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既是湖南旅游产业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又是观察者和思考者。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红网启动“学习十九大·湖南旅游工作巡礼”系列报道之三——“大咖谈旅游”,听听在湖南全域旅游基地建设路上,专家学者、旅游企业掌门人、行业代表有何看法。
系列报道:
>>>书记县长谈旅游:东安县委书记冯德校 | 通道县委书记印宇鹰 | 石门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碧勋 | 珠晖区委书记陈礼洋 | 湘阴县县长李镇江 丨桂东县委书记谭建上 | 洪江区工委书记罗国宇 | 沅陵县委书记钦代寿 | 韶山市委书记杨晓军丨江永县委书记周立夫丨资兴市委书记 黄峥嵘 丨南岳区委书记 曾建华 丨永顺县委书记 石治平 丨平江县委书记 汪涛 丨桃江县县长 黄劲 | 吉首市委书记刘彦瑜 丨涟源市市长刘杰 丨鹤城区委书记熊安台 | 安化县委书记熊哲文 丨 炎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文专文
>>>全域新供给: 10座天然氧吧 | 10大特色小镇 | 12处最美乡村 | 10大特色民宿 | 旅游演出 丨旅游购物示范街 丨自驾房车露营地 丨红色旅游线路
本文作者为湖南智成旅游智业机构负责人夏军
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为一个旅游规划的从业者,个人对十九大报告的明确战略目标和时间跨度,印象尤为深刻: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本世纪中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实现在这个时间跨度的伟大战略目标,作为湖南的旅游人,我们应有更冷静的自醒和更热情的投入。
“十三五”期间,湖南旅游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正朝着“万亿产业”坚实迈进,同时,我们正处在打造“锦绣潇湘”品牌、建设全域旅游基地的关键历史时期。新时代下,旅游活动毫无疑问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具体内容,我们必须从保障公民休闲、旅游权利,实现更多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体验的角度,首先聚焦推动湖南的旅游事业的发展:湖南旅游发展必须让湖南人更幸福地生活。湖南旅游业发展必须承担湖南旅游事业均衡、充分发展的责任。应该而且必须看到,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其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都是在政府大力投入、完善、精细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产品后,直接保障并推动了旅游业态丰富乃至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切实的实现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站在两个一百年的高度来俯视湖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湖南全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水平还亟待提升:全省还有6个县没有通高速;我们的旅游信息服务尚未形成系统;我们的14个市、州城区还没有完全建成完整的集旅游集散、咨询、商品、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我们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录的1978个村还没有完全实现环境、卫生、交通、文化、产业特色的“旅游化”;全省的公共旅游产品供给亟待发展;旅游交通互联互通未成网络;广大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尚显落后;旅游安全保障有待加强,而这些都是与人民群众旅游体验,幸福生活直接相关的具体需求,我们的如何运用“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推进全域旅游基地建设时,率先解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旅游产品提供问题,刻不容缓。我们的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抓紧时间,进一步明确湖南省旅游事业发展的规划、计划和责任,以主人翁的心态和热情主导湖南旅游事业面向两个一百年,朝着十九大确立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切实推进。
《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我省建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产业实力更强;综合贡献更强;产业竞争力更强;支撑体系更强。对于这些“强”,我们明确了很多硬指标,这是湖南旅游产业发展必要的目标。同时,在“两个一百年”的高瞻远瞩下,如何实现这些硬指标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推进,是当前湖南旅游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消费是人们“时间”的消耗和“空间”的位移。“空间”的位移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产业可持续的依托:旅游产业要发展,旅游企业需要更多用地空间;旅游产业要发展,旅游项目建设需要更多落地空间;旅游产业要发展,旅游区居民需要更多生活空间;旅游产业要发展,旅游资源需要更多可持续空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高度,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这些“空间”,更多应是青山绿水,自然环境优美的空间。因而,湖南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力推动旅游技术的创新和转化。新时代下,创新已是所有产业发展的首选路径,旅游产业的创新也必须从“玩”的创新开始,于光远老先生早已说过,“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掌握玩的技术,发展玩的艺术”,我们现在要抓紧研究旅游产业的技术,不仅是“玩的技术”,旅游业的创新必须创新旅游技术体系:保护的新技术,开发的新技术,建设的新技术,营销的新技术,教育的新技术,管理的新技术等。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产业技术研究和转化的投入,应全面改变当前只支持项目建设的单一扶持方向,应宣传和鼓励院校、企业、研究机构乃至相关产业力量都投入到旅游产业技术的研究和转化上来。政府应制定推动旅游产业技术研发的政策,鼓励、推动和落实有技术创新的产业项目。旅游企业应有针对对接相关产业新技术发展的专向计划和提升行动,尤其是与开展旅游活动直接相关的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装备制造、虚拟现实等等。旅游院校和研究机构应明确自己的新技术教育和新技术研究方向。我们正面临旅游消费高速增长的“风口”,坚定的借助科学技术这双翅膀,湖南的旅游产业必定越来越强,越来越好。
旅游之美是和谐之美,更是幸福之美,湖南旅游业的美好蓝图,应由旅游产业与旅游事业和谐共进描绘,湖南旅游业的美好蓝图,更应由湖南人民的幸福生活共同谱写。作为湖南旅游业发展的贡献者,本人及团队全体成员坚定紧跟党的施政方针,喜迎“两个一百年”,为建设新湖南,智绘锦绣新潇湘贡献我们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夏军
编辑:朱时霖
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