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揭秘: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试点一年多到底有何变化?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刘双 编辑:摇曳 2018-01-17 08:03:05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如今已是休闲胜地。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树林里的苗族姑娘。图/龚建辉

南山牧场风力发电。图/周卫斌

  住在国家公园是怎样一种体验?城步苗族自治县边溪村的居民认为,这是一桩美事。

  2016年,作为全省唯一、全国首批十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的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启动。一年多来,该县关停一批项目,鼓励村民管护员,守护家乡的山山水水,还有不少村民开了农家乐,自家收入也直线上升。

  如今,巍巍八十里大南山,白云碧草相得益彰;绿水逶迤两江峡谷,山青岭绿风光如画,壮丽的风景俨然成为该县的一张新名片。

  本报记者 刘双 邵阳报道

  近日,站在自家宽敞、舒适的农家乐前,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边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平乐呵呵地说,“我们现在住在森林里,建设国家公园是好事,群众很拥护,大家期盼已久”。自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城步苗族自治县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调,发展经济,让村民脱贫致富,踏上新的发展节奏。

  杨梅竹笋罗汉果成特色产业

  在冬日的阳光下,沿溪而上,越过古村落,穿过大峡谷,在崭新的盘山公路上一路盘旋,直达南山之巅。两江峡谷、金童山、八十里大南山等风景,如一幅会吟诗的画卷徐徐展开。

  2017年11月下旬,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科研团队成功实现资源冷杉大面积人工繁育,完成了资源冷杉自然伴生树种子采摘和保管工作,着手建设资源冷杉自然生长混交林。这是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加强生态保护的举措之一。

  生态,是该县从未停息并日益坚定的发展路子。城步苗族自治县依托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一步强化“决策围绕生态定,产业围绕生态做,百姓围绕生态富”三大举措。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该县紧急叫停试点区已经核准的2个风电项目,关停了一批水电开发项目,并对南山牧场放牧区进行严格限定,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延续性和南方草原景观的特殊性。同时,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规划,打造了城步青钱柳、城步虫茶、大木山杨梅、威溪竹笋、蒋坊红茄、西岩罗汉果、白岩山苗乡梨、坳岭秋菊、塔溪葡萄、长安营西红柿、南山萝卜等一批特色生态农业,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近千居民有了“生态饭碗”

  杨辉友是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镇的一名贫困户。今年,他有了一个新身份——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的一名生态管护员。

  放下砍刀的杨辉友,巡山,守护家乡的山山水水,成为他每天的工作。杨辉友介绍,成为生态管护员后,自己一年就能领取万余元薪酬。

  试点开展以来,南山国家公园整合并扩大现有公益林护林员、森林防火巡山员和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三员合一”成为“国家公园森林资源管护员”,形成公益林资源专职管护新体制。截至目前,试点区已有近千名居民端上了“生态饭碗”。

  试点区覆盖城步苗族自治县7个乡镇49个村(居)2万余名居民。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调动群众保护生态和投身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借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通过文化相融、传承示范,试点区内初步形成南山与两江峡谷、白云湖与白云洞、县城沿河风光带、十万古田、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大寨侗族民俗文化村与桃林千年苗寨等乡村生态体验品牌,入境访客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十一”黄金周,该县接待生态体验访客3437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3.82%。

  城步人称,这就是生态建设带来的“红利”。

  声音

  建了国家公园人文气息更浓了

  “建设国家公园是好事,群众很拥护。”杨国平说,公园的建设是一桩美事。

  边溪村有318户1200多人,自从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以来,当地群众就加入到建设队伍中。

  作为南山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边溪村是游客的必经之地。每当游客途经这里,都会停下脚步观山水,赏美景,吃地道苗家饭,顺便住苗家房屋里,体验一把苗家生活。

  “我们村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建了国家公园后,这里的人文气息就更浓了。”杨国平介绍,村里旅游业被带动起来了,村民的收入也直线上升。目前,该村有8家旅馆,10家农家乐,“年收入少则七八万元,多则有几十万元”。

  杨国平告诉记者,村里还将村部改成游客接待中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不少。记者刘双

  湖南行动

  湖南旅游脱贫人口将达100万

  2015年,《湖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4-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是全国首个同类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湖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方案》共6个部分25条,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步骤、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通篇贯穿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湖南近些年先行探索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方案》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整体思路,突出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突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划定生态红线、生态补偿、节能减排治污市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分别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单位,确定了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施工图”。

  湖南每年下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任务,2014年以来累计下达目标任务178项,完成改革事项113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出“组合拳”,其中两型试验区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取得积极进展,领跑全国。

  截至2015年底,湖南已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示范点23个,全国特色景区旅游名镇(村)19个;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322家,还有特色各异、业态丰富的田园农庄、农家乐、采摘篱园等数千家,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扶贫效益明显。

  到2020年,全省旅游脱贫人口将达100万人(约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1%),贫困地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通过旅游业带动就业人数达40万人。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刘双

编辑:摇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