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厅组织的“怀化市侗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名专家论证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月30日讯(记者 雷文霞 通讯员 杨雨点)近期,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文化和旅游厅回函批复,“怀化市侗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更名为“怀化五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靖州苗族歌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咚咚推”。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怀化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工作。为推进保护区建设,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体现怀化古称五溪的历史传承和区位特征,突出打造五溪文化品牌,利于怀化市下一步更好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创,2022年10月,怀化市人民政府正式向省人民政府报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更名的请示。同年12月29日,湖南省文旅厅组织召开“怀化市侗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名专家论证会,经专家一致研究论证,建议将“怀化市侗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名为“怀化五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23年1月,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下达批复文件同意更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芦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花蜜饯制作技艺。
建设“怀化五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不断推进五溪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现代化新怀化,助力湖南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怀化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当代价值。下一步,怀化市将紧紧围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目标,将保护区建设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之地,用非遗讲好五溪和中国故事,为怀化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做出五溪文化的独特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雷文霞
编辑:陈沫涵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