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中央治疆方略统领下,如何发挥旅游业在开放发展中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吐鲁番旅游开放水平,补齐吐鲁番开放型经济短板,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准确把握旅游开放大势,不断提升吐鲁番旅游开放视野
(一)扩大旅游开放是贯彻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客观需要。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赋予了开放发展新的时代内涵,突出表现为双向开放、主动开放、全面开放、共享开放。陈全国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周边省区互联互通,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扩大旅游开放是开放发展的题中要义。近年来,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吐鲁番旅游经济发展。2016年2月,吐鲁番市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提出了吐鲁番是“新疆名片、新疆窗口和新疆大客厅”的战略定位。2017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推动吐鲁番丝路文化旅游区创新改革提升,加快吐鲁番中国国际丝路绿洲旅游目的地进程,重点培育丝绸文化旅游线等十条精品旅游线。扩大吐鲁番旅游开放是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战略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完全吻合,符合开放发展新的时代内涵。
(二)扩大旅游开放是适应旅游发展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开放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最好方式。从旅游业发展史来看,无论是中国旅游业还是吐鲁番旅游业,其发展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初期,宾馆、饭店行业就是国家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最好的行业。旅游业的开放,一方面,体现在其自身的产业属性上,创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是公众参与性、资本吸纳性最强的产业之一。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开放性体现在其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角色,国际旅游合作将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中之重。此外,新常态下旅游业的开放性突出表现为“旅游外交”。“旅游外交”已成为最具认同性和亲和力的外交途径。当前,旅游外交以其独特的综合优势,已走向国家外交前沿。丝绸之路汇集全球80%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之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规模超过2500万人次。“十三五”期间,我国预计将吸引沿线国家和地区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以开放崛起为纲领,使旅游业成为展示吐鲁番形象、扩大开放的中坚产业,是由旅游业发展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符合国家“旅游外交”的战略新定位。
(三)扩大旅游开放是发挥“一带一路”优势的必然选择。吐鲁番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连接内地、南北疆及中亚地区的交通枢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吐鲁番旅游对外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4日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同时指出:吐鲁番与诸多古城古港一道是记载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吐鲁番在古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四大文明和七大宗教的交汇之地,这一鲜明特点为吐鲁番扩大旅游开放提供了历史基点。站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新的起点上,传承、开放、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扩大吐鲁番旅游对外开放应当而且可以大有作为。
(四)扩大旅游开放是抢抓交通机遇乘势而上的应时之举。近年来,吐鲁番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络快速发展,构建了乌吐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一体的大交通体系,“连接南北,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凸显。兰新高铁开通,吐鲁番融入了乌鲁木齐一小时经济圈。今年4月,乌鲁木齐至吐鲁番实现了动车公交化,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客运快速化、公交化、便捷化服务水平。吐鲁番交河机场正朝着乌鲁木齐第二国际机场迈进,继吐鲁番-哈密-北京、乌鲁木齐-吐鲁番-上海定期航线之后,今年4月17日开通了广州-长沙-吐鲁番定期航线,6月7日郑州-吐鲁番往返航线已正式开通,6月底将开通天津—吐鲁番—伊利、喀什-吐鲁番-西安航线。新航线开通后,吐鲁番机场定期航线达到6条,通航城市达到11个,将形成以吐鲁番为集散地和中转地,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北等主要旅游客源地的立体交通网络。吐鲁番大交通格局的形成,使得吐鲁番旅游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带来了巨大的物流、资金流和客源流,为扩大吐鲁番旅游开放创造了良好机遇。
