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瓷创新惊艳绽放 千年耀州窑“浴火重生”

来源:西部网 编辑:摇曳 2017-03-13 10:40:19
时刻新闻
—分享—

  耀州瓷作为中国“六大窑系”之一,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论历史比景德镇青花要源远流长,炙热的窑火穿越历史经久不息,烧制的名瓷倒流壶如今依然作为国礼馈赠在国家元首之间。

  一件精美的耀州瓷,从宋代的皇家供品,到民国的黯然退场,再到现在的国宾礼遇,历经1300多年的耀州窑,走出了一条“浴火重生”之路。

上釉前的耀州窑青瓷刻花倒流壶(图/梁君)

  耀州瓷曾名满天下 始于唐代宋朝达到顶峰

  耀州窑是中国历史名窑,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该窑唐代创烧,五代发展,北宋鼎盛,历金、元、明、清、民国,炉火绵延不息,连续烧造陶瓷的历史长达130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

  历史上,耀州窑瓷器“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上贡皇室,畅销国内,远销国外。“十里窑场”也曾经作坊、窑炉遍地,陶瓷店铺林立;中外商贾云集此地,争相购买;耀瓷产品水路并进,运往全国各地,并通过海上“陶瓷之路”大量外销。

修坯(图/梁君)

  耀州瓷辉煌不再 工艺落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近20年来,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冲击下,耀州窑的陶瓷业一度萧条,剩下的很多是小作坊式生产,各自发展,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成规模的龙头骨干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工艺和产品创新不足,人才凋零。“炉山不夜”的壮观场景消失,耀州瓷辉煌不再。

  昔日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的“十里窑场”渐渐荒凉,代之而起的是工厂林立的厂房和村庄、农田、荒草,掩盖了其当年的兴盛繁华景象。

陶瓷刻花装饰是指在已干或半干的陶瓷坯体表面上,刻划出各种深浅、面积不同的纹饰。(图/梁君)

  耀州窑艰难复兴之路

  耀州瓷的没落让许多热爱瓷器且有担当的企业人站了出来,开始了艰难的耀州窑复兴之路。陕西观唐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唐陶瓷”)的董事长蔡云川就是其中一位。2011年,陕西观唐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企业就坐落于耀州窑遗址——铜川王益区黄堡工业园区。

  观唐陶瓷成立后,并没有像很多企业那样购买低等原料,迅速投入生产,争取早日获得回报。而是走出了一条艰难的创品牌之路。

  观唐陶瓷在生产耀州窑原材料供应链上,下了很大的苦工,花了2年时间,对耀州窑进行持续的挖掘研究,对周边陶瓷原材料进行评估走访,经过数百次工艺测试,才确定能够还原耀州窑青瓷生产的原料配方。

  解决了原材料后,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就成了摆在蔡云川面前的一个难题,耀州窑没落后,逐渐演变成低端原始的生产方式,使得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蔡云川全国到处去聘请工艺大师,给年轻人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艺,靠成就感和荣誉感留住了这些技术人才,建立起一支拥有国家级顶级大师、民间大师的人才队伍。

  经过6年的时间,观唐陶瓷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和技术水平最高的耀州窑陶瓷企业,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队伍,从耀州窑原材料的研发、材料生产、磨具、成型、到烧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面对观唐陶瓷取得的成绩,蔡云川说还远远不够,一个企业并不能解决耀州窑的复兴,只有整个产业做起来后,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接受,带动整个市场的消费,才有可能恢复到当年历史上“十里窑场,千家窑口”的状态,这个时候耀州窑才算是真正的复兴了。

精美的花纹(图/梁君)

  耀州窑创新惊艳绽放 成国家元首间国礼

  耀州窑的突出特点既是其名噪天下的法宝,也是突破创新的瓶颈,如何才能在发扬传统的同时并打破传统的框架,蔡云川认为,现代耀州瓷必须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市场认可。“不创新就是复制,复制没有意义。”

  蔡云川告诉记者,观唐陶瓷把耀州窑传统工艺中很多都颠覆了,只保留了耀州窑中经典的青瓷、刻花,从生产工艺、材料、技艺、设计都 做了创新,生产出来的耀州窑获得了很高的美誉度,很多瓷器爱好者觉得很惊艳,原来耀州窑可以这么漂亮!

  观唐生产的“青釉刻花倒流壶”更是青瓷制品中的精粹,如今依然作为国礼馈赠在国家元首之间。

给陶瓷上釉(图/梁君)

  文化“联姻”金融 千年耀州窑“浴火重生”

  2016年5月,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的若干意见》,具备历史底蕴的相关文化产业受到重视;同年,财政部还下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4.2亿元,支持944个文化发展项目。

  国家政策及经济上的支持,使耀州窑陶瓷迎来发展的有利环境,不断获得市场投资者的青睐,日前,乾立基金旗下的西凤通江丝路产业投资基金宣布投资观唐陶瓷,为耀州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今天的耀州窑,有国家政策及经济上的支持,有市场投资者的青睐,有一群热爱瓷器且有担当的企业人……相信耀州窑会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

来源:西部网

编辑:摇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