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县:全域旅游繁花似锦 旅游扶贫硕果满园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大海 向珊珊 编辑:晓柒 2018-07-13 09:32:41
时刻新闻
—分享—

  张大海 向珊珊

  要做好旅游扶贫,“找准旅游与扶贫的交集,有效将两者相结合,发挥旅游产业带动扶贫的最大效益,为贫困村、贫困户找到增收来源,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是重中之重。

  2016年,慈利县旅游工作委员会下发《慈利县旅游扶贫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预示着通过开展旅游扶贫脱贫摘帽正式成为慈利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又一条新的途径。

  2017年,全县实现接待游客767.72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43.3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35.32%,40.81%。

  2018年,全县预计减贫退出73个贫困村和3292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力争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辐射带动30个贫困村脱贫,直接带动3000名、间接带动7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力打造旅游扶贫的“慈利样本”。

  培育试点 穷山沟变“网红村”

  2014年,慈利县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为试点,开始探索“旅游+扶贫”脱贫攻坚新模式。

  “以前我们这里,穷得叮当响,全村看不到几个人,都出去打工哒!”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140元。

  罗潭村位于三官寺土家族乡西部,紧邻张家界大峡谷、武陵源黄龙洞、宝峰湖等名胜景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特质,“旅游+扶贫”模式,让罗潭的脱贫思路明朗起来。

  “发挥区位优势,依托旅游扶贫,服务核心景区,建设秀美村庄”。2015年,一场华丽的“蜕变”正式上演,短短3年,全世界的目光被这个小村庄吸引。

  该村以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张家界润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知名旅游企业禾田居集团,打造张家界禾田居度假区(酒店+山谷),创新“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农民及集体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每年土地(林地)总流转租金3.8万元,农户每亩年收益600-3000元左右。同时随着度假区的正式运营,附近村民劳务用工得以解决,当地村民的农副产品也实现统一代销促销,达到每年200万元以上的销售量。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140元增长到2017年的10000元左右,贫困户由67户253人递减到2017年的3户7人,贫困发生率由31.94%降至0.88%,提前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目标。

  “我在朋友圈关注过这个小山村,它现在可火了,等孩子放暑假,我们一家计划再一次自驾过来带孩子体验山野的乐趣。”一位游客说。禾田居山谷运营一年多来,接待游客15万人。罗潭村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她已一跃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全省党建工作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模式成型 “四动”全盘发力

  在“罗潭模式”取得成功后,慈利县趁热打铁“乘胜追击”,全面深挖旅游扶贫潜力,创新了四种旅游扶贫模式。

  精品景区辐射“带动”。围绕创建张家界大峡谷精品景区,把周边村落作为景区休闲、观光和民宿文化体验承接区,变封闭式景区为开放式景区,充分发挥景区带动的“溢出效应”。

  随着玻璃桥建成试营业,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周边4个村新增客栈21家、餐馆37家,解决农民就地就业1216人,通过旅游资源费和旅游商铺出租费分成,每年增收100多万元。

  乡村户外线路“撬动”。突出健康、体验、探险主题,按照点串成线、线组成面、面连成区的思路,积极拓展乡村户外旅游线路。先后开发四十八寨、黄花溪、红岩岭、美丽南山、甘溪沟、牧羊冲、大峡谷户外运动基地等15条精品户外线路,串联全县21个乡镇100多个村,其中贫困村47个,带动沿线各村围绕旅游作文章、搞项目、促增收。

  着力打造澧水走廊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带,以自行车道和徒步道串联红岩岭户外运动区、美丽南山乡村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区和四十八寨登山健身运动区,加快建成省内首条具有国际水准的飞拉达(栈道式攀登)线路。

  自2016年以来,全县发展候鸟户外、巅峰户外等26支知名户外队伍,户外爱好者达6.34万人,每年吸引省内外10万多名户外爱好者来慈休闲探险,通过做向导、供餐宿、就近销售农产品等方式直接间接带动1750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积极培育发展以“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鼓励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餐饮、住宿性农家乐及生态、休闲、体验性农庄,建成大水泉农庄、翰园农庄和龙峰山庄等生态农庄10个,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9家,直接间接带动1435名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增收1100元以上。

  发展旅游商品“推动”。扶持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村,大力发展大鲵、翘板鱼、绿壳蛋、蜂蜜、茶叶、猕猴桃、金香柚、七姊妹辣椒、红薯粉丝、葛根产品、富硒食品等名优土特产品。先后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7万元,重点发展三合、象市镇高山优质茶叶,新增茶叶基地面积2000亩,改造基地面积550亩。

  通过张家界绿毫茶业公司、张家界云雾王茶业公司等4家茶叶龙头企业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茶叶面积845亩,帮助贫困农户建设、管理茶叶基地,为贫困农户提供务工机会,项目覆盖2535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投入产业扶持资金580万元,由慈利县三怪养鸡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牵头,采取“公司+产地+农户”委托帮扶和直接帮扶的模式,对龙潭河镇、二坊坪镇的61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320名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节会赛事“舞动”。大力推行“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联合”旅游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节庆赛事等,积极举办万福温泉世界旅游形象小姐大赛、五雷山“三月三”传统庙会、“南山桃花节”“南山稻田抓鱼节”“黄花溪杜鹃花节”“龙潭河板板龙灯”“走千年茶马古道,感受土家民俗文化”等活动,着力建立土家礼仪、土家服饰、土家歌舞、特色美食、农耕农织等展示体验区,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参与节会赛事活动,既丰富了慈利县旅游产品供给,又为贫困户就业、农副产品外销搭建了平台,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旅游扶贫是慈利扶贫攻坚和脱贫摘帽的重要一环,通过模式创新,旅游扶贫将成为为贫困村、贫困农户提供产业发展、收入来源的又一主要途径。

  2018年,慈利县要实现整县脱贫摘帽、73个贫困村退出、32928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虽繁重艰巨,但71万慈利儿女坚定必胜决心,甩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大海 向珊珊

编辑:晓柒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