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夏旅节丨从特困村到“网红”景区:湖南隆回向家村的蜕变之路
2020-08-19 11:54:06 字号:

夏旅节丨从特困村到“网红”景区:湖南隆回向家村的蜕变之路

风景如画的向家村。

俯瞰向家村一隅。

红网时刻记者 袁思蕾 摄影 陈敏捷 邵阳报道

8月,站在位于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内的牛天岭上,极目远眺,视野极佳。连绵起伏的群山和层层叠叠的云彩,在阳光下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

向家村的美景不仅于此。

青山绿水间,戴着红蓝“帽子”的一栋栋房屋若隐若现;平整的双向两车道在村内蜿蜒,连接起各组村民的房屋,为村民带去便利的同时也带去希望;各类游乐设施场所内,人们在嬉戏,绽放出一张张欢乐的笑脸;色彩斑斓的观光小火车和景区电瓶游览车,穿梭在村内公路上,留下一路赞叹……

企业家重回贫苦家乡 立下脱贫“军令状”

聊起向家村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1986年出生的向坤感受颇深。

“以前我们这里穷,交通闭塞,山多田少,土地贫瘠,还十年九旱。”向坤说,曾经,“讨不到老婆”是向家村男青年最头疼的事情。自己也曾因为想当城里人,利用外出求学的机会把户口迁出了向家村。

从1997年跟随家人出村读书,到后来去隆回县城、长沙继续求学,再到之后前往湖北、天津、广州等地打工谋生,向坤脚下的路,从村里的石马路,到镇上3.5米宽的砂石路,县城里四车道的水泥路,再到大城市里12车道的双向大马路……向家村的许多年轻人有着和向坤类似的经历,他们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和机遇,不惜做“异乡人”。

“后来看到希望了,有信心了。”向坤说,2011年,他响应号召回到家乡,而发出让向家村年轻人回来建设家乡这一号召的人,是从向家村出去,并一手创办了隆回县最大的一家民营企业和侨资企业——湖南省华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公司”)的董事长向长江。

向长江从1995年开始创办企业,经过25年的奋力拼搏,逐渐做大做强,业务范围由酒店服务拓展到驾驶人培训、机动车辆检测、出租车营运、房地产开发、工程建筑、商品混凝土生产等诸多领域。

向长江致富思源、感恩图报,从2007年起,他带领企业积极参与省委统战部倡导的“千企联村”和“同心工程”活动,帮扶周边乡村。2014年4月,为了响应国务院扶贫办和全国工商联关于“万企帮万村”的号召,年近花甲的向长江提出了回家乡竞选村主任的申请,下定“自迁户口回村、自带资金帮扶、待遇不取分文”的决心,向县委、政府和向家村的群众立下了“苦干三年、确保脱贫”的“军令状”。

外出打工十余年 贫困户在帮扶下开起农家乐

“有些后悔开晚了。”曾是贫困户的向家村村民刘炳奎,坐在由自家房屋改建、刚刚开业的农家乐里,和记者聊起往事。

这个农家乐筹建了好几年,不是资金不到位,而是“一直不敢开”。

和向家村很多年轻人一样,刘炳奎也曾离开向家村出去打工,在外做了16年厨师,有了傍身技能,于2015年回到村里,置办了些行头,开始在村里做一些红白喜事帮厨、养猪、养鱼、种植莲藕的事情。

“当时,村里提倡大家回乡创业,华兴公司还给予了帮扶资金,但我一直在观望,没下定决定,农家乐就没开起来。”刘炳奎说,当年,对于向长江回乡竞选村主任的举动,他和许多人一样“想不通”,面对要他投资建设农家乐的建议也持谨慎态度,但几年下来,村里的变化让他信心大增。

曾是贫困户的向家村村民刘炳奎(右二),如今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

为了实现“三年脱贫”的庄严承诺,华兴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基建帮扶是基础。

向家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匮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华兴公司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下大力气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将原来的3.5米宽的村道拓宽到6米的油砂路,同时将其延伸到8个村民小组;通过引来寨志水库的饮用水源、修建储水塔,使全体村民用上了清洁、甘甜的自来水;改造水库、老渠道、新修高标准水渠,确保所有农田旱涝保收;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彻底解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加大危房改造力度,确保村民住房安全。基础设施的全面改造,为向家村的脱贫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村里的改变,让刘炳奎觉得开建农家乐的想法有了实现的土壤。自己的投资,加上华兴公司的帮扶资金,今年,刘炳奎把原先的土坯房装修一新,农家乐终于开业了。

现在,刘炳奎家的农家乐平均每天接待5-6桌客人,多的一桌有600-700元收入,少的一桌也可以有200-300元收入,这让刘炳奎感觉生活有奔头。他现在坚持不发朋友圈,就想凭借自己的厨艺和周到的服务,用向家村自产的土鸡土鸭、蔬菜、鲜鱼,留住真正的回头客,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劳动致富的幸福。

重点发展“体育+旅游” 村民信心满满向未来

“我们村是隆回县的第一个整体脱贫村。”向家村党支部书记向喜池介绍,向家村隶属隆回县岩口镇,地处偏僻的九龙山腰,辖8个村民小组,曾是一个特困村,全村共252户10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95户218人,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后来,回村担任村主任的向长江带领村民开始了脱贫攻坚之路。

为了做到“精准扶贫、不漏一人”,向长江安排华兴公司下属的8个分支企业分别对口帮扶向家村的8个村民小组,实施“一帮一”的精准对接,规定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负责对口帮扶一个贫困户。除了重点帮助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余的困难户都由各个分支企业包起来,采取“一户一策”,根据每个农户的家庭情况进行具体指导。通过基建帮扶、产业帮扶、金融帮扶、智力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旅游开发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向长江实现了当初“三年脱贫”的庄严承诺——向家村于2016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

正在建设的向家村拓展中心。

2020年8月14日隆回县向家村 (11)_副本.jpg

隐藏在群山中的游乐设施。

“我们现在正在实施‘体育+旅游’的发展思路,目的就是把脱贫成果稳固下来,让老百姓多受益。”向喜池说,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从2017年开始,华兴公司和向家村村支两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旅游扶贫开发,并制定了第二个三年规划。根据向家村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以打造“生态旅游特色村”为目标,紧紧围绕“体育+旅游”做文章,以体育活动带动旅游活动,利用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与观赏者,如不定期举办钓鱼比赛、马拉松比赛、自行车比赛、越野车比赛和户外拓展训练,将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有机结合,积攒人气、增加收入。

“心里有底了,有信心了。”曾经也是贫困户,如今在自己努力和政策、资金帮扶下承包了村内多个项目的向坤表示,看着这些年发生在向家村的变化,他“有时候做梦都会笑醒”。

昔日的贫困山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最具人气的乡村旅游景点,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1.18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60万元。向家村的村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有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有公司兜底保障,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红网

作者:袁思蕾

编辑:石凌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