(五)扩大旅游开放是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吐鲁番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旅游景区(点)20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吐鲁番烽燧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鄯善县鲁克沁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处(葡萄沟—坎儿井—火焰山)。吐鲁番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1978年,吐鲁番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吐鲁番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吐鲁番现有旅行社19家,星级酒店及社会宾馆389家,农家乐224家,旅游演艺场所1处(吐鲁番盛典)。全市旅游行业直接就业人数1.1万余人,旅游系统和相关产业间接总就业人数5万余人。201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630万人次,同比增长20.9%;实现旅游收入57.79 亿元,同比增长21.5%。吐鲁番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为扩大吐鲁番旅游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开创吐鲁番旅游业发展新局面也依赖于对外开放来提供强大动力。
二、客观审视旅游开放不足,精准定位吐鲁番旅游开放方向
近年来,吐鲁番旅游对外开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旅游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不合理。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够紧密,旅游业在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二是旅游对外形象宣传缺乏精准定位。突出表现为缺乏鲜活的旅游对外形象宣传口号、标识。吐鲁番多年来使用的对外旅游宣传口号是“千年绿洲,葡萄圣城”,没有抓住丝路文化特色,彰显“一带一路”主题,宣传口号定位不够精准,目前尚未确定旅游LOG标识。境外宣传促销活动开展明显不够。三是入境旅游市场短板突出。客源结构不合理,入境游客偏少。2015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4.22万人次,占接待总人次数0.82%;2016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5.15万人次,占接待总人次数0.83%。2015、2016两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在总游客人次所占比重都不足1%。2016年“新疆人游吐鲁番”所占的比重较高,高达69.17%,“中国人游吐鲁番”、“外国人游吐鲁番”所占的比重较低,分别只有30%、0.83 %。四是对外合作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外交作用发挥不够。吐鲁番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家缺乏深入交流,与吐鲁番在“一带一路”中的历史地位、现有大交通格局不相适应。
基于以上因素,扩大吐鲁番旅游开放,要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理念,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开放政策,立足国家、自治区、湖南援疆等开放平台,坚持强基础、补短板、拓渠道、扩路径等原则,推动吐鲁番旅游双向开放、主动开放、全面开放、共享开放,逐步在开放的广度、深度、高度上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提升吐鲁番旅游开放水平,努力打造吐鲁番旅游开放崛起新高地。
三、创新拓展旅游开放路径,不断提升吐鲁番旅游开放水平
(一)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拓展吐鲁番旅游对外开放空间
一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拓展旅游开放空间。“一带一路”,旅游要先行。立足吐鲁番“一带一路”区位优势,挖掘旅游资源特色,主动融入和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引下,以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目标,以丝路文化体验为特色,按照“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思路,以文化遗产旅游为核心,以乡村旅游为重点,以沙漠旅游、康养旅游为补充,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将吐鲁番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丝路绿洲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加快推动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旅游合作机制,以举办第二十六届丝绸之路葡萄节为契机,推动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旅游联盟;着眼长远发展,重点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吐鲁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合作。探索吐鲁番“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依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打造集丝路民俗、非遗展馆以及旅游商品展示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打造一台大型室外实景演出《丝路明珠吐鲁番》,推进吐鲁番丝绸之路旅游小镇群建设,打造“吐鲁番记忆”旅游商品,创新发展其他旅游新业态。
二是围绕推动全域旅游创建,提升旅游开放空间。吐鲁番是新疆唯一的全市整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地市,这为扩大吐鲁番整体旅游开放提供了良好机遇。要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契机,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以打造天山廊道世界遗产旅游带、乌昌石吐旅游走廊为重点突破,加快构建以高昌为中心,以鄯善、托克逊为增长极,以“一主(吐鲁番文旅和公共服务核心)两区(滨沙楼兰文化休闲旅游区、托克逊休闲探险旅游区)”为骨架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积极推动吐鲁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体制机制、政策、项目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探索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等“1+3+N”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努力把吐鲁番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全国全域旅游建设积累经验,创造新的发展模式。
