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文明实践看湖南丨武陵源区:旅游+志愿构筑5A级景区
2019-07-01 17:33:01 字号:

文明实践看湖南丨武陵源区:旅游+志愿构筑5A级景区

编者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湖南省全面实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各试点县有何有益探索?基层有哪些“实”与“新”?湖南文明网、红网推出“文明实践看湖南”系列报道,记者将奔赴15个试点区县,对湖南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县进行全景式扫描。

第十一站,我们走进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杨家坪村。图片来源:杨家坪村供图

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者在天子山为游客表演。图片来源:武陵源区委宣传部供图 鄢渊 摄

湖南文明网记者 黄藤 张家界报道

以旅游立区,旅游兴区,旅游强区,这里是湖南省首个“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三千奇峰人最美,文明旅游志愿行”,武陵源区作为湖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区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志愿”构筑5A级旅游景区“诗与远方”。

武陵源区的“美”从何处来?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文化。武陵源区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多方入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组建10支专业志愿者队伍,打造文明实践先锋力量;“一月一主题”,有重点地常态化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一乡一特色,树立示范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各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使得武陵源区山美水美人更美。

袁谋文为游客讲解景区游玩线路。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 记者 黄藤 摄

留言登记册记录游客暖心留言。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 记者 黄藤 摄

游客笑了

志愿者倡导文明旅游成景区“最美风景”

“您好,请问需要帮助吗?”“免费地图在这里领取”……6月28日上午,在吴家峪门票站“袁谋文党代表工作室”,袁谋文和她的同事正在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不到10点,袁谋文已接待50余名中外游客。翻开摆放在工作台的留言登记册:“服务很好,为游客考虑很多,让游客有家的感觉。”“感谢帮助粘贴眼镜,服务热情周到赞一个!”一条条留言字里行间体现着对“袁谋文党代表工作室”志愿者的赞美。“袁谋文党代表工作室”是服务游客的一扇窗口。袁谋文说:“每天的工作很小很细,但在工作中收获了游客的笑脸,展示了文明风景区的形象,在付出中感到快乐。”

像袁谋文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李景军义工服务队”是武陵源区一支老牌志愿者队伍,从最初义务理发到现在文明劝导、文明旅游宣传等公益项目。负责人李景军说,区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起来后,我们这个公益机构得到政府大力支持,队伍从几十人到两百人,群众需要什么,我们义工队伍就服务什么。

张贴“文明旅游”主题宣传画;给游客提供文明旅游宣传册、旅游地图;文明旅游讲堂走进社区市民学校……这一件件小事,都是志愿服务助力文明旅游的生动体现。武陵源区被确定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以来,按照有阵地、有队伍、有项目、有制度“四个有”的标准筑牢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组建了1个区志愿服务总队、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6个乡街道志愿服务队、33个村社区志愿服务队,构建了“1+10+6+33”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目前,全区共有志愿服务队1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册志愿者1765人。

航拍下的民宿“五号山谷”。图片来源:武陵源区委宣传部供图 邓道理 摄

杨家坪村村口村训。图片来源:杨家坪村供图

民宿“火”了

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最美“打开方式”

武陵源区不仅拥有世界罕见的“张家界地貌”风光,也拥有丰富独特的乡村美景。乡村旅游的兴起,让一些藏在深闺的美景走到游客眼前。6月10日至14日,湖南省第八届网络文化节之“我行我宿”网络名人探访张家界主题活动在张家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网络名人“打卡”武陵源民宿、景点,近距离体验武陵源旅游及民宿之美。截至6月30日,新浪微博话题#我行我宿张家界#已达1.3亿次阅读量。

一家家民宿的兴起,带来了游客带来了经济收入;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示范村,也如雨后春笋遍布武陵源城乡,助推乡村振兴。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杨家坪村以乡村旅游为发展方向,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美丽乡村。村里的“美丽先锋模范银行”,以先锋模范币动态存扣,年终集中兑现分红派息,积极引导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乡村杨家坪。“村里清洁美,环境好,风气正,人人争当先锋模范。”杨家坪村村民李伊政说。

近年来,武陵源按照“依托核心景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以交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移民搬迁等项目建设为平台,规划野鸡铺村、龙尾巴村、张家界村3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共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5个。2018年,武陵源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21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12.98亿元。

张家界市“乖幺妹”土家织锦武陵源生产基地,“织女”正在纺织土家织锦。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 记者 黄藤 摄

非遗“活”了

文旅融合守护最美“民俗文化”

在人人追求现代化的今天,你可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守护着传统民俗文化?6月28日下午,记者走进张家界市“乖幺妹”土家织锦武陵源生产基地,在富有土家特色的“织房”内,十几名身着民族服装的“织女”正在捡综、翻篙、捡花、挑织……这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制作的现场。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世举表示,土家织锦是土家族重要文化符号,接下来将结合旅游市场,针对学生群体开展“土家织锦研学体验项目”,在寓教于乐中,向孩子们展示民俗文化魅力。

富有民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变成旅游工艺品;“过赶年”“六月六”等民俗节会给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6月28日在武陵源区首演的《张家界千古情》为文旅产品再添新名片。不断涌现的各类主题文旅融合产品,为武陵源旅游文化资源注入新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管理、志愿服务记录、激励机制等制度建设,制定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标准,强化服务项目管理,探索完善‘开门询单、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等有效机制,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解读群众最关心的政策,传授群众最需要的技能,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让文明实践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武陵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说。

来源:红网

作者:黄藤

编辑:戴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