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湖南入境旅游发展年。在全球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场景创新已成为入境旅游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从场景创新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场景创新方法,以湖南省为例,探寻以场景创新推动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场景创新经济学和场景创新方法论
场景创新经济学,聚焦于深挖特定场景下消费者内心深处的需求,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精心构建独特且极具吸引力的消费场景,最终达成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场景创新经济学强调场景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载体。其理论核心观点可概括为如下4个方面:
1.场景驱动创新要素集聚。特定场景能够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汇聚。例如科技园区场景,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和浓厚的创新氛围,吸引大量科技人才与企业入驻,促进知识交流与技术合作 ,加速创新成果的产生。
2.文化赋予场景独特价值。文化是场景的灵魂,不同地域文化为场景注入独特内涵。像西安古城墙周边以唐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商业场景,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店铺设计、商品售卖与服务体验中,提升了商业附加值,也增强了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
3.空间体验塑造经济新模式。注重消费者在空间场景中的体验,通过创新空间设计与场景营造,创造新的经济模式。如将废弃仓库改造成集艺术展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意空间,为消费者带来独特体验,催生了诸如小众艺术展览、特色手工艺品售卖等新的经济活动。
4.需求导向推动场景动态演变。场景需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进化。随着健康生活理念兴起,健身场景从传统健身房向户外健身、线上健身课程、智能健身设备体验店等多元化场景转变,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健身需求。
场景创新方法论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挖掘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潜在需求,通过创新产品、服务和体验,构建起与用户深度连接的场景生态。对入境旅游而言,就是要深入挖掘外国游客的需求,结合区域的特色资源,创造出独特的文旅体验场景。
二、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场景经济学审视
长期以来,入境旅游一直是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一块短板。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我省入境旅游持续下滑,甚至出现2012年至2014年连续3年负增长。2015年以来,湖南省入境旅游实现了强劲增长。2015-2018年湖南省入境游客数量从219.55万人次增长到365.1万人次,累计增加游客145.5万人次,年均增长13.6%;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从7.99亿美元增长到15.2亿美元,旅游外汇收入接近翻番,年均增长速度为17.4%。2019年湖南入境旅游破纪录净增加102万人次,全年入境游总量达到467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50万人次),增长比四年前翻番。在三年疫情后经过艰难的恢复振兴,2024年湖南入境旅游再现强劲增长,全省接待入境游客322.4万人次,同比增长187.7%,入境旅客总花费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456.5%。从入境游客源结构看,亚洲客源始终占主体地位,日韩、东南亚成为主要增长极。
从场景经济学视角来看,湖南入境旅游增长的诸多数据体现出场景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国际游客人均消费同比增长32%,夜间经济贡献率占比41%。这一增长得益于湖南围绕亚洲游客偏好打造特色旅游场景,如融入亚洲流行文化元素的演艺活动,吸引了大量亚洲游客。场景创新促使消费场景多元化,像长沙的夜经济街区,通过打造特色灯光、街头表演等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消费。长沙入选“全球十大新兴旅游目的地”,张家界元宇宙景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创新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为场景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湖南文旅场景创新的实践成果。一是数字文脉重构(马王堆汉墓XR剧场)。运用全息投影技术,生动复原辛追夫人生活场景,国际游客停留时长延长至2.6小时,衍生品复购率达65%。从场景经济学角度,这是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深度挖掘文化价值,满足游客对历史文化的探索需求,实现文化与经济价值的转化。二是工业遗产活化(衡阳建湘柴油机厂改造)。将废弃厂房转型为“机械艺术公园”,举办亚洲青年蒸汽朋克文化节,吸引23国创意团队入驻。该实践激活了闲置资源,打造出集文化、创意、旅游为一体的新场景,促进产业融合,创造就业与经济收益。三是山水科技融合(张家界“元宇宙峰林”)。借助5G+AR技术,实现“阿凡达悬浮山”实时互动,欧美游客占比提升至39%,二次消费增长220%。科技与自然景观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旅游体验场景,满足了欧美游客对新奇体验的追求,拓展了国际客源市场。
2.湖南文旅场景创新的主要经验。在品牌创新方面,湖南文旅厅特邀张艺兴创作并演唱海外文旅推广曲《湖南摇叮阔》,全平台曝光量超5亿次。通过明星与文化元素融合,精准定位全球游客对新奇文化体验的需求,塑造品牌形象,开拓国际市场,符合场景经济学中精准定位需求、创新品牌传播场景的理念。在服务创新方面,张家界优化通关、支付服务及景区标识国际化,打造“最宠游客城市”。构建便捷舒适的服务场景,减少游客阻碍,提升体验,增加停留时间与消费意愿,契合场景经济学中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在产品创新方面,举办周杰伦演唱会、厂“BA”、Z1无人驾驶挑战赛等活动,推出低空飞行、水上体验等新业态。满足不同游客群体,尤其是年轻游客对时尚、潮流、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拓展旅游消费边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体现场景经济学挖掘多元需求、创新消费场景的理念。