三是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深化旅游开放空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主动融入和对接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疆富民”的特殊作用,推动旅游业“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力推进旅游扶贫,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实施计划,将乡村旅游与春博会、“杏花季”“桑葚季”“葡萄采摘季”“阳关旅游季”等相结合,不断扩大旅游就业,开展“访惠聚”活动,促进民族大团结。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旅游小镇建设,重点打造葡萄旅游小镇、坎儿井旅游小镇、西游文化旅游小镇、沙疗康体旅游小镇。延伸旅游扶贫产业链条,全力推动一批惠民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葡萄、囊等特色旅游产业,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用旅游改革发展红利推动新疆工作总目标在吐鲁番落地生根。
(二)拓展境外旅游市场,努力补齐吐鲁番旅游对外开放短板
一是要发展航空旅游扩大对外旅游开放水平。旅游与航空密不可分,旅游开放和航线开通互为一体。加强旅游与航空融合发展。提质升级建设吐鲁番国际旅游机场,争取开通丝路沿线国际城市航线,增开陆上丝路城市和海上丝路城市直达吐鲁番航线。按照“航线开通到哪里,旅游宣传促销就到哪里”的思路,在境外重要客源城市举办旅游推介会,精准拓展境外旅游市场;推动制定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开辟境外旅游包机线路;推动吐鲁番创建全国航空旅游基地,发展低空旅游经济,将吐鲁番建设成为全国航模展示、培训、低空飞行基地;探索设立临空旅游经济区,发展吐鲁番临空旅游经济;推进引客入吐、引资入吐、引智入吐、引技入吐,探索设立旅游免税店,加大旅游商品销售力度。
二是要通过“内引外联”大力拓展境外旅游市场。借助交通干线及跨省旅游走廊,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开拓境外旅游市场。深化与陕西旅游合作,以喀什-吐鲁番-西安航线为连线,开拓欧美高端旅游市场;加强与广东旅游合作,借助泛珠三角平台,以广州-长沙-吐鲁番航线为连线,开拓港澳台旅游市场;加强与张家界旅游合作,开拓韩国旅游市场;借助天津-吐鲁番-伊利航线开通,通过霍尔果斯口岸,拓展哈萨克斯坦境外旅游市场;借助吐鲁番至喀什航线,通过瓜达尔港,打通中巴旅游经济走廊,拓展巴基斯坦旅游市场;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重点培育吐鲁番-伊利-哈萨克斯坦、吐鲁番—喀什—瓜达尔港—巴基斯坦等跨境精品旅游线路;争取自治区旅发委支持,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迪拜等国设立“新疆之窗—吐鲁番”海外营销中心。鼓励吐鲁番境内骨干旅游企业到境外开设旅游办事处和推广中心,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优化入境客源结构;举办多形式的境外大型宣传促销活动,推广“丝路明珠吐鲁番”形象。
三是要立足口岸优势大力发展跨境旅游。新疆周边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8个国家接壤,沿线分布着17个边境一类口岸。近年来,“一带一路”各沿线国家简化签证手续。今年自治区旅发委正在进一步推动阿勒泰地区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工作。吐鲁番要抢抓机遇,借助自治区口岸平台,利用霍尔果斯口岸、吉木乃口岸、红旗拉普口岸等边境口岸资源,开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大力发展跨境旅游,推出中俄哈蒙环阿尔泰山跨境自驾游,创新推出“穿越天山廊道,探秘世界遗产”中哈吉跨境自驾游等国际跨境旅游新线路。
(三)参与国际旅游合作,大力打造吐鲁番旅游对外开放亮点
加大旅游与经贸、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交通、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充分挖掘旅游、商务、外事等开放平台的功能和潜力,务实拓展国际合作平台,提高吐鲁番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组织及相关专业性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旅游企业合作,引进国际品牌度假酒店、国际知名主题公园、国际知名旅游集团;加强与商务部门合作,依托新疆境内外商协会和境外商务代表处开展旅游专业化、产业链、点对点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型旅游投资企业,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吐鲁番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极;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旅游合作。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先联先通”的特殊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新疆周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相关旅游部门合作,开展旅游研学培训、医疗旅游合作;借助自治区中国——亚欧博览会平台,加强与各国旅游部门合作;积极组团参加“2017中哈旅游年”活动。
(四)依托旅游援疆优势,持久注入吐鲁番旅游对外开放动力
发挥旅游援疆优势,大力推动湖南旅游援疆工作。实施“旅游客源送吐”工程。以广州-长沙-吐鲁番航线开通为契机,持续开展“湖南人游吐鲁番”活动,出台航线培育奖励政策;推动湖南14个市州实施“客源送疆”工程,推进湘潭、郴州、衡阳、益阳4个市州“旅游援疆”工作;争取湖南支持在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日报、湖南红网等设立栏目,免费宣传吐鲁番旅游;发挥湖南旅游、外事、商务优势,争取湖南支持,在境外重要客源城市设立旅游办事处或“吐鲁番海外营销中心”;支持在长沙等地建立“吐鲁番旅游推广服务中心”。实施“旅游人才培养”工程。推动长沙、吐鲁番缔结友好城市,协调长沙、吐鲁番两市互派旅游行政系统干部挂职。在长沙、吐鲁番举办旅游管理人才培训班,加大对吐鲁番旅游系统人才的培训。实施“旅游投资招商”工程。利用湖南援疆优势,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采用优惠政策招商、金融支持招商、市场招商、产业链招商、特色资源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来吐鲁番投资旅游业。在长沙召开一次旅游项目投资洽谈会,引进湖南客商到吐鲁番投资旅游,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集团到吐鲁番投资。实施旅游企业“双百结对”支援计划。2017年,在湖南选择2-3家重点旅游企业,与新疆2-3家旅游企业结对帮扶,培育发展一批骨干旅游企业。
作者蒋先宜为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援疆干部、吐鲁番市旅游局副局长
来源:红网
作者:蒋先宜
编辑:摇曳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