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17洪江市·黔阳黄桃采摘节在黔城镇桃源村黄桃基地启幕,个大味甜的黄桃引来众多游人前来品尝。
开幕式上,洪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龚为黔阳黄桃倾情代言。
张龚接受时刻新闻记者采访。
红网长沙8月1日讯(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何超)洪江盛产水果,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这里孕育出了黔阳冰糖橙、黔阳脐橙、大红甜橙3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黔阳黄桃的“横空出世”,为洪江的“水果版图”再添一子。
7月29日,2017洪江市·黔阳黄桃采摘节在黔城镇桃源村黄桃基地启幕,刮来了一场持续近半个月的“采摘风”。借黄桃采摘节启幕之机,时刻新闻记者采访了洪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龚。
春花夏果 黄桃变“黄金果”
“黔阳冰糖橙的批发价能卖到2元每斤,而黄桃零售价只能卖到几毛钱一斤;加之交通不便,保鲜期相对较短的黄桃难以向外打开市场,很多果农就将当时卖不起价的黄桃砍掉,改种冰糖橙。”张龚说,洪江市历来就有种植黄桃的传统,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种植面积一度非常可观;同时,洪江市是冰糖橙的发源地,看似差不多的水果在当时的价格却有着云泥之别。
“随着我市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物流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鲜果运输、保鲜技术的进入,困扰黄桃保鲜难、运输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张龚说,如今,黔阳黄桃凭借着味甜、个大、色黄等特点深受食客喜爱,迅速打开了周边市场,价格逐年攀升,一度涨至每斤15元,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上的“当红炸子鸡”。
在巨大经济效益的带动下,桃源、群峰、红岩等原黔阳黄桃主产区的农民逐步开始改种黔阳黄桃,黄桃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黄金果”。
农旅融合 助力精准扶贫
目前,洪江市“黔阳”黄桃种植面积达1.2万亩,总产达1680万斤,按当前5元一斤的采摘批发价计算,年销售收入将达8400万元,经过包装后,产值将进一步增加。
“通过发展黔阳黄桃,已惠及贫困户1600余户,预计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张龚告诉记者,大部分黔阳的贫困户已将自己责任山用于种植黔阳黄桃,未来不久,他们均可实现稳定脱贫。
在将“黔阳”黄桃确定为部分主产区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时,洪江已同步做好了黄桃与旅游业深渡融合的规划。
张龚表示,在桃源村,依托黔阳黄桃,设置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事体验、观光休闲、农家乐的综合接待等旅游项目,重点打造了桃源旅游度假区,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与“黔阳”黄桃产业相结合的休闲农庄。
黄桃和旅游的结合,相得益彰。张龚表示:“通过举办‘桃花会’‘寻找桃花源’‘黄桃采摘节’等节会活动,开展果园漫步、果实采摘、户外拓展等参与性项目,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实现乡村旅游在线体验、推广营销与“黔阳”黄桃销售的有机结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以桃为媒 发展全域旅游
张龚表示,按照黔阳黄桃的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洪江市黔阳黄桃种植面积将达2万亩,总产达3000万斤,线上线下的销售措施基本成熟,3个主产区农业、旅游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助推当地农民达到小康水平。
如今,黄桃节的举办为洪江乡村旅游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张龚说:“举办黄桃节,旨在以桃为媒,以节搭台,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实现乡村旅游在线体验、推广营销与“黔阳”黄桃销售的有机结合,让果农丰收的果子、农家休闲产业的投资,尽快变为真金白银。”
在第二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中,怀化赫然在列。张龚表示,洪江市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黔阳古城、雪峰山为核心的景区景点建设,以“三月三女儿节”“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旅游节会为载体,力争到2021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600万人次。”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编辑:晓柒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