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家滩:一山一河一古镇 梦回杨市两千年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谢能武 编辑:杨清 2015-09-22 08:46:31
时刻新闻
—分享—

  云桂堂一角

  龙山“彩凤湖”一角

  杨市镇古称杨家滩。缀饰在龙山山麓,孙水之滨,充溢湖湘地域的灵性与淳朴,张扬大湘中的雄壮和神奇,在历史和现实的罅隙,蒙纱而立。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时,踏着杨市镇老街溜光的青石地板,站在明代修建的吊满木莲的石拱桥上眺望,清波碧浪的孙水河,从逶迤层迭的龙山缓缓流来,穿过这座千年古镇,与涟水汇合,流入湘江。

  从胜梅桥顺着蜿蜒的孙水往下,老刘家、存养堂、存厚堂、光远堂、佩兰堂、师善堂、云桂堂、静养堂、宝让堂等建筑如连绵不绝的群雕,气势恢宏。

  旧时,孙水通航,这里是去宝庆、长沙、安化、衡阳的要冲,龙山一带的竹木、土纸、药材和来自汉口、长沙等外埠的工业品,都在这里集散。历史上是水陆要塞、兵家争地、汉苗杂居。

  抗战期间,湘黔铁路东段通车,很多工厂、学校从大城市疏散,到这里开店、办学、设厂。当时省立周南女中、湖南私立岳坪中学都在这里办过学,因此,有“小南京”之称,并流行“把把戏戏南岳山,花花闹闹杨家滩”的民谣,足以反映其繁华。

  如今,集古镇景点、水泊景观、名胜古迹、人杰地灵于一体的杨市镇,就象一位内涵丰富、典雅宁静、婉容秀丽的的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犹抱琵琶半遮面”,既显露出一种古风遗韵,又凸现出一种现代雅韵。

  ■记者 谢能武 通讯员 刘明华

  她

  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杨市镇位于孙水中游,地处娄底涟源市东南部,距城区17公里,1995年机构改革撤区并乡时,由原来的杨家滩镇、太和乡、快溪乡合并而成的三合一大镇。

  据史记载,远古时候,杨家滩是九黎蚩尤与炎帝农神文化的交汇地,中古时候是汉文化与梅山文化的交汇地,是汉民族与九黎民族的前沿碰撞地,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形成了集镇。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湘中建制连道县,系县治龙城所在地,自此二千多年长盛不衰。

  唐高祖武德年间,有杨姓大族在此定居,始称“杨家垸”,因垸子地处涟水北岸河滩,后称“杨家滩”。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湘乡循区编都建制为集祥乡。古镇原有八大城门,即正东门、紫气门、庚生门、光裕门、镇南门、北门、迎恩门、中和总门,“启闭有城门,关门成一统”。盛时,“商贾云集,烟火万家”。

  境内宗祠寺观、堂屋小苑、石路亭碑、津渡桥梁等各类历史建筑星罗棋布,现存传统建筑30余处,其中7处湘军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汲古书院被誉为“湘军黄埔军校”。

  七七事变后,为躲避战火,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于1938年5月23日搬迁至杨家滩办学,当时有学生420人。将佩兰堂(清江西道台刘鸿年府邸、现涟源三中所在地)、师善堂(清安徽布政使刘连捷府邸)、存厚堂(清四川布政使刘岳晙府邸)和存养堂(清云贵总督刘岳昭府邸)四栋古建筑作为教学和生活用房,时任院长为“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她

  有着神秘浓厚的湘军文化

  清咸丰二年(1852年),“湘军之母”罗泽南讲学杨家滩,以生员身份率先与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组建湘勇团练。

  咸丰三年七月,罗泽南、李续宾率领杨家滩为主体的1100人湘乡勇队增援邻省江西,驻扎在南昌得胜门外的七里街。增援江西,湘乡勇北上南昌作战第一次打出了“湘军”的旗号,湘军名由此而始。

  湘军转战十余年,杨家滩将士是肃湖南、复武汉、援江西、攻九江、战安庆、克金陵,继而北上,转战川陕云贵,消灭太平军余党的中坚力量。湘右营、湘后营、果后营就在杨家滩崛起,在《清史列传》中,杨家滩就有刘岳昭(云贵总督)、刘连捷(安徽布政使)、周宽世(湖南提督)、刘腾鸿(道员)、刘腾鹤(道员)、李续宾(浙江布政使、巡抚)、李续宜(湖北巡抚)、萧启江(江西布政使)、萧庆衍(安徽总兵)、萧庆高(汉中总兵)、李杏春(直隶知府)等十一人列于“国史”,占湘乡籍三分之一,三大家族将领占两席(李、刘),十五位统领占七席,总督、巡抚、布政使、提督、总兵等三品以上文武大员达六十多人,六品以上达千余人。综上所述,湘军名将之多冠于全国,杨家滩谓之“千将云集,湘军故里”,是湘军始源之地。

