地之一。这里播下的“脱贫种子”在“公司+基地+大户”绥宁模式下,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去年种了3亩,今年增加到25亩,收成好的话,今年能还上建房子欠下的5万块钱。”曾家湾村的贫困户曾令伟尝到了甜头后开始租地扩大规模。他告诉记者,去年的收购价达9块/斤,按照亩产400斤来算,扣掉800/亩的成本,每亩还能挣到2800元。

  嗅到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商机”,制种大户唐家坊村的汤明义从2012年包下了132亩,2017年扩展到600多亩,今年又增加到700多亩。不仅如此,他还带动贫困户袁桂凤种植60多亩,雇请14个长期劳动的贫苦户人均每年发放1.4万的工资。

  2015年至今,绥宁县以租赁、代种、入股方式进行土地流转面积累计52000亩,发展制种大户10324户,其中100亩以上的有36户,制种专业合作社36个,农机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10个。

  技术驱动

  建“五化”基地树绥宁品牌

  水稻种植行业面临着要“靠天吃饭”的难题。气候变化反常,让人难以琢磨,既然改变不了气候,就只能适应气候,合理安排制种组合和生产时段,抓好技术服务和指导是首要任务。

  近年来,绥宁县筛选最优组合生产,实行精细化管理,筛选最适宜组合安排到基地生产;科学安排育性敏感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避开高低温、下雨时段,确保种子质量;大力推进轻简化栽培,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增加效益;普及割刹父本技术,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减轻病虫危害,降低穗上芽发生率。

  为巩固水稻制种这一优势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效益。绥宁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打造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园目标,建立制种产业信息和制种技术创新“两个平台”,不断探索监管体系、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三个创新”,着力打造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五化基地”。

  2015年7月,绥宁县采取政府与企业基地共建模式,在隆平高科武阳基地建成了“杂交水稻种子机械烘干示范中心”,为制种大户提供了3000多亩种子机械烘干条件。同时与隆平高科合作计划进行种子“不落地”干燥和收购的尝试,探索向制种农户收购湿种子烘干加工新模式。

  品牌是基地最好的宣传。2017年,绥宁县政府配合隆平种业在武阳镇成功建成全省第一个现代农业水稻制种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让示范园成为绥宁县制种产业水平的象征和代表;将“绥宁种子”作为地理标志产品进行申报,申报成功后所有绥宁生产的种子都要在包装袋上给予标注,广泛宣传,扩大绥宁种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编辑:晓柒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our.rednet.cn/c/2018/06/07/464939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