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寻味街头巷尾,探知乡村秘境;与湖南一起,让周末更有趣。”我们将带着有趣的灵魂与视角,发觉那些藏在湖南,鲜为人知的好吃的、好玩的,带你一起玩耍一起“浪”。我们约定,每周四晚,红网时刻新闻,不见不散!
红网时刻记者 龙腾 芷江报道
日军芷江投降历史照片。翻拍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内。
74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的形式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亿万中国人都懂得,在这背后,是多少生与死、聚与散、笑与泪;亿万中国人都记得,“8·15”这个日子浓缩了怎样的沉沦与奋起、抗争与胜利。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4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抗日战争的受降地——湖南芷江。
侵华日军投降地
当年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一行抵达芷江机场。翻拍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内。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1945年8月21日,中国对日本的受降仪式在湖南芷江举行。这一天,日本正式向中国投降。这一载入史册的事件,称为“芷江受降”。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那样一个重大的事件,却放在湖南芷江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举行呢?
今井武夫一行垂头丧气走出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翻拍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内。
这是天意的安排,也是历史的选择。
说是天意的安排,是因为最初选定的受降地点并不是芷江,而是江西玉山。因为玉山机场遭破坏,尚未修复。最后决定受降地点定在芷江。
湘西会战要图。
但为何偏偏是芷江,那就是历史的抉择。芷江位于湘西腹地,把守着云贵的门户,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历史上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这里修建了仅次于昆明空军基地的“盟军第二大军用机场”,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湘西会战(即芷江保卫战、雪峰山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会战,彻底导致了日军在湘西的大溃退。而芷江作为湘西会战的战略总部,选择这一日军的兵败之地作为受降地,也是给日军以心理上的挫败感。
于是,历史的荣光就这样降临到了芷江这座湘西小城。
抗战胜利纪念地
芷江受降纪念坊。
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原址。
受降纪念坊坐落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七里桥。这是一座四柱三拱门的牌坊式建筑,青砖砌就,水泥粉刷,通体呈灰白色。纪念坊高11.52米,宽13.37米,厚1.4米。其四柱三拱门的造型看上去就像是中国汉字“流血牺牲”的“血”字,寓意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是3500万同胞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
2017年11月23日,梁直平将军后裔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捐赠梁直平将军荣获的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纪念章。杨王慧 摄
参加“芷江受降”和“南京签字”的怀化籍抗日将军梁直平曾说,1945年8月21日是他“至死不忘的一天”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纪念馆内V型纪念碑。
人民的胜利。
当日芷江县城风和日丽,城里搭起了一座座松柏牌楼,上悬“胜利之门”的大字横幅。沿机场到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受降地路上,每隔—段距离就并排站着警戒的武装宪兵和新6军的官兵,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芷江民众涌向机场,都想亲眼看一看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的下场。作为中国方面受降代表团成员之一,梁直平将军目睹了日军在芷江投降的全过程。如今这一切,都记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内。
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
飞虎队纪念馆一角。
此外,全面反映了湖南浴血抗战的光辉历史的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陈纳德及所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飞虎队纪念馆等同样值得一看。
夜景如画的和平地
芷江夜景。
崭新明快的道路延伸向各方,青墙木雕的侗乡风情街景亲切雅致,绿树鲜花一步一景装扮着大街小巷,夜晚来临时,满城华灯溢彩、五色缤纷,㵲水河镶嵌金边、河岸银花火树……
龙津风雨桥。
芷江县城有龙津风雨桥、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万和楼、中国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极具特色。
从文阁。张振 摄
站在为纪念文学泰斗沈从文而修建的从文阁上隔河相望,芷江这座小城在霓虹灯掩映下像披上一身光彩夺目的黄金霓裳,万和鼓楼倒映水中,与不远处的龙津风雨桥交相辉映,将眼前的小城装点得五彩缤纷。
芷江风貌。
芷江,一座因中国抗战胜利受降地而名震天下的英雄之城,一座因成功转化抗战文化而不断成长的世界和平名城,华灯新路、城楼焕新,展现出一个全新雅致的如画侗乡;名景升级,游人赏醉,文化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业态繁茂、人景斯和,和平盛世的夏景河图演绎尽致。
靠近岸边,找个石凳坐下来,一朵朵小花飘落水面,这一刻,只是安静着,看行云迅疾,听流水无声。我们铭记历史,不为延续仇恨,只盼开创未来,愿世界和平。
来源:红网
作者:龙腾
编辑:戴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