3.湖南文旅场景创新现存问题。主要有“三个不足”:一是文化转译不足。非遗体验多停留在表面展示,外籍游客深度参与率仅28%。从场景经济学看,未能构建起深度文化消费场景,无法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没有满足游客对文化深度体验的需求。二是要素协同不足。文旅项目各自孤立,跨区域旅游线路利用率不足40%。有违场景创新方法论中各场景要素协同联动的原则,阻碍场景生态构建,影响游客整体体验和文旅产业综合效益。三是青年动能不足。亚洲青年创客参与度较低,国际文旅项目青年主导率仅12%,未能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动能,不利于场景创新持续推进。
三、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以场景创新推动湖南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湖南省的国际航线密度、对外贸易投资、人文交流、“湘企出海”布局和入境旅游市场的重点都集中在亚洲。
2025年,湖南应统一思想认识,抢抓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覆盖湖南的重大机遇,突出以亚洲旅游市场为重点,结合“湘企出海”亚洲布局,以场景创新推动亚洲旅游市场开拓实现新突破,从而推动《促进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全面落地见效。立足今年,着远长远,建议抓好5项重点工作:
1.全力把长沙打造成为“亚洲青年创新之都”。长沙作为亚洲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自2017年以来,一直是联合国“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举办地。湖南应总结借鉴该论坛举办的成功经验,联合亚洲青年领袖论坛和亚洲青年联合会,精心策划举办亚洲青年达人场景创新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全面提升长沙“六大城市品牌”(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青年友好型发展城市 、工程机械之都和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国际知名度、美誊度和影响力,积极探索“网红城市”向“亚洲青年创新之都”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2. 实施亚洲青年达人合作交流计划,充分激发亚洲青年在场景创新中的强大动能。组织开展数字游民计划,在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地建设“国际青年创客营地”,为入驻的亚洲青年提供免租期政策及场景实验支持,助力他们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的旅游项目,让青年创意在湖南的山水人文间落地生根。成立跨境场景实验室,与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曼谷创意设计中心等亚洲知名创意机构共建“亚洲文旅场景创新联盟”,加强国际间的创意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新思维碰撞。
3.实施湖湘文化解码工程,全力打造亚洲文明对话新载体。建立“湖湘文化元素数据库”,完成湘绣、醴陵瓷等核心IP的数字化转译,深度挖掘湖湘文化内涵,为文化传播与创新筑牢根基。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设立“亚洲文化数字转译中心”,运用先进技术开发多语言文化解码算法,打破语言障碍,促进亚洲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构建起多元文化交流的崭新场景。
4.构建“三带联动”空间矩阵,形成覆盖全省的超级场景网络。着力打造湘江科创走廊,举办橘子洲元宇宙艺术节,借助前沿科技将青年毛泽东诗词转化为AR沉浸剧场,生动展现湖湘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独特魅力。积极建设大湘西遗产廊道,推出崀山丹霞数字攀登系统,游客通过体感设备便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地质演变”的神奇过程,大幅提升自然景观游览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全力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发展,举办国际青年设计周,将旧城改造与亚洲美学理念深度融合,打造成为创新实践的前沿阵地,通过区域间的协同联动,构建起丰富多元、独具特色的旅游场景。
5.统筹推进促进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十二条措施落地见效。坚持外事、外宣、外贸、外资、外经“五外”联动,强化创新生态的实施保障,为场景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在政策工具箱方面,设立充足的“场景创新基金”,对跨国青年团队给予50%的研发补贴,吸引全球优秀青年人才汇聚湖南,投身创新项目。试点“文旅创客签证”,允许亚洲青年在湘最长停留180天,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宽松便捷的政策环境,从政策层面激发创新活力。在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建成覆盖4A以上景区的“文旅元宇宙专网”,确保时延低于20ms,保障各类科技应用在旅游场景中的流畅运行。开发多语种智能导览系统,支持83种语言实时翻译,满足不同国家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服务体验,为场景创新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在国际传播矩阵方面,在TikTok等热门国际平台设立#DiscoverHunan话题,联合亚洲知名达人创作富有吸引力的场景化内容,扩大湖南旅游的国际传播力。开发“湖湘文化数字盲盒”,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文化IP的跨境分发,增强文化传播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助力场景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在评价体系创新方面,构建“场景创新指数”(SEI),从文化转译度、技术融合度、青年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动态评估,为场景创新提供科学、全面的评价依据,推动创新工作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
(本文作者陈献春 系亚洲青年领袖论坛首席专家,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来源:红网
作者:陈献春
编辑:史凌松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