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铁路遗产专题学术研讨会成“华山论剑”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峰 编辑:摇曳 2018-04-23 11:35:38
时刻新闻
—分享—

  首届中国铁路遗产专题学术研讨会将要在济南召开的消息经大众网记者独家披露后,立刻引发了学界的关注。最近两天会议筹备组不断接到咨询和报名电话,让会务人员有些“招架不住”。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个规模并不大的学术会议之所以能如此备受关注,跟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形势分不开。除此之外,会议上众多重量级专家和学术机构的亮相也令人期待。

  四个“国字号”学术机构支持

  一个学术会议的水平高低,往往让外行人很难判断。毕竟“学术”这事听起来让人“不明觉厉”。尽管如此,从本次会议的参会人员名单上,多少还是能看出了点“端倪”。

  记者在参会名单中看到,包括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元、中国文物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伯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百浩以及中国科技史学会工业遗产研究会秘书长方一兵都将出席会议。

  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刘伯英教授(右一)代表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委员会参与“台北宣言”的最后修订

  虽然这些具体的人名记者并不熟悉,但是这些学术机构的名称却是响当当的。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级学术机构的专家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作一个学术会议专业水平的“晴雨表”。因此,普通的学术会议,能有一个国家级学术机构的负责人参加,往往就是一件很“提气”的事。

  “作为一个地方院校,召开了一个很小规模的学术讨论会,能迎来四个国家级学术机构的秘书长来参加,可见大家对我们这个工作的支持和期待。”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姜波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因为铁路遗产作为工业遗产的一个分支,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涉及建筑历史、遗产保护等多个专业,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紧跟热点,及时必要”。在姜波看来,此次学术会议是学界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做出的,也体现了山东建筑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对政府工作的快速响应与担当。

  国内顶尖院校专家将进行主题发言

  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国内20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多位学者参与,除了众多国家级的学术组织捧场外,很多参会专家都来自国内知名院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被称为建筑学界的“老四校”,其影响力不言而喻,而哈工大、重庆大学的建筑学影响力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此次学术会议,这些院校都有重量级专家参会,不少专家还将进行主题发言。

  “虽然在省内高校建筑专业,我们学校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和国内这些知名高校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些国内顶尖院校的权威的同行能够参与进来,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是对我们近年来工业遗产研究特别是铁路遗产研究的肯定。”山东建筑大学教授江海涛说。

  在很多人看来,工业遗产是个很年轻的概念,铁路遗产似乎更是“小字辈”,然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国内学术界一些有识之士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对遗产的研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松茯就是国内铁路遗产研究的先行者。此次他也将莅临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刘松茯教授从事中东铁路研究已经多年,是国内学界对铁路遗产研究最早的学者之一,在他们多年努力下,中东铁路申报了大批国保单位,保护了一大批铁路建筑遗产,他在横道河子建立的中东铁路博物馆成为铁路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中东铁路成为国内铁路遗产研究中,起步最早,资料最全面,研究最深入的一个。”江海涛告诉记者

  中东铁路研究专家刘松获是国内最早研究铁路遗产学者之一

  外国学者也来分享研究成果

  此次学术会议的参会专家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人,他叫裴逸风。单纯看名字,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然而,筹办会议的山建大设计院崔燕宇告诉记者,这位裴先生是位不折不扣的法国人,而裴逸风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中文名。

  法国工程师裴逸风在滇越铁路“人字桥”下留影

  据了解,为帮助几家法国企业来到昆明参加世博会,裴逸风1998年来到云南,在云南工作生活的过程中,他与20世纪初法国在越南和云南留下的历史痕迹——滇越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在国内生活了20年的裴逸风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第一年来到昆明,我就开始搜集有关滇越铁路的老照片和资料。”每每谈起滇越铁路,裴逸风总有说不完的话。裴逸风认为搜集整理过去的史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滇越铁路遗产。为此他在法国搜集了大量滇越铁路早期的历史文献,目前,裴逸风已成为研究滇越铁路最权威的专家之一,被聘为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荣誉会长。

  这些年,裴逸风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保留滇越铁路的历史。他举办过很多次滇越铁路文献和老照片展,与那些保存下来的滇越铁路法式建筑为伴是裴逸风多年一直以来的梦想。

  “这次裴逸风在会上也有主题发言,发言内容主要是关注滇越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文化旅游开发。”崔燕宇告诉记者,胶济铁路作为铁路遗产,恐怕未来也将面临旅游和文化开发问题,这也是铁路遗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因此相关的研究对我省的学者非常有借鉴和启发意义。(记者/李峰)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峰

编辑:摇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