  李续宾是一位常胜将军,他领导的湘右营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之一,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和指挥官,他的白色将旗象征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往无前。李续宾在湘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冀齐名。

  李续宜谋而后定,筹划大局,勇于担当。

  刘岳昭转战川陕,收复云贵,为云、贵、川边陲稳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刘腾鸿是个有天赋有头脑的猛将。腾鸿将湘后营,树黑帜,太平军望而生畏、望风而逃。

  刘连捷大小一千七百余战,连战连捷,深受曾国藩器重,曾国藩赠名连捷而得名。

  

  有着独特奇秀的自然文化

  杨市镇不仅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着秀美的自然景观。涟源龙山的大部分景点即属于杨市。

  龙山于2007年1月4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位于涟源市城南,孙水之源,距娄底市区仅45公里,总面积8926.37公顷,森林覆盖率92.35%。负氧离子极高,每立方厘米35000-70000个,是典型的天然氧吧。

  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共分凤凰、药王、铁狮、茶竹、白马、飞水崖、将军石七大景区,有“四十八面龙山”之称,是一处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胜地。园内群山漫舞,林涛浩荡,悬瀑飞流,云雾缭绕,鸟语啾啾,山花飘香,更有岳坪峰的日出,彩凤湖旁的晚霞,白马湖的水上乐园,飞水涯的怪石嶙峋,凤凰村的古朴民风。

  龙山是一个大自然的博物馆,集优良的森林资源与湿地生态环境和古老的医药文化于一体。万亩竹海葱郁,名贵动植物繁多,名贵植物有黄花梨、红豆杉、楠木、丹桂、喜树;名贵动物有雀鹰、褐耳鹰、松雀鹰、凤头鹰、猴面鹰、赤腹鹰、白鹇、白鹭、红腹锦鸡等18种。

  在海拔1513.6米的龙山岳坪峰顶还建有一座纪念唐朝医圣孙思邈的药王殿,石墙铁瓦,古香古色,殿内藏有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尚存1240个药方。据《宝庆府志》卷65《疆里记五》中记载“唐时孙真人(即孙思邈)修炼于此(岳平顶寺),唐时建小庙祀之。”孙思邈逝世后,至宋元时,又扩大寺庙的规模,千余年来,香火不断。

  国家3A级飞水漂流,途经九泷十八滩,落差150米,全程4000米,乘船飞流而下,两岸群峰巍峨,森林葱翠,竹海婆娑;仙人石瀑布,宽5米,落差154米,疑似银河落九天;将军石情人谷,全程4000米,野营溯溪,情趣盎然;石门溶洞石笋、石柱、石钟乳千奇百怪、晶莹剔透。

  

  有着灿烂多彩的民俗文化

  杨市镇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至今尚存武狮十八般武艺、文狮七十二台故事、把子龙108个故事和端阳龙舟文化;诗联、书画丰富多彩。

  杨市镇的传统美食活色生香。湘军水火席、余家井凉粉、油炸豆腐、翡翠豆芽、玉带面条、龙山野菜及湘军干粮(羊角棕子、桐叶醮耙、五香豆腐、红薯系列制品)等传统美食驰誉三湘。

  杨市镇的药王文化历久弥坚。龙山是“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等历代神医采药、悬壶、隐居之所,孙思邈在此撰写《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现为江南著名的药王文化朝圣之地。

  杨市镇的生态产业如火如荼。孙水河谷生态园、春晖农业园、宇城度假村、沃林农庄,规模经营,硕果累累,风光无限。

  近年来,杨市镇相继获批“全国重点镇”、“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及“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镇党委书记罗东风、镇长谢湘和告诉记者,杨市镇将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打造长株潭城市群后花园”为开发目标,采取“由点及面、先易后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思路,按照“聚集民间眼球——赢取政府重视——吸引市场投资”为开发路线,以“历史传承、湘军风采、将帅故居、田园风光、名山秀水”为开发主题,渐进、整体推进文化旅游业。

  杨市镇负责招商旅游的镇党委委员刘明华介绍,镇政府将对湘军名将故居群园区进行整体开发,修缮湘军故居群、仿建古城庚生门、复原民俗文化街、修建湘军文化广场、开辟文化博物馆、挖掘特色民俗等项目;深度开发飞水涯景区,利用仙人石、飞水瀑布、将军石、观音崖和飞水漂流等自然景区景点的独特优势,计划拉宽50米飞水瀑布水幕,建设山水音乐剧场等。他说:“‘家底’丰厚要亮相,好酒也要勤吆喝。”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谢能武

编辑:杨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旅游频道首页